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

“我拒绝平庸!”

作者:袁卫星




   袁卫星(以下简称袁):我看过你的简历,你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大学期间曾获得过一些数学建模竞赛的奖项,毕业时也获得了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从事基础教育这一行业的呢?
  万玮(以下简称万):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一言难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年轻冲动,做一个决定不像现在这样考虑成熟。我甚至有点后悔,因为当时我已获得北美精算师协会的准精算师(ASA)证书,当时拿到ASA证书的全国也就二十多人。你知道的,现在精算师是国内薪水最高的职业之一。
  袁:可是你做了教师之后很投入,教学业绩也很突出,这从你从教七年就历任学校年级组长、教导处主任、中学部主任,获得浦东新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等可以窥见一斑。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如此努力?
  万:我拒绝平庸。或者换句话说,我以自己的平庸为耻。我记得你在论新生代教师的那篇文章中说过,新生代教师追求成功,他们的成功,是“智慧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成功,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我就是这样去想,也是这样去做的。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袁:现在看来,你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内涵所在?
  万: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一样。教师不是谁都能做、都能做好的。名牌大学的文凭在做好做不好教师的问题上不起根本的作用。记得到学校里应聘试讲时,一节初中数学课的内容我10分钟就讲完了,我真的不知道就那么点简单的内容怎么可能要讲40分钟?那时候,教师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现在我明白了,教师的职业需要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它需要教师具有“人格修为”这样一个综合体。一个教学生数学的老师和一个用数学教学生的老师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是两个档次。这就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成长的引路人”的角色定位。当然,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就自己,实现自我,获得“幸福体验”。
  袁:我知道你新近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班主任兵法》,说说这本书的由来?
  万:这本书最初的雏形是在K12班主任论坛发的一个系列帖,名字叫《平和秘籍》,我做班主任的一个故事系列。平和是我的网名。这个系列文章在论坛贴出之后,引起非常热烈的反响,许多网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用赞赏的、崇敬的、好奇的、佩服的、感叹的回帖表示他们的支持。于是我紧接着又写了另一个系列帖《学生工作中的军事思想》,是从理论上阐述我的一些做法的原因。这个帖子后来应网友建议,改名《班主任兵法》,成为K12教育论坛点击率最高的帖子之一。这两个帖子中的文章,先是由《教师博览》等杂志予以连载,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袁:我看过这两个帖子。当时《瓮中捉鳖》、《顺水推舟》、《激怒制怒》、《当头棒喝》、《书信斗智》、《转怒为抚》、《移情大法》、《刮骨疗毒》等这些题目给我的感觉就是,你很聪明,或者说,具有教育的睿智。这种聪明、这种睿智,你认为是与生俱来的吗?
  万:我更愿意借用我们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一句话:爱心能够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我工作的第二年,做班主任虽然很努力,可是面对着一群处在他们一生中最叛逆时期的男孩,体会到的却是黔驴技穷的感觉。班级频频“出事”,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直到被学校撤去班主任职务我才明白,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所幸的是我没有放弃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投入。我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问题、反思原因。后来再接新班的班主任时,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了。什么感觉呢?你脑中有了策略,手中有了方法,就好像站在峰顶,一览众山小。
  袁:的确,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成功而在全过程中对其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教育监控能力是一个教师才华的顶点。你形成并且具备了这种能力。我有两句话和你共勉:一句话是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另外的一句话很简单,那就是:超越教育技巧。谢谢你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