>>> 2004年第10期

儿童与大学教授面对面

作者:瑞 利




   怎样让孩子在读小人书的同时,开始思考科学问题?德国人的办法是让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与渴求知识的翩翩少年面对面。大学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有了新的作为。德国大学致力于科普工作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德国儿童大学是德国大学为儿童举办的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现在,每周一次,许多8岁到12岁的孩子手持大学听课证和大学就餐证,怀着骄傲和好奇的心情,步入神圣的大学殿堂,去听著名大学教授举办的学术讲座,这已经形成一股热潮。这股热潮于2002年从德国图宾根大学开始,至今有50多所大学为儿童开办这种活动,有100多位教授和讲师为65000多名儿童举办了100多场次的科学讲座。这股热潮开始传到瑞士和奥地利。
  科技现状: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应对措施:“小熊普普们来上大学了”
  在国际科技专利申请的激烈竞赛中,去年美国获得国际科技专利的数量高于德国十倍以上。在国际评比中,德国学生的学习成绩远远落后于其他一些国家……这些现象迫使德国全社会思考教育问题。
  振兴国家科技的希望在儿童身上。提出创办德国儿童大学的是德国南部图宾根市的新闻工作者施陶尔娜格和杨森,他们说,为什么教师和家长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不去请教一下教授们?图宾根市遍地都是教授,又到处都是孩子,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带到一起呢?为什么不给孩子讲一讲他们极感兴趣的而学校又没有教过的知识呢?
  图宾根大学立即采取行动。当教授们迎来第一批涌进大学的欢蹦乱跳的孩子们的时候,他们欣喜而风趣地说:“小熊普普们来上大学了!”普普是德国儿童最喜爱的玩具熊。
  教授尴尬:最难准备的课程
  学生渴望:我也要研究动物病理
  一位给儿童主讲科学讲座的教授说:“这是最难准备的课程。”但是,只要理解儿童的心理,为他们准备科学讲座就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格哈德教授为“普普”们准备的讲座题目是:“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获取知识?”这个题目选得真好,讲座海报一贴出来,就有许多孩子报名,以至开讲的时候,没有座位的孩子干脆就坐在台阶上。
  格哈德教授登上讲台,大厅里鸦雀无声。但是,随着他平静的讲述和深奥的推理,起先孩子们窃窃私语,而后是嗡嗡作响,最后是人声鼎沸。
  有个孩子甚至大声嚷道:“这人真没劲儿!”教授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直接的尖锐批评。
  图宾根大学解剖学教授卡瑟林的讲座是非常成功的。他主讲的题目是:“为什么生命总会离开世界?”教授向他们演示了导致动物死亡的多种病理切片,他还让孩子们穿上白大褂,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他讲课的时候,儿童大学的倡议者施陶尔娜格和杨森正坐在孩子们中间,而且正坐在小鲁卡斯的旁边。正在聆听教授解说的时候,8岁的小鲁卡斯心里想,我将来也要做动物病理分析和研究!挽救那些小动物的生命。
  也许小鲁卡斯在卡瑟林讲座上产生的冲动并不能真正决定他未来的事业,但是,他的冲动足以说明,卡瑟林教授的讲座带给一个渴望探索世界的孩子强烈的震撼。
  大学功劳:用知识吸引孩子思考
  科普要求:科学走出象牙塔
  儿童大学生们是否在不久的将来真的会走进大学,我们还无法预测。但是,值得思考的是,美茵兹大学化学系一年级的学生,30%是参加过这所大学为儿童办的“哈利·波特魔术班”的。这个魔术班是儿童大学的初期形式,它实际上是趣味化学实验讲座。
  从科学知识美丽和引人的一面开始,引领孩子走入科学的殿堂,正是大学吸引小学生的好方案。自儿童大学讲座开办以来,大学教授们对把科学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德国的大学教授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闭塞、古板,他们知道:“未来的科学家诞生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