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期

最优选择

作者:裴重生




  年初,某市教育局对198名幼儿园园长进行能力考试。在笔试题里,有一道考题是这样的:
  "六一"儿童节前夕,东方福利幼儿园为迎接曾对幼儿园捐助巨资的3位香港慈善家,特意买回30盆水仙花,摆在园门口,以烘托气氛。当时天气很热,水仙化是在冷房种出来的,卖得很贵,算起来一朵值8元人民币。
  "六一"儿童节那天的上午,当园长陪着3位慈善家走到园门口时,冷不防一个约5岁的女孩走过来当众摘了一朵水仙花。随行的副园长马上把那女孩拉到一边,问她为什么摘花。女孩说她奶奶鼻塞,她听邻居小朋友说闻水仙花的香味可以通鼻,所以就来摘了。
  这件事该如何处理,考卷给出了六种答案。
  1.严肃地对小女孩指出:这行为是损公肥私的。
  2.平静地告诉女孩:花是大家的,要给大家看。
  3.黯然让小女孩离开。
  4.如实向慈善家解释:当地的幼儿教育做得还不够。
  5.按照园里损坏公物赔偿的规定,让女孩的家长赔偿8元。
  6.赞扬女孩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照顾奶奶,并再摘一朵花奖给她。
  考卷要求按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档次对上述六种做法做出评价。
  198位园长的评价是:第一种,有178人评为优秀,20人评为合格;第二种,153人评为优秀,45人评为合格;第三种,98人评为优秀,100人评为合格。最不被看好的是第六种做法,被198人评为不合格。
  然而,考试过后公布的标准答案,让所有参考园长都傻了眼:6种处理方法中,只有第六种为优秀。这题是依据世界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设计的,答案也是依据他的思想而确定的。
  为什么这样处理是最优秀的呢?因为5岁小女孩出于对长辈的孝敬、关心来摘花,这种思想和行为不但正确,而且是勇敢的,所以应该给以赞扬和奖励。至于"花是大家的,要给大家看"的道理,可以迟几天再告诉她。
  园长们的失误,在于把对成人的评价标准用在了5岁小孩的身上,可谓张冠李戴。
  很遗憾,纵观时下的教育界,经常发生类似错误的,不只幼儿园,还有很多的中小学,以及众多切盼子女成才的家长。很多身负着教育重任的师长们,对学生中由于年纪、见识和身体等原因所发生的错误,动不动就说是思想道德甚至是政治问题,铁面无私,严批酷罚。当前,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我们都常看到一些谨小慎微,凡事惟惟诺诺的孩子,就是这种不良教育造成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