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民主宽容教育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徐慧林
健康的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偏失具有完善的预警和惩戒机制,因为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没有失误,教育环境对学生失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是与非、道德与非道德标准的判断与取舍,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位的确立。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爱学生,就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对于有碍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良习惯、错误言行甚或有悖于社会公德乃至触及刑律的恶劣行为,学校和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一样都不能少,这是科学的教育规律。所有关心教育的人们都应当认真地反思一下:今天我们的教育,真正缺少的到底是什么?
爱心无限,宽容有法
江苏宜兴大浦镇施荡小学蒋林芳:
教育先贤夏■尊曾说过:“学校教育不能单从外形的制度方法上更变迎合,而应对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有所培养顾及”。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就得有情有爱。有教无类就是一种爱与宽容的境界。夏先生又说:“教育若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正是体现在对人的情感的培养上。教书育人并重并促。当我们真正用情用爱而不是试图或尝试着来改变学生的劣性,这些不轨的学生终究是会有醒悟的时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然我们的用情用爱的关注也并非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有理有节的宽严结合、刚柔相济的情爱。我们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境经常变换方式方法,更应以博大的胸怀与换位思考的方法走进学生,走出困惑。
江苏吴江高级中学顾爱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还未真正踏上社会的学生呢。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人者需要有宽容之心,宽学生的过失和幼稚,容学生的错误和莽撞,才能让学生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和体谅。宽容是一种气度,宽容是一种修养。
但在实际教育生活中也难免会碰到如下情况:允许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最后学生连会做的题目也不做了;善意地提醒学生不要在自修课上随便讲话,可能没多久仍是一浪高过一浪的言谈声;怜惜学生在校生病而又没人照顾,可事实是学生借上医院之名出去打游戏机; 解学生燃眉之急,错予钱财,可学生却用来大方地请客。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会惊讶失望,会困惑不解。我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感化一名同学的教育故事,那名同学在陶老给他第三颗糖时,他已知悔意。而我们的宽容为什么没有收到相同的疗效呢,是老师的宽容发生了差错?抑或学生在缺乏宽容的环境中长大,已没有了理解宽容的敏感?
所以,当老师的宽以待人成为学生“宽以待己”的理由时,当老师的宽容被看作是软弱无能时,老师啊,请慎用你的宽容!只有宽容有度有节、有对象区分时,宽容才是一种智慧,才是一种成熟。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万玮:
我听说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某一所初中有一个先进班级,初一初二一直是学校的模范班级,班级纪律、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非常好的,到了初三,因为一些原因,换了一位班主任,短短半学期,这个班级一落千丈,成为学校有名的差班,班级纪律一塌糊涂,教师甚至无法上课,成绩自然不用说了。这个例子让人听得惊心动魄,究其原因,原来是以前的班主任非常严格,而且非常凶,新的老师又太仁慈,像一个活菩萨,从不发火,以前的学生压抑太久,一下子爆发出来,最终导致班级一团糟。
这个例子是发人深省的,可见凶的管理方法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即使一时见效,也只是表面的。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应该为学生的一生负责。长期在凶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人格不是健全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育第一目标是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听话或应试的机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民主与宽容。
我们对学生民主宽容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希望我们的很多教育目标能内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比如说,一些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的问题。可是事实上,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在抓行为规范的同时,有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有没有把这些观念转化为学生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呢?如果只是想着,在我的班级不要出问题,在我的学校不要出问题,由此而衍生出的做法,必然是短视的。由此而产生大量的“凶”的能把所有学生“一熨斗烫平”的老师也就不奇怪了。因此,我们的教育如果目光长远、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的话,就应当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这个工作,只能在民主、宽容的氛围中才能完成。
理解了民主宽容式教育的重要性,我想接下来我们应该讨论一下怎么来实施民主宽容式教育。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名教师连最起码的爱心和责任心都缺乏的话,他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也就不用枉谈什么提高教育质量了。
民主宽容式教育能否成功实施关键是我们对民主与宽容的理解是否正确。
民主型的班级管理并不是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让学生自主管理。班规要征得全班绝大多数人的同意,但是一旦制定,全班同学必须遵守。班主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在最初的时候,班主任要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培养一支有能力、号召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适当把把关,要做好大海航行的“舵手”。
宽容的教育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犯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对学生宽容就是永远给他期待,永远给他机会,永远有耐心,相信学生会改正的。
这些只是对民主宽容式教育理解的一部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民主和宽容绝对不是任由学生做什么事,教师都能容忍,学生犯了错,教师只能说服教育,不能惩罚。一味地迁就、纵容学生,其结果只会害了学生,这样的民主宽容式教育也很难成功。我想着重谈一谈惩罚的问题。
很多老师,可能觉得既然是民主与宽容,就不需要有惩罚了,我不这么认为。相反,我觉得,成功实施民主宽容式教育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施惩罚。
惩罚首先是要有法可依的,这个法首先是学校的校规,其次是班级的班规,校规通常只是规定一个大的准则,班规可以做一些具体的规定,在班规中,应当明确写清楚一旦违反之后,如何处罚。
其次是执法必严。如果有人违反规定,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有些教师,同样一件事,如果是后进生违反了,就抓住不放,如果是好生违反了,则轻轻带过,这样的处理怎么能让学生服气?另一方面,对于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等到具体执行的时候,有些老师就心慈手软了,这次就算了,下次再犯,一并处罚。可是,不久之后,这个学生果然又犯了,将老师陷于极大的被动之中。此外,执法不严对那些遵守规则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对那些犯了错误的同学的心慈手软就是对那些没有犯错误的同学的最大的不负责任。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了,惩罚的形式可以是灵活机动的。罚是一定要罚的,关键是怎么罚的问题。可以当众批评,也可以小范围作检查,甚至,可以判处“缓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一定要明白,必要的惩罚是为了使我们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对当事人的惩罚是为了帮助和教育他,以避免其犯更大的错误。处罚之前,要找犯错误的学生谈心,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明白老师是爱他的,处罚是对事不对人,犯了错误不可怕,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老师对他有信心等等。处罚之时,要严肃,最好结合表扬一道进行,先表扬后批评,这样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处罚之后,对受罚的学生要更多的关心,要帮助他早日改正缺点,把处罚变成前进的动力。
现在的处罚是为了将来的不处罚,现在处罚小的错误是为了学生将来不犯更大的错误,这是我们坚持处罚的目的。当然在面对学生时,我们在度的掌握上,可以更加宽松一些,孩子毕竟是孩子,和成年人不太一样,可是,我们还是要从小就得培养小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心的体现。
责编:唐河插图:董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