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4期

抵制“但是”

作者:毕淑敏




  “但是”是我们常用到的一个词,主要是作连词,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语气。
  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不能骄傲自满。
  比方说:这女孩身材相当好,但是皮肤黑了些。
  ……
  我不知道“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用在句子里,是不是对它所表述的前半部的分量一视同仁?可惜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人们记住的总是“但是”后面的转折。如同好不容易爬上高坡,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但是”这个陡峭的下坡,不由分说把你掳住,一下就滑到了谷底。“但是”使在这种频频警戒的气氛中,削减了平凡的连结之意,增添了沮丧的灰色意味。
  一位心理学专家讲学时说,她主张大家以后不用“但是”,而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以前是这样说:今天的大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今后可以改成:今天的大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当你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的分别。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分量和语气的差异,就品味出来了。
  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情绪向糟糕那一面倾斜,注意力凝聚在不利的因素上;同时风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观,前言余音袅袅,后语言之凿凿,不偏不倚,公允而平正。它使我们心神安定,目光精巧准确,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定论。
  一词之差,它的背后,是怎样看待世界和自身。
  当我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以后,一天两天,似也看不出多大的变化。可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比较地多了勇气,因为我的精神得到了补给和呵护;我发现自己比较地对人友善,因为我更明确地发现了他人的长处和优异;我发现自己较为敏捷地从跌倒的地上爬起,因为我看到了沟坎也看到了辙印;我发现自己多了宽容和慈悲,因为我每当意识到不足的时刻,都同时给自己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