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芬兰的高质量教育不是神话

作者:李 茂




  芬兰有全世界质量最高的教育,芬兰教育走的是一条与英美完全不同的道路。
  芬兰正悄悄成为一个新兴市场的领跑者,这个市场就是教育旅游。
  芬兰从来没有花钱为自己吆喝过,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年公布一次的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报告让芬兰成为了世界教育的超级明星。在各项成绩排名中,芬兰学生都名列前茅,而在2003年7月经合组织和“联合国国际学生评估计划”共同发布的报告中,芬兰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高居世界各国排名榜首。显然,如果没有真功夫,一国教育是不会取得如此佳绩的,难怪那么多国家都派人不远万里到芬兰取经。
  芬兰人对自己国家取得的教育成功骄傲但不张扬,对于其他国家的人对本国教育的兴趣,还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芬兰人看来,他们的教育体制既没有什么“神秘配方”,也没有什么怪异的花招,一切都是透明的。
  通常情况下,芬兰儿童要到6岁才进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1年后便开始正规教育。在7岁到16岁期间,芬兰儿童一般都在同一所学校就读。毕业后,要么继续读高中,要么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或者就此结束学业。进入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学生比例分别占70%和27%,只有3%的学生不升学,而最终进入大学或专科学院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占到60~7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民主,是芬兰教育的指导原则。芬兰教育在任何阶段都没有选拔,所有学生都在同样的课堂里上课,没有任何形式的分班教学。而且,私立学校在芬兰非常少,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芬兰儿童都在公立学校上学。但学生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自己决定是上高中还是上职业学校。教师起着指导作用,为他们的决定提供咨询。
  芬兰教育的高质量依靠的并不是一套严格的考试制度,事实上,芬兰可以说是发达国家中统考最少的国家。当然,学校内部组织的考试还是有的,但在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前,芬兰学生都不会有统考之忧。
  这样一种制度反映出的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充分信任,这在芬兰的督学制度上也有体现。“当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为学校提供支持并帮助教师发展。”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罗坎恩先生介绍说,“我们给予学校的是指导而非批评。我们不会公开我们的调查结果,也不会对好校、差校进行排名。”
  在芬兰的教育行政管理中永远看不到官员对学校的点名批评,相反,学校拥有相当的自由度和自主权。虽然芬兰也有全国性的核心课程大纲,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则由学校和教师自己决定,教师们的创造力在教学中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在芬兰,当一名教师是足以让人自豪的。调查显示,在芬兰人的职业选择中,教师通常能排在前两位,但与此同时,教师也是最不容易进入的职业之一。芬兰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拥有教育专业的硕士学历,虽然要求如此之高,但每个职位通常都有10名应聘者竞争。
  “这跟钱没有关系。”经合组织教育理事会首席分析家施莱西尔说,“因为芬兰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基本的起始年薪约为1.7万英镑。芬兰教师不会处在严密的监控之下,他们也不需要应付政府的繁文缛节,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自主权。最重要的是,他们受人尊敬。”
  早期干预是芬兰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如果学校发现有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学校会尽早给他们提供帮助。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困难会出现在阅读、写作和说话方面,高年级学生会在数学、外语等科目出现困难。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仍然在普通学校就读,在专门经费的保证下,学校会为他们提供特别的帮助。
  芬兰所有的学校都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有密切的联系,这些机构和学校一道来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芬兰其实并不存在教育的乌托邦,芬兰教师也有着与世界各地教师同样的苦恼。阿勒托是一名数学教师,他承认学生对于高中的选择造成了某种形式的教育选拔。那些有着最佳声誉的学校总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而学校的声誉即便在没有排名的情况下也还是存在的。
  一名教芬兰语的老师担心,由于必修课数目的缩减,她所教的科目变得更容易了,而允许学生自由选课会使一些学生选择那些要求不甚严格的教师的课。此外,所有人都在担心教育委员会正在考虑的课程调整,由于它强调回到基础,那将给体育、音乐和美术课带来致命的影响。
  此外,芬兰的学校也未能逃脱经费短缺的命运,这多少让其他国家的教师有些幸灾乐祸。据赫尔辛基教育委员会普通教育的行政长官介绍,由于税收方面的变化,该市不得不将教师的课时缩减3%,2004年还将继续缩减3%。同时,学校基建和日常维护方面的预算也将缩减。预算缩减给赫尔辛基各学校带来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教师的工资减少了,用于职业发展如在职培训的经费也不如从前充裕了。但即便如此,芬兰的情况也要比大多数国家好得多,因为教育经费在芬兰的政府预算中所占比例是相当高的。
  最重要的是,在芬兰有一个成熟的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问题能够被提前预见到,而不仅仅是事后应对;教育的改善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全社会的事。
  (摘自2003年10月8日《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