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3期
“白鹿洞”,灵羽鹿从这里起飞
作者:徐慧林
也曾书生意气,那是在刚加冕“乡村孩子王”之后,晨起锻炼诵读,夜深“囊萤”“映雪”,寒暑易节而习惯不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环顾四周,麻将桌桌声喧哗,闲人簇簇语嘈杂。两年之后,这种“迂腐”的意气逐渐风化腐蚀,严谨的习惯荡然无存,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书橱蒙灰钢笔生锈。以个位数的“豆腐块”的可怜成绩,在我们这个小地方里沽名钓誉,聊以自慰。一颗不甘平庸的心终于庸碌下去,满腔躁动踊跃的志向渐趋风平浪静。
触网
一晃就到了评中级职称的时候,必须参加的微机培训,让我这个“土包子”懂得了电脑操作的皮毛,从此就鬼迷心窍,恋上了网络,爱上了论坛!走向网吧,打开电脑,爬上网络,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个神奇的世界展现在眼前。QQ、网站,任你点击;论坛、聊天室,任你邀游。我蜻蜒点水,翩跹而过;我驻足欣赏,细心把玩。
由于长期以来对《教师博览》等教育类期刊的关注,www.jxjyqk.com开张后不久我就去了。一不小心注册名为“灵羽鹿”的网虫就闯进了“刊社论坛”(白鹿洞论坛的前身)这片乐土,并至今留连忘返。
插翅
2002年寒假,许是论坛开坛不久的缘故,人气一如这冬季的气候,寒气料峭,偌大的空间网友廖廖。我竟发现自己是最早注册的会员之一,如果搞什么“注册会员前十名有奖活动”的话,灵羽鹿一定在获奖之列。论坛上最初的探讨交流几乎在饶礼喜和灵羽鹿等几个人之间进行。随着guojing-jiang、平和、弦外之音、安冬妮、热河一场雪、百合花、黄飞鸿、ebirds等相继加入,这些论坛早期的骨干分子犹如星星之火,使论坛迅速温热火红起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网友们的一篇篇大块头论文和随笔隆重登场,琳琅满目。我羡慕,我钦佩。再顾影自怜:主帖三言两语毫无底蕴,回帖哼哼哈哈似跟屁虫。我汗颜,如坐针毡。“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想当年我不也能笨拙地挥舞几下笔墨吗?置身火热的论坛,我难道不能有所作为?我有些热血沸腾,我的不甘平庸的心似乎又躁动起来!这只灵鹿忽地生出两片渴望飞翔的羽翼。
勾联当前教育实际,融会自己深熟的思考,调研性论文《民主宽容式教育,你到底能走多远?》倾泻而出,又悄然挂上论坛。没有想到,它竟如重石击水,掀起层层波浪。一时间,网友回帖甚众,讨论极为热烈。经过观点与观点的碰撞,思想和思想的交锋,我将它进一步修改完善成《民主尊重式教育,你在基层还好吗?》。更令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教师博览》编辑部根据我发的这一话题,策划编辑了一组专稿———《民主宽容教育离我们有多远?》。我的这篇文章成了其中的首篇。这是我爬上网络,走进论坛后意外挖到的第一桶金。
几个月来在“白鹿洞”的浸淫和熏染,让我思想的牌局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整齐地排列妥当;这次意外的成功,就像推倒了第一张骨牌,随后……
振羽
2003年7月1口,“刊社论坛”全面改版成为“白鹿洞论坛”,超级贵宾的灵羽鹿也“黄袍加身”成了“教育自由谈”栏目版主。更惊心动魄的还在后头:7月27日到29日,受期刊社邀请,我参加了江西教育期刊社2003年度的省内重点作者会。忝列“重点作者”,其实还有自知之明,我只不过是一社五刊的“重点热心读者”而已。但这次,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到乡翻似烂柯人,“南昌只三日,世上已千年”。我发现,那只鲁钝的灵羽鹿,站在白鹿洞口,面对更广阔更高远的天空,扑楞楞扇动着羽翼,向往飞翔!
奋飞
网络里、论坛上,那只灵鹿玩得更欢了。他翩翩起舞于“白鹿洞”、“成长”与“教育在线”之间,成功的喜悦也接连不断:《牵挂》登陆《辅导员》下半月刊,《公开课要的是真准备》见诸《中国少年报》,某全国性作文刊物主动向我约稿,指导的几篇学生习作被《初中生之友》采用……
从此,我再一次意气风发,进取心重新激活竖成向上的姿态,直指云天。我报名参加了本科段的自学考试;我制订了教育和文学名著阅读计划,并正在实施。我现在十分充实,感叹时光太匆匆。
从此,我足不出户,广交天下益友,获得跨越时空的指教、交流和鼓励。朱永新等教育名家不再高不可攀,我向他质疑过;李镇西等教育精英不再遥不可及,我与他探讨过;天南海北的同仁不再坐井观天,教学信息及时互通;报刊编辑不再神秘陌生,我可与他们对话交流。世界因网络而沟通,—切因论坛而便捷!
从此,我比任何时候都更懂得,用爱去对待教育、对待学生、对待生活。这是最最有意义的。每天,我怀着爱心,揣着责任感,走向讲台,走进学生,将文字上干巴巴的教育理念,化为一点点一次次鲜活的教育实践,又从中摘取一片片沾着露珠的“花瓣”,敲击成《灵鹿心鸣》《灵羽片片》等“花束”。如今,那个灵羽鹿,虽处乡野,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却不觉劳苦、不改其乐。因为他播的是爱心,耕的是爱业,收的是爱果。
我深知,这些所谓的成功,相对其他网络大虾、论坛大鳄,不过是牵牛比象。但,正是因了网络,才多了一个想当将军的士兵;正是因了“白鹿洞”,才让中国教育多出了一个视事业如生命的普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