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期

基础教育袒护穷人

作者:白景山




  一谈到生意,家用电器经销商阿尼尔·塔尔瓦脸上就挂满愁云。但话题转到两个宝贝孩子身上,他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坐在旁边的妻子更是喜笑颜开:17岁的儿子阿军一个月前被著名的德里大学录取,11岁的女儿阿碧塔已上5年级了,学习成绩靠前。也许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夫妻俩对他们抱有不同的期望,盼儿子成就一番事业,望女儿日后有一个好职业。
  
  "私校"、"官校"收费天壤之别
  
  一如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印度的学校种类繁多,各个阶层的人似乎在教育领域也有各自的位置,相互之间很少逾越。换句话说,社会地位和金钱决定了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学到什么程度。印度社会和中国最大的不同也许是,中国在历史上曾发生数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导致国人传统观念少,永远不甘落后,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而在印度,几千年的传统和习惯,有许多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国民安于现状,加之宗教的影响,听天由命的心理指导着绝大多数人的一生。
  印度的学校种类繁多,有教会和外国人办的"高价校",有私人办的面向中产阶级的"收费校",也有各级政府办的基本免费、面向社会底层和穷人的"官校"。一般说来,前两类学校用英语教学,而政府办的学校绝大多数用印地语。"高价校"为社会上层和驻印度的外国人服务,教学设施齐全,环境幽雅舒适,学生有空调专车接送,有些学校甚至厕所也装有空调。但收费绝不是普通人敢于问津的。以美国学校为例,每名学生每月收费1万卢比(1美元约合47卢比)。以此推算,一个孩子从学龄前教育开始,到高中毕业共14年,需学费168万卢比,合人民币近30万元。
  第二类学校情况复杂,城里的学校设备良好,虽不以赢利为惟一目的,但只赚不赔。这类学校一般都留有10%左右的固定配额给那些家里有钱但孩子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家长要把孩子送到这类学校必须交纳30万至50万卢比的捐款。
  阿军以优异的成绩入校,没让父母花这笔冤枉钱。他从4岁开始进入在德里闻名遐迩的私立现代学校,从学龄前教育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印度的学校每学期4个月,每年3个学期,阿军的父母每月平均为其付学费4000卢比,即每学期1.6万卢比,每年还需另付大约5000卢比的校服、文具、课本等费用。如此算下来,从4岁到17岁,供阿军一个孩子上学,家长共花掉74.2万卢比。他现在上了大学,每年的学费有4000卢比就够了。
  在私立学校中,还有一部分建在较大的村镇和城乡结合地带,学生来源多为有固定收入但薪水不高的打工者和农村中的"富人"。这些学校设施简陋,但仍比"官校"好得多。以阿绍达村附近的一所私立学校为例,每名学生的入学费为500卢比,每月学费100至120卢比,加上校服、课本和文具等费用,算下来,每个学生每年不到3000卢比。
  就规模和学生数量而言,"官校"在印度的基础教育中仍占主导地位。阿绍达是个有2万多人口的大村庄,学龄儿童达3000多人,当地政府在这个村开办了4所学校(2所小学,2所中学),每所学校的学生人数平均500人,人数最多的贾格尔女中也只有571名学生,18名老师。换句话说,阿绍达村的孩子有2/3在本村入学,其余1000名学生或被父母送到城里就学,或在周边的私立学校就读。
  作为实行强制性基础教育的主体,"官校"的费用几乎全部由政府承担。贾格加尔女中6至8年级的学生每月象征性地交8卢比的学费,8至12年级交13卢比,课本免费。学校除职工工资和课本外没有固定经费,所需费用经区政府审批后实报实销。校长比姆拉·辛迪女士是4年前从临近的一所中学调来的,贾格加尔女中是当地的一所重点学校,因此属提拔性质。她向记者介绍说,她现在每个月的工资1.7万卢比,17名员工平均月工资为9000卢比。
  在记者所看到的政府学校中,贾格加尔女中的条件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能保证每个学生有一套课桌椅,还有黑板。在印度许多地方,特别是北方和东北地区,普及基础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在北方山区不止一处看到,所谓的学校其实只是一间或几间年久失修、透风漏雨的房子,里面没有桌椅,没有黑板,学生席地而坐,抱着课本听老师讲解。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师资严重短缺,政府虽有鼓励教师到偏远贫困地区任教的政策,但这些教师多数没有长远的打算,有些学校由于招不到孩子,早已名存实亡。
  
  政策向穷人倾斜
  
  印度政府1976年开始把基础教育列入工作日程。在此之前,教育事务几乎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只负责协调关系和制定技术与高等教育标准。1986年,政府首次颁布国家教育政策和实施规划,普及基础教育工程正式在全国启动。1992年,政府又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该政策进行了修改,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制,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要求提高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质量,把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消除城乡和贫富差别,强调教育在纠正社会和地区不平等方面必须发挥积极的干预性作用;议会曾通过宪法第86次修正案,重申人人享有教育的原则,规定6至14岁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性免费教育,重点解决贫困家庭儿童失学和辍学问题,争取在2000年使入学率达到100%。
  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没有实现,到上世纪末,印度儿童失学和辍学率仍高达1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政府于2000年11月成立了旨在保证儿童入学率的普及基础教育全国机构,规划目标是,到2003年保证所有6至14岁儿童入学并完成8年学业。为确保教育规划的实施,中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尽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
  为保证贫困儿童的入学率,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在贾格加尔女中,来自社会底层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每月不但不用交纳各项学杂费,而且还可得到学校提供的每月100卢比的服装费,200卢比的生活费,每年60卢比的文具费等,加起来有1500卢比,当然,这笔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划拨。此外,在10多个邦,上学儿童还享受免费午餐。
  政府为来自社会底层和贫困家庭的子女保留50%的工作岗位,即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人数多少,只要他们上学,社会或政府都必须向他们提供一半的工作机会。对此,贾格加尔女中副校长辛格有不同看法。她说,政府急于消除贫困的动机是好的,但这样做容易造成新的不平等,一个以80分毕业的富人子弟竞争不过一个只考了40分的穷人孩子,这说不过去,对社会进步没有多大好处。政府应重视工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同时改变课程设置,扭转目前学成一个走一个,在农村既找不到工作又不会干活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