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0期

人才名目何其多

作者:刘大枫




   如今在高校,说到各种人才的名目,可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
  高校教师的层次,若按职称或职务区分,本来只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但今非昔比,在高校更吸引人们眼球的,至少还有院士、博导和博士。院士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方面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荣膺者作为人才,自然没得可说。但“博导”似乎就有点问题,因“博导”即“博士生导师”,既不是职称、称号,也不是一种资格,而只是一种岗位和工作,且实行以来弊端愈益明显,以至全国政协已有建议取消“博导”制度的提案。若以此进行人才层次的区分,就难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不过现实如此,孰能奈何,你无法否认这也是一种新的头衔和身份。还有博士即博士研究生,虽然其学历、学位只表明了一种学习的经历和层次,但从一家家的招聘启事可以看出,博士在待遇上往往比副教授甚至教授还吃香哩,既然如此,能不是人才?
  人才的名目,更多的还在下边。
  这些年来,为发现、培养、扶持、推出人才,我们启动、实施了诸多“人才工程”。如国家级的,有“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的,有“111人才工程”“125人才工程”“131人才工程”……;市级的和一些高校自己的人才工程“项目”就更多。尽管这些“工程”的名称、尤其是数字的含义,一般人都很难知晓,但既有“人才工程”,自然就有人才被遴选并纳入其中,于是跻身这些“工程”,也就成了是为人才的一种名目。譬如不少学校在招聘启事中,就表示了对“列入‘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的一、二层次人才”的欢迎。
  还有诸多“计划”。先是教育部的,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这本来也算是好事,岂料一经推出,旋即成为示范,各省市、部委、科研机构直至学校,五彩缤纷的“计划”也随之竞相出台,于是就又有了“芙蓉学者计划”“楚天学者计划”“闽江学者计划”……而且大有更上一层楼之势,如有人就建议上海市还应推出面向本市高校的“百名浦江学者计划”,层次定位要大大高于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争取在未来十年吸引100位世界顶尖人才,以强化上海的人才高地地位。对此,有人曾颇受鼓舞地称之为“辐射效应”。果然,诸多的人才名目,也竞相“效”而“应”之了。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设立“特聘教授”的岗位,结果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名称各异的什么什么“学者特聘教授”,以及“省级特聘教授”“市级特聘教授”“省高校特聘教授”直至以学校名称命名的种种“特聘教授”,一下子就遍地开花了。可别小瞧“地方粮票”,若论待遇,其中虽有的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略低,但多数持平,年薪也是10万元,有的则达十几万甚至20万,比“长江学者”还高呢。当然也有的不叫“特聘教授”,而称“讲席教授”“知名教授”“省级首席教授”“省主讲教授”“校聘主讲教授”“讲座教授”什么的。标准和层次不全清楚,但如某校规定,“讲席教授”年薪约10万美金,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只能望其项背;更有一所学校招聘“世界一流大学著名教授”,许诺受聘期间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每月还另有工作津贴3~5万美元。如是岂止是人才,简直已是稀世珍宝了!
  与“工程”“计划”相关的,是对各种“项目”的资助和奖励。人们普遍认为,某一“项目”经申请被批准立项并获得某种“基金”的资助,不仅体现着个人,而且体现着所在学校乃至地区的实力和水平,因之项目的主持人、资助的获得者,自然倍受青睐。于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各省市甚至本校的各种项目,一直都是人们努力争取的目标;而诸如“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国家级项目主持人”等等,在一些学校,也已成为或值得宣传、或需要引进的人才的名目了。至于各种奖励的获奖者,当举为人才就更不必多说。
  在我国,与高校相关的奖项、名目之多,恐怕全世界首屈一指,或许是非因此便不足以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足以与我们的人才众多的现状相适应。仅国家级和全国性的奖励,就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还有各省市、部委、厅局、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专业学会、重要刊物、知名人士以及学校自己设立的各种奖项,惜乎无法一一罗列。既然设奖,当然就有获奖者,而获奖者当然都是人才。顺便提一句,说获奖者是人才,其实不仅因为名分,譬如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岂能不令人肃然起敬;而且还因为“奖金”。如今可不是发张奖状就完事的时代了,哪种奖也得有人民币紧相随。更鼓舞人心的是,有的学校还依获奖等级、奖金数额,对获奖者予以“配套”奖励。如规定获省部级奖励一等奖的,由学校再发原奖励金额的100%;获国家级奖励的,三等奖由学校再发原奖励金额的150%,二等奖200%,一等奖300%。获奖者中,一些人开始就曾获得过资助,这下就更加了得。
