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6期
让教育研究“回家”
作者:凌龙华
如果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课堂,投向平凡而鲜活的教育生活,我们不难做出自己的回答和选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萌生于教学现场、致力于问题解决的中小学一线教育研究,经过烽火燎原、大张旗鼓之后,似乎更应向富有持久力的“浸润”方向推进:由“轰隆隆”而“静悄悄”,伴随开放的、深入的“真学习”,走上淡然而温馨的“回家”之路。
教育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教育而研究。任何招贴于教育之外的所谓教育研究都将是无根之草、无性之花,除了叫人望而生畏和无所适从,丝毫不能激励一线教师愉快投入。教育是生活,是师生精神生命的发育史、创造史。教育的指向不但在于“未来”,也在于“现在”———可以这样说,学校和课堂生活是“学习共同体”最富意义的人生历程。因此,滋生于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理应滋补(反哺)教育,滋润教育行为,理应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的潜力。通过教育研究,让领导带着理念去管理;通过教育研究,让教育带着理念去教学。不管是课题研究还是行动研究,是教学反思还是模式建构,中小学一线教育研究的“愿望”是否都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促进学生。
首先,教育研究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研究最显性的作用便是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幸福之路”。通过教育研究促使教师对教育实践不断反思,对教育行为不断改进,对教育意义不断追问,对教育境界不断重建。在研究中挖掘隐藏在教育之中的巨大财富———让学习者的精神肢体得以发育,让教学者的生命价值得以彰显。当一位教师以“发现”的目光审视校园,以“反思”的襟怀走进课堂,以“探索”的姿态从事教育,那么,他的职业无疑就带上了“理念”与“理想”的光辉。“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通过教育研究,就使得教师能成为学者与专家,就使得教师那平凡而又疲乏的日常工作闪现智慧和诗意的缤纷光芒。
结合学科特点,发挥个性特长,不拘—格,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如是,一线教师的教育研究才能源源生成新课题,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得到强有力的“后援”,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教育研究要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走进课堂、亲近校园的教育研究是田野式、内源性的,是踩着晨露的“一线行动”和“现场研究”,它应当发挥引领教师与服务教学的“朴素”功能。同时,教育研究也要为教育管理和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作好理论支撑、提供决策论证。通过“策划”,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从而“提炼”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层次。
基于“校本”的教育研究,是把学校的发展提到“体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高度加以重视,加以呵护。因此,义不容辞的,教育研究要从校园这片充满朝气的绿地上,寻找旺盛的成长基因———找准办学基点,找到发展突破口———从而让理念的春风吹开学校特色建设的鲜花。
最后,教育研究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健康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永远应该是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最爱”。那种把学生晾在一边,把教学撇在一旁,只在办公室里“另起炉灶”进行的研究,决不是一线教师所需要、所能胜任并且乐于“亲密接触”的。与学生的脱离,势必导致研究与教学的剥离,导致研究活动与教研组工作的游离。因此,“两个部门(教务处与教科室)两张皮”现象,在广大中小学校已成为一道普遍的怪异风景。
因为教育研究仿佛与学生学习无关,所以学生对教师“从事一些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语)不理解,个别家长对“从事—些研究”的教师不放心,而视教学成绩为生命线的学校教务部门、教研组也就对教师的教育研究不那么支持,不那么热心了。
一切都是“离散”惹的祸!如果通过教育研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如果通过教育研究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分享成果,那么,这样的教育研究显然是不能代表“广人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不被理解与不予支持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教师的教育研究在成长自我的同时,也应促进学生,促进学生健康而有效的学习。教学相长,教研并行。如此,教、学、研融为一体,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研究才能“风景这边独好”———真正“回家”,真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