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圆圈儿是什么”另说

作者:孙启民




  据说,有人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天,此人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鸡蛋。”“是布娃娃脸上的小酒窝儿。”“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几年来,类似这“圆圈(或圆点)儿是什么”的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测试”,我在一些谈及教育的文章中见到不下10次了。很显然,人们引述这个事例意在说明:我们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要不,怎么学生越大,想像力越差?初听到这个事例,着实感到震惊,可见得多了,又想到些别的什么。
  我们不妨做一番假设,如果面对老师指着一个圆圈儿问:“这是什么?”我们的大学生或者中学生在那里立刻底气十足地“各抒己见”地回答“是什么什么”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的想像力就丰富了?恐怕谁也不会这样认为吧!如果真的像幼儿那样“丰富多彩”地回答,我敢说,他不是有意开玩笑(可能是特定场合的幽默),就是脑子有毛病。因为,人不能永远保持孩提时候的天真烂漫,不能总以幼童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人要不断地社会化、知识化,而且随着这“两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看待和分析问题愈趋冷静、客观、全面、透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愈强。随着这“两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想像力必然要发展,而且这种想像力是有根基的,其想像的产品往往是更有价值的。一个人,知识愈多,经验愈丰富,解决问题的本领愈强,那么他才可能拥有真正的有意义的丰富的想像力,这应该是一个最最基本的常识。一个成人,而且是一个受过中等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成人,如果他的想像不是从事实出发,不是从科学出发,而是像幼儿的想像那样“丰富”,那样随意,那样不受约束,那么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他可能“走火入魔”:想像出人的各种特异功能,想像出外星人如何如何光临地球,想像出人的意念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想像出哪年哪月地球爆炸的情形……
  幼儿当然是有想像力的,但幼儿的想像力有他那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或者说受到他那个年龄阶段的限制。正像他们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还不发达一样,他们的想像力也只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不可能超越它。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幼儿的有意想像正在发展,但无意想像仍占主要地位”。具体表现在:第一,幼儿想像的主题容易变化,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第二,想像有时跟现实分不清。还不能把想像的事物跟现实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开来。第三,想像具有特殊的夸张性,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第四,以想像过程为满足,想像常常并不指向于某一预定的目的,而是以想像过程本身为满足,因而具有幻想的性质。可见幼儿的想像和中学生、大学生的想像是有着显著差异的,两者几乎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面对着“圆圈儿是什么”的提问,幼儿园的孩子们那样的回答是和他们的想像的特点分不开的,当然孩子们回答得迅速、多样,确实表明了他们经过幼儿园的教育、训练,想像的能力得到了发展。无疑,孩子们那样回答的时候,成人要引导、要鼓励。我们肯定地认为这是训练、发展幼儿想像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等孩子们长大了,读了中学、大学了,想像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新阶段了,早已有了关于“圆圈”之类的科学概念了,你再指着一个圆圈问他“这是什么”,他还能是幼儿时候那样的回答吗?何况又是在教室里把问题写在黑板上那样郑重其事的提问呢。
  退一步说,面对着“圆圈儿是什么”的提问,即便某几个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回答真的比不上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那也不足以证明中学生或大学生的想像力不如幼儿,亦不能据此对整个教育的状况说三道四。一个事例仅仅是一个事例,能够说明的东西只能是有限的,恐怕不能由此就得出带有那么普遍性的结论,切不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