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0期

班级日记: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心灵书签

作者:胥 茜




  一本记录着70个高中学生最后两年高中学习生活的班级日记,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当今的中学生对老师、对同学、对父母的态度,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在面对沉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时,能以一种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方式,放松心灵,坦白自己,信任别人——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02级12班,共有70个学生。在2002年高考中,这个班有69人升入大学,其中64人考入重点大学,26人成绩上了600分。这样的成绩如今已成为历史,回忆起高二刚接手这个班时的情景,曾任这个班班主任的葛晓霞却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错,但他们都感到郁闷,要么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要么情绪激烈对立,或者嬉笑打闹永不安静,一旦个体独处则都显得心神黯然。”
  70个学生,70颗心,班主任一个一个做工作,每天找人谈话,轮一圈也要一学期,而且也只是不痛不痒问问学习,关心一下心情而已,能够赢得这些自有主张的高中孩子的心吗?葛晓霞困惑了很久,突然她想到“班级日记”这个词。葛晓霞说,一开始,我也不确定学生是否会接受这种形式,也不确定他们会对这个本子付出真诚。可是,我必须试一试,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有一种直觉,这些孩子不是不愿意敞开心扉,而是他们需要一些理由,也需要一些时间。要让师生间有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就要改变师生间的状态,还他们以平等自由。
  班级日记的第一页是一个叫郑卫的学生写的,写于2001年2月11日。第一句话:“在12班的学生中,我的字迹最先出现在这个将很有价值的笔记本上,非常荣幸。”第二句:“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天,我过得不好,从早上起床到现在,这段时间被我浪费掉了,我的生命在这一时间毫无意义。”第三句:“我感觉很累,与班上的同学一样,我们走入了人生的低谷,‘前途未卜’……”郑卫写得很真诚也很真实,这个基调对后面的同学是一种暗示,也是一种鼓励。本子一个个地传下去,12班的故事与心情一一展开。
  日子似流水,从高二到高三,班级日记渐渐成为高2002级12班最重要的话题与陪伴。70个人自主选择时间,轮流倾诉,少则几句话,多则四五页。在班级日记里,他们讲打游戏、上网的乐趣;他们写下了对补课、考试的厌恶,写下了高中生活的点滴感受,写下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
  班级日记与私人日记不同,它以公开分享的形式,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公开交流,并因此实现默契的沟通。一个班级因此而凝聚,远远超出一个人的力量。得知一个同学因为学习不理想打算留级的前一天,小李写下一篇情深意重的班记:“下午第二节课后,看见他一个人趴在栏杆上,我又准备对他发起新一轮的攻势——劝他不要留级。结果,他用手捂住眼,但眼泪不断从他的脸上滑落……我不知如何能帮他,但却希望他不要离开我们,请支持这种想法的同学签名。”
  这篇班记后面是12全班同学的签名,每个人都在这里写下了他们对于同学情谊的尊重。最后看到这篇班记的是打算留级的那位同学。他被深深打动了,义无反顾地留在了12班,留在了这个温暖的集体,收拾起心情,重头开始。2002年,这个不被看好的学生高考成绩上了大学本科录取线。
  班级日记并不神奇,可它确实深刻地影响了12班的学生们,他们不再浮躁慌乱,不再迷惘孤独,他们更有信心了,更懂事了,也更团结了。其实,许多问题并没有因为班级日记而消失,但是,孩子需要的只是倾诉,需要的是被关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学会关照别人,理解他人。相比较成人的郁闷,孩子的郁闷更加指向心灵。因为,那正是一颗颗年轻的心在寻找方向,探寻人生与生命意义的时候。他们的孤独与欢喜是单纯的,也是不确定的。班级日记就像一个心灵的述说场,承接着一场心灵交汇的盛筵,灯火辉煌或是杯盘狼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参加了、狂欢了、度过了。盛筵终有散场时,但年轻的心已经长大。
  曾经一度,班主任工作被定位在“严格管教”、“事无巨细”这些词汇当中,班主任也就幻化成任劳任怨、起早摸黑的身影。可是,如今的时代,现在的孩子,他们很难被强制压服,却容易被尊重打动。葛晓霞对孩子的尊重,换来的是工作量的减轻与工作效率提高的双倍收获。作为班级日记最特殊的、也是惟一的一个成人读者,看到最近的记录有太多的压力和苦闷,她会策划一个班会,主题就是挑战压力;看到日记里对某些老师的意见,她会私下和该老师沟通,改进工作。葛晓霞说:“通过这本日记,我就像一个不经意间闯进了孩子们那个世界的路人,看到许多奇异的想法,听到不少纯洁动人的心声。所以,我像学生一样珍惜这本日记,爱护它的坦白,感谢它的真诚。”
  教育不是要改变学生,而是去观察并且帮助他们成长。透过这样一本小小的班级日记,我们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荐自2003年6月16日《中国教育报》)
  责编:龚凉冰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