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一份迟到的内疚

作者:宋晓丹




  一直以来,从事特教工作的我总觉得自己已经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我的学生,一群虽有生理残疾但同样渴望求知、渴望美好生活的聋哑孩子们。我不敢自诩自己有多伟大,但我觉得我努力了,因为孩子们回报给我的那份爱让我觉得很欣慰。
  直到有一天,这种美好的感觉被打破了。那是二月的一天,我乘公共汽车去上班,车上人很多,我忽然看见有一只手悄悄向我前面的女乘客的衣兜伸去,我心想:不好!这一定是个小偷!一定要想办法通知那位女乘客。于是,我随着车的惯性向那位女乘客使劲挤了一下。她回头看了我一眼,以为是车上人太多,我不小心撞到她了,没说什么,只是把身体向旁边侧了侧,小偷没得逞。当我再一次抬头时迎上的是一缕愤怒的目光,一霎那间,我们却都愣住了,这不是我两年前教过的学生王刚嘛!当他挤开人群下车时我却还愣在那里,恍然间好象又回到了两年前。
  两年前我刚接手一个学校出名的“乱”班,班上男生多,他们又都很顽皮,这让所有教过他们的老师都大伤脑筋。但我还是充满信心地接下了这个班,因为我相信,我会用我的真情和爱来感化这些孩子。
  有一天,班上的李强同学向我报告说他的三十元钱不见了,怀疑是王刚偷去了,我问他有什么证据,他说刘朋可以作证,我马上叫来刘朋,刘朋说他亲眼看见王刚从李强放在床上的衣服里掏出三十元钱,然后放在了自己的被褥下面。我一听,觉得事情很严重,我叫上他俩马上去宿舍“起赃”结果和他们说的一样,钱就放在王刚的被褥下面。我马上让学生把王刚叫到办公室,王刚问我叫他什么事,我一脸怒气地说:“你是不是偷了李强的钱?”王刚说:“老师我真的没偷他的钱,你要相信我!”在气头上的我让他解释钱为什么会放在他的被褥下面。他不再说什么了,只是一脸无辜地看着我。我作出的决定是让王刚停学一周反省,回来后写一份检讨书,王刚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学校。当时的我还自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到位呢,却根本没有想到这深深刺痛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一星期后王刚没有如期来上学,我给王刚的姑姑打去电话,(王刚寄住在姑姑家)王刚的姑姑说王刚不想上学了,他想学点技术,我想也好,反正王刚已经是18岁的大小伙子了,应该学点以后得以维持生活的技术了。慢慢地我已淡忘了这件事,直到又有一次,李强又称自己的钱丢了,而且又有人来作证,说得有板有眼,我才发觉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的。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结果让我十分意外:这竟是李强的惯用“伎俩”,他想成为学生中的“头”,让所有人都听他的,就逐步扫除不服从他的同学,我这才恍然大悟:我错怪王刚了!可当我想去找王刚说清楚这件事时,却发现王刚姑姑家已经搬家了,我心里不由得一阵内疚。
  但是最让我想不到的是:王刚竟然真的让我“误导”了,他真的做了小偷,我当时真应该多调查一下,不该只听一面之辞,如果不是我的武断行事,他也不会离开学校,更不会变成今天这样,此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尊重信任在一个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回首过去,我只会内疚,也正是这份内疚让我懂得了教育的真谛。“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展望未来,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地址:辽宁盘锦市聋哑学校?摇邮编:124000)
  责编:唐河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