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对传统教育理念“反弹琵琶”
作者:董 晨等
教育,没结果比结果更重要
杨启亮说,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体谅是很难得的,他们应鼓励每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没有结果怎么办?其实,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使其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不就是结果吗?这种没结果的结果倒是最重要的。
杨教授认为,在经历了一个教育过程之后,无论结果是否达到,实际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结果,是无形而珍贵的结果。什么是素质?这个结果就叫素质。在很多情况下,教育的结果还没出现,但过程已经存在,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这理应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
同学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敢于发表意见。孩子做事有没有结果,这也不重要,他做事的过程已经很重要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大误区就是没把孩子当孩子,老是把孩子当作“微型大人”。如果孩子那么小就把教育的结果显示出来了,那不是很奇怪吗,他还是不是孩子?
学生,能找茬比盲从更叫好
杨启亮说,教科书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教师希望学生肯定的东西,学生却说不对,认为书中的提法是错误的。此时,学生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和指导,让学生知道,书上的东西不是不能怀疑,也不是不能纠正的。
他举例说,靖江课改搞了一个每天20分钟的“说听课”,就是让孩子自己去查去找,发现问题,然后去展示,不在乎他是否查找到老师事先布置的选题,关键是他去查找了,还找到了别人都没有找到的东西。这对发展孩子的素质非常有利,它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精神,激发他们探究新奇东西的活力,改变当前许多孩子不敢言说和展现自我的习惯。虽然它目前还不可能代替所谓正课,但作为课改的一种尝试,“说听课”给人一种“功夫在诗外”的感觉。
杨教授建议,在课堂上,师生要零距离接触,要有伙伴式交流,这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问题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师爱,不知道比知道更真实
杨启亮讲了一小故事:他有一次观摩现场课,讲课教师要求一位学生站起来念一段课文,这位学生可能因人多而怯场,第一句就念错了。这时,老师非常亲和地往前走了一步说:“没关系,请再念。”学生很清楚地念了一遍。老师又进一步说:“很好,请再念一遍。”这时,那位同学的眼里好像闪着泪花,他念完后,非常幸福地坐下了。可以看出来,老师并不是刻意这样做的,可贵就可贵在这位老师不知不觉地这样做了,体现了师爱,居然自己不知道。不知道比知道更真实,不知道是自然的,知道了就是造假,反倒是虚伪的了。
杨教授认为,现在的“择差教育”和“吃苦教育”中有值得肯定的东西,但观念有问题,为何要择差?孩子哪里差?他们都是优秀的,择差的概念不仅有违教育的新精神,而且也不符合事实,孩子的“差”是差异和差距,而不是坏。还有把吃苦当作惩罚,这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完美人格。老师要改变这些错误观念,从心里自然流露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