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1期

第一个称地球的人

作者:韩吉辰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极其巨大的球体。那么,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被人们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
  
  几乎无法攻克的难题
  
  卡文迪许生活的年代,正是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称出地球质量”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当时很多科学家都试图找到“称地球”——测量地球质量的方法。有人提出:既然地球体积已经知道了,再设法求出它的密度,然后利用质量=密度×体积的公式,就可以求出地球质量。可是构成地球各部分的密度是不同的,相差很大,况且地球深处以至中心的密度根本无法知道。所以有权威断言:人类永远不会知道地球的质量!
  首先站出来向权威挑战的,是年轻的科学家牛顿,1687年,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用公式表示为:F=G·Mm/r2
  牛顿高兴地发现,利用这个定律可以求出地球质量来!这里M代表地球质量,m代表一个物体的质量(可以测量),r是地球半径数值(这是已知的),F则表示物体m受地球的引力(就是物体重量的数值),这样根据公式就可以推算出地球质量M的数值。
  但是,我们看到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得到“万有引力系数”G的数值(极其微小)。也就是说,必须在地球上直接测量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数值。
  牛顿设计了几个实验,企图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可惜都失败了,经过粗略推算,牛顿发现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极其微小,以至根本测不出来。失望之余,已经成为新权威的牛顿,也当众宣布:在地球上想利用测量引力来计算地球质量的努力,将是徒劳的!
  在牛顿之后,仍然有一些科学家继续努力,进行“称地球”的实验。他们想,既然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数值很小,那么就必须加大物体的质量,这样引力可以大一些,测量起来也就容易一些。什么物体质量最大呢?他们选择了陡峭的高山。
  1750年,法国著名科学家布格尔,带着大批科学测量仪器,兴师动众到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登上陡峭的琴玻拉错山顶,沿着悬崖吊下一根铅垂线。他想:铅球的质量已知,山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来,只要测量出铅球因为受到山的吸引偏离的角度,就可以得知山和铅球之间的引力大小,这样可以计算出万有引力系数G的数值,进一步再推算出地球的质量。实验原理是对的,可惜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测量都失败了。因为山风和各种振动的影响,远远超过山体和铅球之间的微小引力,实验没有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数据。
  
  微小引力被“放大”了
  
  “称地球”这一科学难题,强烈吸引着年轻的卡文迪许。他仔细研究了牛顿的实验方法和后来的“铅垂线法”,找出失败的原因,认为必须设计出一种新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关键是必须解决在实验室中微小引力的测量方法。
  1750年,年仅19岁的卡文迪许听到一个消息:剑桥大学的约翰·米歇尔在研究磁力时,使用一种新的测力方法:用一根细绳将细长的磁针从中间吊起来,利用细绳的扭转程度表示力的大小。
  卡文迪许专程前往求教,仔细观察、认真学习了这套装置。卡文迪许利用新方法,将两只小铅球装在一根细长杆的两端,做成一个“哑铃”样的东西,用一根细丝从中间吊起“哑铃”,实验时再用两个大铅球分别去靠近小铅球。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哑铃”将有微小的转动,仔细测量细丝扭转的程度,就可以计算出大小铅球之间的引力,计算出万有引力系数G的数值,从而推算出地球的质量。但他多次实验却不能成功。为什么呢?现在我们知道:两个1千克的铅球,相距10厘米时,吸引力只有十亿分之一千克!要测量出这么极其微小的力,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谈何容易!
  卡文迪许陷入了长期苦闷之中。有一天,他去皇家学会活动,路上看见几个小孩正在做游戏,用手中的小镜反射太阳光,互相照着玩,小镜只要稍一转动,远处光点的位置就发生很大的变化。突然,卡文迪许的脑海中迸发出一个明亮的火花:“小镜!光点!小镜!光点!”他叫出了声!
  卡文迪许马上跑回实验室,动手修改仪器装置,他将一个小镜固定在细丝上面,用来将一束光线反射到一个刻度尺上面。这样,只要细丝有一极其微小的转动,刻度尺上的光点就会有明显的移动,仪器的灵敏度大大地增强了。另外,卡文迪许又改善了仪器的环境,加强了仪器的防震装置,将仪器封闭起来避免空气流动(后来仪器内抽成了真空),利用望远镜观察反射光点的移动。
  这套“独出心裁”的、可以测量微小力的仪器,定名为“扭秤”,至今仍在现代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中发挥着作用。
  
  终于称出了地球质量
  
  成功了!卡文迪许利用精密的“扭秤”,终于称出地球的质量,1798年,他公布了地球巨大的质量数值,这时他已经白发苍苍,67岁高龄了。地球质量多大呢?是5.977×1024千克,近60万亿亿吨。多么巨大的数字啊!他用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终于攻克下这个著名的科学难题。
  卡文迪许对于人类的贡献多大啊!被人们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他和他设计的“扭秤”一同载入科技史册;他工作过的实验室被命名为“卡文迪许实验室”。他那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荐自《知识就是力量》2003年第8期)
  ■责编:尤文插图: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