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烧抢圆明园谁带的头?
作者:佚 名
王运当时刚出道,在权臣户部尚书肃顺的幕府中,北京的关系很熟。据他的见证,当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最先进入圆明园盗掠的,不是老外,而是海淀附近的满汉穷人。此话关系重大,不可乱打诓语,要有根据。所以《花随人圣庵摭忆》作者黄浚写到这段疑案,在同意王运,称“此说大致不谬”以后,另外还引了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作旁证。李慈铭8月24日(公历10月7日)记:“闻夷人仅焚园外官民房”,还没有大抢,第二天形势急转直下,大规模的抢劫哄然而起。日记说,城外西郊,盗贼遍地,城里的贵族、官僚、富人纷纷害怕起来,打点细软准备出逃。他们怕的不是洋人,而是京城周围的穷满人、穷汉人。暴民们一个个手上把玩着刚从圆明园里抢来的古董、玉器,已经一群群地潜入城里,准备跟在洋人后面,接着抢。可见,等到英法联军正式开抢以后,北京的暴民们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抢劫。据说河里、沟里都是坛坛罐罐,搬不动扔下的。此后的几十年里,圆明园无有宁日。
满人入关216年,北京第一次失陷,没了官的北京没人管,一下乱了。对整天垂涎着皇上生活的小民来讲,无疑也算是一种解放,能进到这平日里的禁园张望也是享受。随军的英国纪(Ghee)牧师说:“当我们再走近内宫时,遇见了成群打伙的中国人抢劫他们皇帝的东西。我们检查他们的篮子和包裹,只能找到瓷器、毡毯和粗布的棉衣,他们没有走进最好的宫殿,他们惧怕我们。”因此,在外界看起来,也是中国人先抢烧圆明园,他们早已在园内有组织有纪律地分赃、搬运、拍卖圆明园财物,但外界不知。情况就是这样:英法联军是有组织的江洋大盗;海淀的百姓是散乱的刁民细贼。人们以为那些不义之财,本属民脂民膏,乘火打劫一把,合情合理。历史书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明末“闯王”李自成进北京,很想守住纪律不抢,也是北京城里的当地人先抢了起来,一发而不可收拾。辛亥革命的时候,北京、南京、武汉都发生过类似事件,有人想抢,但是因为有一批商人、政客、士绅出面维持,不准掳掠,才是历来的改朝换代中情况最好的一次,故宫保了下来,造了博物院。
杜牧的《阿房宫赋》对中国历史上为何不断出现“乘火打劫”的现象解释得最为生动服人,他总结秦始皇的阿房宫被焚烧的原因时,说道:“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不是理论家,但讲出了大道理:长期朕“一人”,宫城内外的百姓和皇帝,富贵贫贱,奢侈穷困,严重不对称,鄙野之人,平日里固然魏阙仰望,敢怒不敢言。可一旦有人揭竿,那些看似老实,委屈成奴,油嘴滑舌的平民,必“乘火打劫”,必要上金銮殿、九龙床过把皇帝瘾而后快。由此又想到鲁迅的《藤野先生》中那个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的镜头。鲁迅和同代人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怪其愚昧。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我们现在应该知道:习惯性的“乘火打劫”,不是文化素质高低的问题,也不是民族性格缺陷的问题,而是一个体制问题。一个社会,一个城市,如果总是不鼓励市民有独立的财产、事业、信仰和追求,没自己的事干,老念着、望着皇上的生活,以此为苦,也以此为乐,他们的人格必然无聊卑下,行为不负责任,到时候就会一哄而起,成为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