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9期

看云的心情

作者:史金霞




   下午5点45分。
  我把一大堆作文本、试卷和笔记本一股脑地装进了一个大食品袋,右手拎包左手提袋,走出了办公楼。
  早就下班了。迎面是一个个吃晚饭归来的同事,都是有晚自习的。我们相互点头,擦肩而过。我走路一向是很快的,高三师生的步伐都是如此。我越过了前面一个个悠悠的路人,像个行者,匆匆忙忙,如同在追赶着什么。
  最后一个在我前面的小伙子,是同一栋楼里的画家。没有几分钟,我就赶上了他,淡淡打一个招呼,我们又各走各的。突然,他以画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发现了我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紧赶了两步,问:“史老师,你这件衣服不是在徐水买的吧?”我放慢脚步回头一笑:“对啊,在保定买的。”“我看这样式徐水是不会有的。很别致很漂亮,你穿上它就更有气质了。”我不禁开心地笑了,连声道谢。
  也许是这样一放松,我的步伐也放缓了,不知怎么的,我竟然凝目遥望起远远的天际那层层缕缕、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晚空的云来。凝神之中,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看云了!
  看云,看云啊……
  一直都觉得“看云”(教育在线一网友名)的名字很美,今天,才明白为什么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该是怎样让人羡慕的一种心境啊!
  这样看着,这样想着,不禁轻轻地从唇边滑出了自己的感叹:“原来看云也是一种心情啊!”“是啊,我每天都看这云彩,真的很美啊。”画家也感叹着。哎,他其实不知道我的感叹里含着怎样的忧伤啊。我看着天边那抹抹或红或青的微云,红的如醉,青的似风,青红之间,还悬有一丝丝的洁白在蓝天之上。秋空闲云,大约说的就是这样的景色吧!
  “这样的美丽,我竟然早巳忘记去体验了!”喃喃之中,我又加快了脚步,因为家里还有女儿等着吃饭,饭后要批改学生的作业,要哄女儿睡觉,然后继续做我的事情。看云,于我已经是一种奢侈和浪费。
  一场“柴米油盐”之后,一席拉拉杂杂之后,一片夜阑人静之后,我掖好女儿的被角,将廊灯打开,拉开半扇窗帘,以便灯光既能到我的床头,又不干扰女儿的甜梦。
  先给两个写信求援的学生(已经考取大学了)字斟句酌地写了回信。然后翻出我以前的日记本来。已经工作10年了,我一直想回顾一下自己10年的工作,好好总结一下过去,认真规划一下将来。整体框架早就勾出来了,前半部分也成了稿,而对于最近4年却难以“结案”,思绪纠缠错结,如同麻绳,拧成了疙瘩,越理越繁杂,需要静静地思索,于是我开始阅读自己。一边咀嚼一边回味,过去的日子如同—枚奇异果,在扉页中竟能品出如此多的滋味来。读着过去的文字,仿佛又回到了过去,过去的我,和自然是多么亲近啊。看过去的字里行间,有风,有雨,有花草树木,有月夜星空,有虫鸣鸟啼,有一树蝉语,有满川飞絮,如歌如吟的日子啊,一叶一滴都会让我感动,哪怕是一股气息都能成为一行诗句……
  而如今,看云竟然成为一种 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成为稍纵 即逝的一种天赐,成为不能尽享 的一种浪漫。感慨之中,一看表, 已近子时了,明早5点又要开始紧张的一天。还是睡吧,可我真的睡不着。其实,我辜负的又何止是秋空闲云呢?春天,我没有感受过东风,没有抚触过细草,没有询问过燕子,夏不闻蝉声冬不见飞雪,却只有冷热的感觉,神经末梢越来越灵敏,精神器官越来越迟钝,每个晨昏都只是晨昏,日月星辰都成了记录时间的证人!
  突然发现,工作和家庭加起来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没有情趣,我的忙碌和一只工蚁、一只工蜂又有什么两样呢?采花酿蜜却不知品味其中的甘甜,储存那玉液琼浆,却不知为何而辛苦奔忙?正如歌中所唱,“闭上眼睛就睡,张开嘴巴就喝,迷迷瞪瞪上山,稀里糊涂过河,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磨”。
  是我在创造生活,还是生活在主宰、戏弄我?或许,我太注重成功和价值了,以为惟其如此,才有意义。我忽视了生活的多元性。如果没有了闲情逸致,生活便如同登山,只顾攀顶而忘记欣赏沿途的景色,最终只剩下了疲惫和机械。
  将要闭灯入睡之际,侧耳聆听窗外,我听见了风儿与树叶的微语,轻盈爽利,细碎亲密,我为我渐次恢复了的感觉而欣喜。感谢慷慨无私的大自然,她不计较我多年的无知和自大,竟然依旧眷顾着我,在今天这样一个平凡的傍晚,又赐给了我看云的心情。
  (荐自2004年6月9日《成才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