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

我的网络研究生活

作者:高启山




   接触网络,不过三年的时间。但是,从接触它的那一天起,网络就成了我教育研究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1年10月,我们到华东师大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那时仅知道有因特网这个名字和上网是要缴费的。因此,第一天晚上,为了做课题查找资料,系里专门为我们开“网络课”、教我们用google搜索的时候,我像是走进了大观园。
  不过,随即便“十分地熟悉了搜索”。做开题报告的时候,我从网上查到了许许多多在华东师大图书馆里都没有的外国教育的资料。当我把自己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探究”这一开题报告拿到答辩会上的时候,对比较教育颇有研究的单中惠教授赞道:“你就是小学研究性作文的鼻祖!”
  哇,网络如此神奇——过去我用半年的时间都不能找全的资料,在网络上,我用了不足半个月!
  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装“猫”,通过电话线来上网。那时不懂得聊天,也不懂得“打铁”。但是,网上搜索的技术却已近“炉火纯青”。2002年9月份,我们作为省级实验区开始了新课程实验。作为教研人员,如何在学校的课程改革中更好地发挥服务和引领的作用?除了到国家级实验区去了几趟,我更多地是在网上巡回搜索。相关的理论、经验,按照想了解的话题进行查找、下载、打印、学习……电脑的硬盘只有4个G,下载的各类资料竟然占了将近1个G。电脑越来越慢。朋友见我这样执著,只好为我打包、刻录,为我腾出“空间”,最终我还是换了台“三洋2.4”,家中开通了宽带。网上的东西没白学,我们为课改做的工作显现出了效果。2003年1月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唐山召开,王湛副部长来我们这里考察,他说我们这里是“没有专家指导但做得很好的课改”。我窃笑,指导我们的专家——网上多得是。
  偶然的机会,我撞进了论坛。论坛里面好热闹啊!大家各抒己见,许多自己平时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招来了很多人的“奉承”和“攻击”。山东有个“独孤求败”成了我最亲密的辩友。我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东西,每每遭到他的质疑。我反驳,他进攻,我不得不不断学习来“接招”,以求与他抗衡。接连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我对“为学生创设真实交际的情境”的思考,在与各位网友的“辩论”中逐渐成熟起来。后来,这篇洋洋五千余言的文章,被《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看中并发表了。
  这次辩论如同给我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学习、思考、交流、辩论、“打铁”,一发不可收拾。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竟然有好几家杂志用了我的“帖子”。
  4月下旬,非典袭来。我们被“关禁闭”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可没闲着——从小学一年级学习语文开始进行回忆,写自己上学时的作文故事,写自己从教到现在的作文教学研究故事。那些变得发黄的纸质资料被我成堆地翻找出来,放在电脑旁边,重新思考、整理。每天一集、两集。因为各类工作耽误了,双休日不休息,要抓紧时间补回来。就这样,前后竟然写了121集,总计12万多字。
  每天将故事发上去以后,网友们便针对故事中的做法、效果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我反思,做出具体的解答。网上有很多的高人,他们中间不乏对我的作文和作文教学及研究感兴趣者,三言两语为我拨云见日。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我还专门和王林博士作了面对面的交谈。《百家作文指导》相中了我的作文故事,“全盘收购”,从2003年第9期开始做了连载。而我,也终于谙熟了“教育叙事”。
  通过读帖,一些网友开始对我的“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探究”课题产生了兴趣,并且,有网友草根老师开始和我合作,在实践中做这个课题。我们一拍即合。应《百家作文指导》之约,我每学期要做一册的单元作文教学设计。我将设计发给他,他在实践中去做,然后,把实验的情况反馈给我,我们共同分析。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中,我对网络的认识又深了一步——他比我在学校和教师一起研究要便捷得多,我不能每天深入到一所学校里面,但是我们可以天天在网上交流、研讨。
  开始的时候,草根老师在按照我的设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因为交流不够及时,往往是教学结束了,信息才能反馈上来。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只剩下遗憾了。于是,我们约定: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遇到什么问题随时交流。她在论坛里开了一个自己的专栏,每天把自己的教学进展、遇到的问题发到论坛里,短信通知我,我去分析、思考。后来,感到这样还是不够及时,我们又把论坛上的交流转到了QQ上面。哈哈,好像是面对面。只要我们同时在线,交流就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正是我们的交流促成了我的研究从理想的设计走向了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丰富的个性化表现来思考解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得不断地读书。而那一句句聊天纪录,成了我们宝贵的原始研究资料。我们的研究顺利地进行着,多篇案例被教育杂志相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到了我们的研究当中。
  结识了一些志趣相投者,他们中间一些人写了东西,要我做评析,然后拿去发表。我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在为他们做评析的时候,我做理性的思考。“读帖”的过程,也认识了一些睿智者,他们的发言开阔了我的眼界,一些深刻的思考悄悄地浸润了我,使我认识到了自己骨子里面的“刚愎自用”,并在反思中不断开放自己、检点自己。四十岁了,终于意识到要逼着自己不断学习。
  网络是个大平台,能够把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同类问题思考者”聚到一起,让你感受自己在狭小天地中永远无法感受到的开放。在这个大平台上面,无论年龄,无论性别,大家是平等的,在这个平等的氛围中才能听到各种真实的声音,为教育研究做良好的铺垫。
  网络中,对同一问题的观点是纷杂的。这纷杂也逐渐使我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研究个性:“我在尊重、欣赏的同时,又在批判;在别人批判的同时,我在吸收其中的营养。”
  (作者地址:河北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 邮编:0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