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美丽的琥珀色

作者:徐吉华




  闲暇之余,老师们便会聚在一起谈学生论教育,他们眼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李某某,快嘴王,不知批评过多少次,还是改不了插嘴的坏毛病;赵某某,邋遢王,本子撕过好几次,作业还是涂改得无法批……言语中,无不感叹教育之无奈!不是吗?我班的打架王———杨某某就令我束手无策。他脾气倔强,总爱搬弄是非,软硬皆不吃。“三天不打架,太阳西边出!”这是所有教过他的老师们共同的评价。他也成了全校闻名遐迩的“棘手”人物。在他面前,连最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王老师也无计可施,我嘛,自然不是“对手”。
  偶然间,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和他的一个朋友在院子里散步。那是一个大雪之后的时日,周围一片银白。这位朋友瞥见路边雪地上有一小片黄色的污渍,显然是狗留下的尿迹。他就顺便用靴尖翻起雪把污渍掩盖了。没料到列宾发觉时却当真地生气了,他说,几天以来他总是到这里来欣赏这一片美丽的琥珀色。
  读完故事,我不禁深深地折服于列宾不同常人的领悟思路。一小片黄色的狗尿污渍,在他独特的眼光里是一片“美丽的琥珀色”。而我们的教育呢?老师们在面对“问题学生”时,看到的是什么?勿庸置疑:李某某,快嘴王;赵某某,邋遢王;杨某某,打架王。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我们无言以对。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中也许忽略了太多、太多……于是,我决定寻求教育的另一种眼光。
  打开记忆的匣门,杨某某的“劣行”一件又一件地浮现于眼前。我以另一种眼光审视,竟发现大多数情况都是出于他看不惯别人欺负弱小而“主持公道”的,并非是主动搬弄是非的捣蛋鬼,而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男子汉。可一直以来,“固定的眼光”竟使我忽略了这些。我想,如果是别的学生,也许……愧疚之感油然而生。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教数学的马老师拉着杨某某怒气冲冲地走来,第一感觉告诉我,他又打架了!“狗改不了吃屎。”人未到,声先至,“杨某某在上学途中又打架了,我批评了他,他却一点悔改的意思都没有。交给你了!”马老师说完便袖手而去。这不能怪马老师,几乎所有老师在面对杨某某打架时都是这样气愤与无奈。
  只见杨某某一脸漠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儿。我知道再严厉的语言对他都是乏力的,加上对他的愧疚,我没有雷霆大怒,而是把前几次打架的事提出来,并诚挚地对他说:“杨某某,前几次打架的事,我没能全面了解的情况,处理有所不当,请你原谅!”只见他满脸狐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能原谅老师吗?”我追问。杨某某低下了脑袋,小脸蛋红扑扑的,低声说:“徐老师,我不怪你,其实我也有错。”“那我们握个手吧!”我先伸出了手,他局促不安地伸出小手,我紧紧地握住,感觉到那胖乎乎的小手已热乎乎的。我拉着他并排坐下,亲切地说:“杨某某,老师知道你是好孩子,只有你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师,老师才能帮助你呀!”杨某某终于开口了,我感到十分欣慰,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向我诉说打架的原委。原来,今天早晨,田某在上学途中欺负小同学,他去劝阻,田某非但不听,还先动手。于是……我拿起一本新买的笔记本,硬面的,非常漂亮,赞赏地对他说:“你很有正义感,奖给你。”当他握着笔记本时,委屈交织着幸福,两行热泪滚落了下来。“你认为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我抓住时机启发。“徐老师,我再也不打架了,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一定好言相劝,即使别人动手,我也绝不还手,解决不了的告诉老师。”“真是好孩子!”我高兴地摸着他的小脑袋。
  果然,杨某某一个星期不打架了。体育活动课上,我还意外地发现他跑得特别快。我便向体育老师推荐,可体育老师坚决不要,“烫手山芋”呀!在我反复保证和多次请求下才勉强答应让杨某某参加试训。从此,每天早晨,运动场上多了他矫健的身影。没几天,体育老师便来感谢我,感谢我送去了一棵素质好、肯吃苦的好苗子。
  老师们惊奇地发现杨某某真的变了,他有礼貌、爱学习、肯吃苦,特别是再也没有打过架。班主任工作总结会上,大家要我谈谈经验。我笑着说:“因为我寻求了教育的另一种眼光……”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校长为我颁发了特别奖———人民币二百元。
  我买了一双“安踏”运动鞋,奖给杨某某,开始他不肯要,在我坚持下才穿上。我微笑地说:“看多神气,穿着它训练吧,明年夺一个冠军回来!”杨某某激动地说:“徐老师,您放心,我绝不会让您失望!”
  第二年,市运动会上,杨某某顺利地夺得了小学组一百米、二百米短跑冠军,相信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