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崛起的师群

作者:袁卫星




  他们拒绝把自己的生命仅仅写成一个定语是艰辛、状语是耐心、补语是热情的长长的句子。他们相信,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作家张炜在《多元与宽容》一文中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先要弄明白自己是谁的儿子!这是一个寻找和认识血缘的、令人惊心动魄的过程。”①对于业已创生、正在崛起的中国新生代教师来说,自身精神资源的寻找和体认,意义十分重大。一个真正找到了自己精神资源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教育实践主体,才能在教育变革的时代,成为教育变革的力量。
  
  一、何为“新生代教师”?
  
  要给新生代教师下个定义的确很难。就像当初冰心先生给散文诗界定时,说它不是散文,也不是诗歌,更不是小说一样,新生代教师只能描述。它不是某个具体的年龄段的简单划分,不是某些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的汇合群集,更不是用某人的一两个标准就能够对号入座的人才模子;而是在变动不居的教育大潮中涌现出来,并且不断壮大,不断发展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有着理想主义的教育色彩,有着民主自由的价值取向,有着批判否定的哲学勇气,有着个性鲜明的自我展示;这个群体,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善于创造,乐于合作,张扬个性,秉持自我;这个群体,自身受过相对完整(从学历上来说)但是绝对残缺(从学力上来说)的高等教育,既没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国学底蕴,又没有新一代“海归”的西学涵养,但是他们乐意在终身学习的前提下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成长历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恰好对应,他们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群体本位文化向现代个体本位文化转型的必然产物。
  
  二、新生代教师的特质
  
  1、人本化:新生代教师的价值取向
  新生代教师崇尚人本,憧憬人本主义教育。他们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他们希望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舒展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在教育日标的确立上,新生代教师有着这样的认同:“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②“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式,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③他们秉承了“五四”以来所有真正称得上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所反对的把教育变成社会工具、政治工具、经济工具的传统,主张以受教育者本身的利益为中心来设定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成为世界公民。
  在学习理论的选择上,新生代教师一改自凯洛夫《教育学》主导中国教育以来学习理论缺席的状况,从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自发学习出发,实践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力求让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尝试同质分组;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使教学理论的许多观点找到了立论的依据。
  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上,新生代教师对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施行,虽然也有质疑,特别是细节上的质疑;也有期待,希望三五年后能够一改到底,但总的来说,呈普遍的欢迎态度。他们厌倦学科中心课程,呼唤人性中心课程,主张尊重学生的本性和要求,强调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承认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重视学生生活、社会现实与课程的融合。他们在实施学科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展活动课程,并且在潜在课程(或称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上,呈现出自觉的态势。少部分老师形成了“师本(以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为出发点)课程”,并开始探索“生本(以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为出发点)课程”。
  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新生代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应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把着眼点放在“学”的研究和指导上,而不是“教”的研究和提升上,强调自主、合作和探究,鼓励大胆的发言、激烈的争论,倡导多维互动的活动,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他们避免用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约束和限制一个个活生生的生灵:避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忽视教师和学生情感的融通,消减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避免以“标准化”的教学和测量,简化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师角色的扮演上,新生代教师力图扮演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的角色,有时候是“作为教师的学生”,有时候是“作为学生的教师”;力图消减作为一名教师加之于孩子———特别是大龄孩子———身上及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变“知识权威”为“精神向导”。他们不再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看作是出于职业责任或者职业良心的活动;而把教育活动当作人生的幸福体验。这是一种由“他律”向“自律”的自觉转变。
  应当指出的是,新生代教师的人本化价值取向冲破了传统教育知识和权威的双重束缚,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发展人放到了教育的首位,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当前正在推进的新课程改革必然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自然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教育倾向容易在新生代教师身上伴生。新生代教师对于约束和规章的逆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轻忽,有可能成为制约他们自身进步的重要障碍。
  2、个体性:新生代教师的人格表征
  个体性在中国教师的传统形象中十分单薄,甚至是踪影全无。这里的个体性,是与人性、个性、独立性、自主性、自我实现等具体内涵相关联的个体性。新生代教师正在尝试把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内核确立起来。新生代教师正在努力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群体形象中挣脱出来,成为“个人”。他们不再让行为遮蔽思考,不再让角色掩埋真我,不再让义务消减权利,不再让个性臣服共性,不再让他律取代自律。他们在教育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实践自己的创意,享受自己的成功,追求自我的实现。
  这里面“个性”、“创意”、“成功”和“自我实现”是新生代教师“个体性”突现的关键词。
  新生代教师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自我的发现,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自我的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自我的鼓励,总之一句话,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得到自我的正视和发展。他们一方面保持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品质,一改“听话的教师”、“老黄牛型教师”的传统形象,呈现出“个性教师”甚至是“另类教师”的姿态,在各种发言场合中畅所欲言,提出各种见解,在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上积极争取自主权,甚至在衣着服饰、行为举止上表现出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努力克服排他、忠己、固执、刻板的权威型不良个性倾向,努力克服情绪不稳、幼稚、意气用事、缺乏耐心、不能自制,甚至为所欲为的冲动型不良个性倾向,努力克服自我评价过高、盛气凌人、争强好胜、固执己见、自我陶醉的自恋型不良个性倾向,努力克服精力过剩、注意力涣散、易分心、不务实的轻狂型不良个性倾向。
  这种正视和发展,使新生代教师始终不渝地追求教育的创意。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传统理念不同,新生代教师相信有“创意”的耕作,才能有更大的和更有意义的收获,甚至于“创意”本身就是耕作,一种智慧耕作的结果。④新生代教师普遍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大胆的探索精神,以及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异能力的品质。他们倾向和追求“效率”教育、“轻松”教育、“智力”教育(区别于“疲劳”教育、“沉重”教育、“体力”教育),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达成、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等等方向显示出积极的姿态、充分的创造和足够的实力。
  新生代教师追求成功。或许是平常一堂课的出彩,或许是网上一个帖子的共鸣,或许是一回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时自我的提升,或许是一次教育沙龙或学术研讨时内在的彰显……他们的成功,是“智慧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成功⑤,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过去我们耳闻日睹的具有非常强烈的悲剧色彩和宗教色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献身者的“成功”形象在新生代教师那里已经很难找到。他们拒绝把自己的生命仅写成一个定语是艰辛、状语是耐心、补语是热情的长长的句子;拒绝把自己的生命仅当作是一个让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的小小的根号。他们相信,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新生代教师的“新成功主义”思想,拓宽了教育成功的范围,提升了教育成功的意义和境界,同时也在教师队伍中塑造出自我实现型人格。这种人格意味着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投入教育;意味着不很在乎领导的表扬和同事的评价,而很在乎个人的体验,目标的实现。具有这种人格的教师对教育环境是一种“积极的适应”。这种“积极的适应”表现出来的进取心,是在“适应”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有别于欲望膨胀、畸形发展的自尊型人格的那种“进取”。“进取”和“适应”是相辅相成的。
  3、乌托邦:新生代教师的精神家园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肖雪慧对此这样阐发,“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波兰教育哲学家苏科多斯基说得好:“着眼于未来的教育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目前的现实不是惟一的现实,因而不能构成教育的惟一要求。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围,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必要的乌托邦”还意味着,在人们越来越受现实功利羁绊,越来越被实利主义限制了生命意义的拓展之时,由于教育体现着对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保留了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的价值的追求,至少还可以寄希望于教育去使人对人在现实中的病态和畸型保持警觉,对人的纯功利冲动起到平衡和矫正作用。⑥
  纵观中国教育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上没有为乌托邦的追求留下多少余地。在肯定教育已获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理想主义的色彩还是较少,缺乏应有的对现实目标的批判和超越,片面追求与现实的适应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新生代教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广东一位网名叫红袖的老师说:“我既讴歌教育是一条明净的河流,又埋怨教育是一张无法突破的网。特立而不能独行,随波而不能逐流,我们的感觉便是痛苦!”是的,痛并快乐着,这是新生代教师的精神状态;寻梦在路上,这是新生代教师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精神和生存状态下,他们在现实中苦闷,在理想中憧憬,在内心里焦灼。他们用无所不能的思想构建起教育的乌托邦,他们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打造出自己精神的家园。
  朱学勤先生曾经感叹道,所谓思想史的长河,只小过是一条狭长的小溪。在这条小溪的两边,是望不见尽头的黑暗。思想史历来势利,只认文字,并且是变成铅字的文字,除此之外,它又聋又瞎,甚至听不到旷野里的呼唤。是的,新生代教师多从文化思潮极为自由繁荣的80年代成长起来,他们的脑袋绝不会成为别人的跑马场。他们有着积极的思考、活跃的思想和大胆的想像。他们思想的步子飞快,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甄别不同的意见,反省自我的不足。他们对教育有一份自己的理解和期待,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话语。这些话语进不了主流媒体,即使进入,也难免被削足或者加冕。所以他们渴望一个平台,一个不存在学霸学阀,摆脱了话语霸权,没有门派之别,没有贵贱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只有灵感闪亮的话语场所。他们要从血管里流出血,而不是从喷泉里喷出水来;他们要缔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互联网,使他们的渴望成为现实。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力。”网络对个性的尊重和对差异的包容使他们信马由缰。新生代教师带着他们的核心武器,鼠标轻点着开辟了一条新的面对教育和教育以外一切事物以及自身的话语道路(话语方式)。他们的核心武器是:理想主义(而不是空想主义)、怀疑精神(而不是怀疑态度),以及对教育的真心(而不是良心)。他们的知识准备和思辨锋芒帮助他们将思考推向深刻,将思考转向思想。
  
