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社会教师:谁能端上教师这饭碗?

作者:李 涛等




  日前,北京市教委宣布将面向社会启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这使得非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在经过培训、通过考试后也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从而取得教师从业资格。面对即将开始的报名,不少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已经跃跃欲试。提供给社会教师的未来岗位包括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六类。为此,记者分几路对这几类学校的校长进行了采访。
  
  幼儿园声音:需要靠社会教师提高学历水平
  
  目前北京市二十多万入园孩子的老师,一半以上学历达不到大专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师资要求必须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以上。通过向社会招考幼儿教师等形式提升幼教专业层次,已经刻不容缓。
  
  ■为主为辅有分歧
  幼儿园老师学历水平较低是不争的事实,急需吸引学历高、综合素质好的人才也是幼儿园的统一认识。但这些社会老师能否在幼儿园挑起大梁,各位园长看法不一。
  陶然亭幼儿园园长陈宁说:“我们肯定会招社会教师,因为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会为孩子们带来更多实用知识。但我认为他们还是以教授更多的辅助课程为主,主要课程还是要由科班出身的老师来担任,因为经过专门培养的老师更容易融入孩子之中,把幼儿教育当作事业来做。”而农业部幼儿园园长李宝秋则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幼儿教师队伍急需要掺一把沙子来提高幼师整体水平,她说:“现在三四十岁的幼儿教师一般都是他们毕业那个年代的中等知识水平,而现在则要低得多,大学毕业的幼师一般都不到一线工作,而是从事幼教研究。现在幼教队伍急需有激情的新鲜血液,而且要担任主要职务和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收入最低,不会有太多特别照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社会教师所涉及的六个领域中,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待遇最差,社会考生如果要投身幼教事业就一定要耐得住清贫。李宝秋告诉记者,一般公立幼儿园5年教龄之内的老师月收入不会超过1500元,第一年的新老师每月往往只有四五百块钱,如此低工资要吸引人才确实有困难。陈宁说:“幼儿园也不可能为了这些社会老师给更多照顾,如大学学历的只能在工资上多给一二百元。”
  
  小学声音:社会教师与科班出身一视同仁,择优录取
  
  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龙梅介绍,由于学生的减少,小学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处于超编的状态。小学校园里本来就是僧多粥少,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是科班出身,只拿了教师资格认定证书的社会教师能否占有一席之地,还是个未知数。
  
  ■是否录用,学校态度不一
  记者在对北京几位小学校长进行走访后,发现普遍存在着三种意见: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对这些社会力量还是持观望态度,表示有好的可以要,如果达不到要求或并不优于现在校内老师则宁缺毋滥;而私立学校则表示要给社会老师一定机会,不以出身论英雄;也有少部分校长对这些外来援军抱以希望,持乐观接纳的态度。
  中关村二小的副校长孙孟珉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师范生还是比社会考生更适合做教师,因为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曾经长时间学习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而且最重要的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大四期间有一定的实习时间,已经提前尝试了教师工作,对这份工作已经有所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在初期阶段比社会考生有优势,可以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而在社会考生与师范生的差别这个问题上,北京21世纪实验学校执行校长丁浩生认为,双方没有太多差别,惟一的差别在于师范生做教师的心理准备要更充分一些。他说:“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年龄的增长而弥补,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却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会对社会考生和师范生一视同仁,择优录取,不问出身。”
  对于是否招收社会教师,一些学校要更主动一些,永安里小学校长王萍告诉记者,如果同等条件下,她会优先考虑社会力量,因为社会考生在社会经验和知识的广度上要比师范生有优势,而这对学生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
  
  ■缺少主科老师,对在职老师有压力
  丁浩生介绍,现在学校比较缺的是英语、语文和数学等主课方面的优秀老师,这是因为这些科目的教学量相对较大,所以对老师的需求也比较大。各学校也希望社会老师来了后能够挑起主科教学的担子。
  大部分学校认为,社会老师的进入目前还构不成对现任老师的冲击,但肯定会对他们产生压力,促使他们抓紧时间充实自己。王校长说,社会考生每年招的人数肯定会逐年增加,时间长了必然会对现在的教师队伍形成强大的冲击,形成教师队伍优胜劣汰,达到重新组合的目的。
  
  中学声音:校门敞开,上岗不易
  
  中等学校对于社会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明确,纷纷表示欢迎。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虽说校方的态度不错,但真正留给这些社会教师的位置并不多。
  