  至此,应该说人才名目够多了吧,不,还有各种各样的名义、称号呢。有的称“专家”“学者”,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省管专家”“省中青年专家”“市管专家”“某某部专家”“首席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有的称“人才”,如“省有突出贡献人才”“省级拔尖人才”“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某某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重点人才”“高层次人才”;有的称“带头人”,如“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重点社科基地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某某大学杰出学术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有的称“骨干”,如“教育部跨世纪学术骨干”“教学科研骨干”,等等。至于一些学校内部的“优秀教师”“优秀老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中青年学者”“优秀基础课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优秀管理人才”之类,则更多如牛毛,不说也罢。还有件事挺有意思,即由于人才是与待遇紧密相结合的,所以如今在一些学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竟也成为一种称号了。
  最后还应提到的是,“权”和“位”也可以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譬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督导团成员”“全国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专家组成员”以及“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主任编委”,在一些学校的“人才招聘启事”中,就特别受到欢迎并将享受“优惠待遇”。
  啊,院士、“博导”、博士、教授、特聘教授、讲席教授、首席教授、知名教授、主讲教授、讲座教授、基金获得者、奖金获得者、津贴享受者、项目主持人、名师、专家、学者、人才、骨干、带头人、拔尖、优秀、杰出、一流、高层次、跨世纪、重大影响、突出贡献……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人才名目何其多!我一下子想到了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人才济济、人才荟萃、琳琅满目、灿若群星、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浩浩荡荡、蔚为大观等词语,对我们的人才之众,都不知如何形容了。但欢欣鼓舞之余,我心中又生出许多疑问。
  其一,一些名目,是否还欠斟酌?譬如“拔尖”人才,是否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叫谁听了都会有点不舒服?最可笑的是“跨世纪”,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岂独“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乎?只要活到2001年,谁能不“跨世纪”呢?
  其二,诸多人才名目,有何、甚至有无逻辑关系?它们之间,在层次或等级上能否进行明确的区分?在这异彩纷呈之中,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最突出的人才?
  其三,人才的名目与实际人才的多少,是否相一致、相吻合?如果有好几种名目,最后都授予了同一个人,那么这些名目,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在统计工作中,是否还有意义?
  其四,那些数字化的“人才工程”,其数字是怎么来的?人非产品,成才几多,应当事后统计,还是事先计划?数字既定,是否有人会因此而被“推出去”或者“拉进来”?
  其五,为了这些名目,我们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多少机构和人员,来制定办法、分配名额、填表、申报、评审、立项、拨款、管理、验收甚至拉关系、走后门?
  其六,这种扶持人才、推出人才的方式,在推动、促进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究竟效果如何?尤其是那些“带头人”,都起到了“带”的作用没有?相反,有些服务、管理上的制度、环节,是否仍在束缚、阻碍着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为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我们大张旗鼓,不遗余力,搞了那么多“工程”“计划”之类,层层搞,处处搞,闻风而动,遍地开花,甚至连取名都是克隆出来的,这使我忽然想起了过去大轰大嗡的“搞运动”“放卫星”。这下子,由乱花渐欲迷人眼、人才名目何其多带来的欢欣鼓舞,便又蒙上了一层忧虑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