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怎样读《周易》

作者:高志林




  如今,读《周易》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其中存在着两种读法。一种是从中国文化的广阔视野中去读,密切结合古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宗教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地从中挖掘出一些积极闪光的思想意蕴。因为,《周易》秩序谨严、生生不息的太极宇宙观,阴阳对峙、物极必反的变易学说,仰观俯察,“穷理尽性”的认识论,“圣人成能”、“裁成辅相”的主体性思想,“顺天应人”、“保合太和”的管理思想,“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主张,“自强不息”、“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参赞天地化育”、“德侔日月光明”的超越理念……所有这些思想内容都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生存格局、基本性格的塑造产生过深远影响,从而使中国人在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都有非凡表现,创造出独具风采的伟大文明。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博土,在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演说中,不无自豪地指出,他在物理学上的杰出成就,得益于早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对《周易》的研读。
  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土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演中说:“近代物理学的有些看法,和中国《周易》中太极和阴阳对峙的思想有相似的地方,因此,量子物理学奠基人玻尔教授,在他被封为爵士时,选了中国《周易》中的太极图作为他徽章的主体图案。”
  第二种读法,是薄“学”厚“术”,最后误入歧途。《周易》的本身有“学”与“术”之分。“学”指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易学,“术”指《周易》文化领域的占筮之术。由于《周易》本是一部占筮之书,易学中深刻的义理也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的解释来表达的。如果看不到易学本身的这一特点,脱离筮法,孤立地探讨其理论思维内容,就不可能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涵,但是《周易》筮法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流于占术,即算命术。这种占术抛弃大衍之数和卦爻辞,而以五行生克占断吉凶,脱离了《周易》倡导的筮法本义。因此,笔者以为我们中的一些人,在很需要读点《周易》的同时,一定要辨清科学与迷信,万万不可为占术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