  ■校长齐说“择优选师”
  对于即将出现的这类来自社会的师资力量,接受采访的校长都表示了欢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梁宇学副校长说,实际上我们学校现在每年来应聘教师的几百人中,有很多是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已经接收了一些,占目前教师总数的5%左右。他们的特点是虽然没有学习过师范专业但都具备比较高的学历,往往都是博士。学校看中的,首先是他们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具备当老师的素质;其次他们在学术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可以在一些科目发挥优势,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数学等学科任教。北京二中钮校长表示,学校聘用人才的标准是确定的,关注的始终是能力。很多学校目前都缺乏数学、外语和计算机老师,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取得教师资格有能力任教,对学校来说是件好事。
  
  ■门敞开,但上岗机会并不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校虽然敞开大门,但真正留给这些“社会教师”的机会并不多。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李健董事长说,我们学校对于教师的“出处和出身”没有要求,选择教师的标准就是要业务最优秀的,而目前学校的教师基本上已经足够教学要求。如果这些教师的确想进入学校,那就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和激烈的竞争。刘校长也指出,目前学校的现有教师基本上都是师范专业的本科和硕士,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新来的教师无论是否是师范专业,如果和他们竞争上岗的话,估计很难有优势。
  
  ■“专长、吸引力、热情”对“偏科、没经验”———社会教师的三长两短
  的确,和经过多年师范专业学习以及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在校教师比较,来自社会的准教师存在着不足。首先就是没有教学经验。刘校长说由于没有经验他们的劣势是明显的,比如他们在讲课过程中不懂得教学方法,对待学生往往只凭个人的好恶和习惯,容易产生矛盾。其次,社会教师过于集中在生物、化学、数学学科,而在其他学科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较少。“偏科”的局限性使他们不能成为全面型的教师。
  不过,校长们也看到了这些教师的独特之处:第一,对教师行业有极高的热情;第二,他们从事过其他领域工作,有一技之长。刘校长分析说这些人在其他领域的工作经历和特长,主要表现在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上,因为在校教师更多是比较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第三,他们平易近人,对于学生有吸引力。新鲜的感觉反倒容易吸引学生,他们的课堂气氛是和谐活泼的,也容易和学生成为朋友。
  
  ■“社会教师”的冲击力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闯入教师领域,那么在校长眼中他们的身价如何呢?与传统的教师比较孰高孰低?是否给传统的教师带来影响呢?
  这些新生力量的进入确实可以给学校注入活力,引入竞争机制。钮校长提出,首先就是要督促在校教师加强学习和提高业务能力,否则就会被淘汰。其次,改变了传统的择师标准和用人体制,以前学校仅仅从师范专业的学生中挑选,而现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大大拓展了。刘校长则提出,这是师资市场形成的关键环节,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师资可以大大调动广大教师的劳动积极性,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有利于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
  
  ■人事壁垒阻碍社会教师引进
  虽然各中等职业学校对社会教师引进态度积极,但这并不意味着引进的时机已经成熟。接受采访的几位校长都反映,在目前学校相关的人事制度下,学校自主引进教师并不那么容易。北京市第一一四中学副校长尚雨田说,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其员工目前并不是完全的合同制,招聘教师要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学校目前只能招收一些师范类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和符合《教师法》规定的相关毕业生,此外还有少量从其他单位调入和返聘的教师。对于社会教师的引进,一时还无法顺利实施。
  杨校长告诉记者,按照目前人事制度规定,教师只能持有一种专业职称。也就是说,如果当教师之前有某等级的医师职称,当教师之后就要上交销毁相关职称证书,同时再给予同等级的教师职称。他说,其实这种政策对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鼓励教师持有教师资格和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的做法是相违背的,同时也是在编制之外阻碍社会教师聘用的又一个障碍,很多有专业技能并有教学能力的非师范人员就被这样挡在了讲台之下。受访校长们呼吁,在各中等职业学校求贤若渴的情况下,学校招聘教师的自主权亟待放开。
  
  ■社会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优势将凸显
  接受采访的几位校长都反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最紧缺的是有专业背景的实践指导教师。张耀泉举例说,金融专业的货币学、金融学等学科,由从事过此类工作的人来讲授,就会比单纯照书本备课而无从业经验的老师讲授生动得多;而饭店服务、园林花卉等技能性强的专业,师范类背景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方面就不如有从业技能乃至专业证书的教师。未来社会教师的准入将为这种“紧缺资源”带来更宽的入口。
  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目前也欠缺不少称职的学科骨干,丰南职高的医学生物工程专业目前就在急着寻找具有很强专业背景的学科带头人。该校的杨维宁校长对记者说,该专业现有的教师都是初中生物教师转行而来,讲授生物化学等专业课尚能应付,但教授病理学等专业课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希望相关的专业人才加入教师的行列,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化的、操作性更强的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