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2期

从“教学”到“学教”

作者:苏 军




  目前教师中有许多人感到不适应: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不适应变化过的对象,不适应变化快的现实,不适应变化大的教育理念。一言以蔽之,当“精彩的世界”向我们走来时,由于不适应,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无奈的世界”,究其因在于许多教师习惯了“教学”而使心胸孤独起来。怪不得有的教师说:“在变化面前我们是最没有感觉了。”
  教学是教师工作的全部,这是从教学的概念引述的。教学,总是以教为主体,教师从如何利用教材、如何吃透教材、如何把教材教给学生,基本上是从教师“本位”、教材“本体”、教法“本身”着眼,以追求教法的“后天效应”、教材的”固有效应”和教师的“主观效应”为目标的。如果教师真能做好这一点,无疑是相当不错的。不过,这毕竟摆脱不了世袭的教学观念:教师,是永恒的智者;教材,是无上的权威;教法,是不变的法则。而学生,是教师的“模特儿”;是教材的“追随者”;是教法的“试验品”。这种情形的存在,是以信息闭塞狭窄、文明进展缓慢、观念落后陈旧为前提的。况且,“教学”不是抽象的。因此,今天的教师少了一点过去由于知识传递“慢节奏”而拥有的权威,并不是一件坏事。
  如今,世事多变,一日千里,教学过程也充满了“百舸争流”的角逐。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有从稳坐“教学”钓鱼台走向竞上“学教”练兵场的能耐。稳坐是教育生命赖以生存永远需要的,而竞技是职业生涯走上光辉顶点必须具备的。教学,是需要“感觉”的,“学教”就是“感觉”的内在需求。“学教”并不是简单地与“教学”位置对换,而是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育适应变化为准,从而使教师自身成为以发展素质为恒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师生共振”的“联合体”,这是一种教师主动发展、自觉完善的崇高的教学境界。
  “学教”,就是深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人格是平等的,年龄距离不应是地位悬殊的资本;就是确信教学不仅相长,而且互补,没有完全聪明的教师和没有亮点的学生;就是相信最终能取悦学生的不是主观的臆想,而是对象客观需求的满足。具体而言,“学教”,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从学生可接受角度落实教学内容;就是让课程、教材和教法适应学生,而不是反过来让“死东西”束缚“活机灵”。再具体一点,就是“备课”要“备人”,做到课前要有“人”,课中要有“文”,课后要有“仁”,把教学过程演绎成有生命活力、思想激荡的过程,把传授知识的过程提升为素质形成的过程,完成对知识的消化、能力的磨砺和思想的咀嚼,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同时长进。上海市第八中学倡导教师在备“教案”时,同时备“学案”,带着两份“主案”上课堂,至少让人们看到他们对教学对象的尊重和对教育规律的正视。
  教师如果不从“教学”的基点考虑“学教”的方向,并且善于将两者同行,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轻则教学水准在原地徘徊,重则能力渐渐衰退。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学教”是伴随教书生涯的有效产出。书可以教一辈子,一个脚本从头唱到尾,从少教到老,但不会成为在学生中留下印象的佼佼者。况且,学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和获得知识、能力渠道的拓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教师如果不以“学教”来应对,久而久之就会在时光的消逝中把原有的一点本钱都蚀光殆尽。因此,“学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延长教学生涯,是在滋养教学母机,是在充实生命价值。
  教师,可以不懂,但不可不学;教师,可以不教,但不可不学。假如教师可以不学,还能称之为教师吗?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济,让“教学”与“学教”同行,贯穿于“教”与“学”中,这或许是教师与时俱进的一大新课题。
  (摘自《上海教育》2003年第9A期)
  ■责编:子丑插图:董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