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中学的使命

作者:程介明




  我们有许多关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讨论,但是偏偏很少有关于中学教育的讨论。分析其原因,是我们没有赋予中学自己独立的使命,而把中学看成是小学与大学之间的过渡,或者看成是就业的准备。世界银行最近开始着重研究中学教育,弥补这块空白。
  当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中学的课程与教学。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人们普遍地感到传统中学的课程和考试,窒息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了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日本、新加坡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在为中学课程动大手术,目标是减少正规课程的科目,减轻考试的压力,腾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和发展。在中国内地,集中体现在反对“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改革之中。然而,也是在这些教育制度里面,虽然对于减轻考试压力是毫无争议的,到底课程和教学改革为了什么正面的目的,却往往是不太清晰的。因此,虽然都痛恨考试压力的残酷,但是考试成绩的社会效果是大家公认的,考试以外的目标却有点虚无缥缈。也许因为如此,于是在中国出现了所谓“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认认真真搞应试教育”。许多人会认为,素质教育是软任务,应付考试却是硬任务。前者顶多挨上级批评,后者弄不好却会被家长遗弃。可见,中学教育要是本身的使命不清晰,考试成绩就始终是最明显的目标,应试教育就始终会是中学教育的主流,这不是政策的威力或者是简单的呼吁动员可以改变的。从这个角度看,研究中学教育的使命与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那么,中学的使命应该是什么呢?这当然不是在这里信口开河就可以胡乱得出结论的,需要深入地研究和广泛地讨论。但是假如中学教育要有自己的使命的话,纵向来说,一定是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为了急于应付短期的升学或者就业;横向来说,一定是面向全民,让每一个学生都同样有必要的配备,而不是为了筛选、择优、拔尖。
  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人的一生,学习是连绵不断的,职业是变化无常的。中学里面的经历和学习,应该是为学生打底的,应该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否则,没有这些经历和学习,将来会追悔莫及的。宏观来说,假如一个社会忽略了中等教育的真正使命,让许多学生错过了这个阶段应有的经历和学习,以致使一代人没有好好地准备未来的一生,整个社会也会追悔莫及的。
  那么,什么才是中学阶段必要的经历和学习呢?我们且看一看在今天的社会上,工作对人们的期望。不必细致搜索,随便拿起一份调查报告,今天对工作人员的期望,不外乎包括下列的几个方面:
  ·要善于与人沟通;
  ·要懂得在团队中工作,容纳不同的意见;
  ·要懂得提出问题、质疑现状;
  ·要懂得在复杂的情况下组织自己的思想;
  ·要善于随时学会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东西;
  ·要能够自觉尽责到底;
  ·要懂得反思和自律等等。
  这些要求,刚好呼应着以服务行业为主的知识社会的工作形态。在这种形态下,单位不大、结构宽松、组织灵活、规章不多、指令甚少,但是工作要求很高、个人责任很大;天天会有新问题,天天要有新方案。许多原来是领导者才需要有的素质,现在变成了对一线工作者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方面,并没有包括一些我们常常以为最重要的学科知识。并不是说那些专门的知识不重要,但是一般社会上会认为专门的知识是可以在工作中、在岗位上再学习的。况且今天知识陈旧得很快,个人的工作也变换得很快,即使拥有再好的知识,很快就要重新学习。因此,这些知识虽然重要,却不可能称为人才的必要条件。相反,上述这许多的个人素质,牵涉到个人的修养,态度、道德、习惯、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必须在学校中打好基础,不可能要求工作单位在岗位上慢慢培养。
  具体来说,这里且大胆尝试不太完整地提出五个中学学习的必要方面,作为抛砖引玉。
  第一,基本的本领。这里主要是语文能力,包括用国家语言与国际语言沟通的能力;基本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经济核算能力。
  第二,自学的能力。懂得为自己订立学习的目标、创造学习的空间和门路、安排自己学习的计划、为自己寻找知识的来源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应用的能力。有志气、有信心,并且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知识,通过分析和设计,通过沟通和合作,创造在现实生活中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或方案。
  第四,反思的能力。能够不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广泛采纳别人和环境对自己的评价与批评,不断分析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断将自己推向学习的境界。
  第五,“处世之道”。懂得与人相处;懂得开放自己;乐于与不同背景、文化、信仰的人共同工作。
  第六,体艺兴趣。能够广泛涉猎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等等方面,起码精通一种,充实个人的业余生活。
  最近不少地方进行课程改革,用了能力的概念,代替了科目知识的概念;用了学习经历的划分,代替了传统科目的划分,其实就是为这些必要的学习创造空间。日本、新加坡、中国各地的减少考试科目,也可以看作为聚焦“必要”的重要一步。
  上述所谓“必要”,应该没有多少争议,大家都会同意。问题是,上述这些“必要”,在现在的中学中,可有可无。假如大家都同意这些是“必要”,那么就要放弃一些并非必要,但却是现在天天在做的。而这些却是在教育改革中最富挑战性的。
  (摘自《上海教育》2003年10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