  三、新生代教师的缺憾
  
  新生代教师是被动地现身于中国教育的裹足现状、主动地投身于中国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的,他们使教育呈现出以个人化为可能的多样性。作为崛起的师群,他们也有缺憾。他们的缺憾是:有阅读,但缺少系统梳理;有实践,但缺少踏实持久;有创造,但缺少理论构建;有激情,但缺少淡泊宁静:有合作,但缺少整合能力;有向度,但缺少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教授的解释,“意思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是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说白了,这是一种跨文化的理论新视野,它要求每一种文化都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所自觉。
  诚如摩罗在分析中国作家精神资源时指出的那样,一个痛苦的生命被封存在索罗门的瓶子里经受了过于漫长的黑暗、压抑、窒闷、凌辱、期待、落空、自噬、自弃,一旦突出瓶盖,获得新的境遇,难免表现出阴暗、冷酷、仇恨、凶残、嗜血成性的面目和晕眩、恐惧、虚无主义、强权主义、流氓逻辑等精神特征,以及孤傲、多疑、猜忌、卑怯、拒绝宽容、不屑谈判、逃避对话与合作、先下手为强等心理倾向。⑦
  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生代教师,因为他们正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过渡性,有着希望与期冀,有着挑战与机遇。
  
  注释:
  ①《中华读书报》1992年2月15日。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⑤彭钢:《教育的布波族》,《江苏教育》2003年第7期。
  ⑥肖雪慧:《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肖雪慧文集》。
  ⑦《世纪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地址:江苏苏州市教育局教研空 邮编:2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