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建构知识”之意含
作者:肖 川
知识是观念形态的,是人们“交互主体性”的产物,一个人所做出的命名(或命题),只有在交往中,为其他人广泛接纳和认可,它才有可能成为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是建构的产物”这一命题的衍生意义就在于:以事实、概念、命题、公式、定理等等为表征形态的公共知识,并不是天经地义的,它不过是人们按照某一规则约定俗成的结果。如我们说,水零度结冰。这只是人们在摄氏温标下对这一自然现象描述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Anders Celsins)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均匀分成100份,每份表示1度。
如果按照华氏温标,“水在零度结冰”这个命题就是错误的。因为按照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Gabriel Daniel Fahrenheit)所制定的华氏温标,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32度至212度之间均匀分成180份,每份表示1度。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不过是两种温度的计量体系,没有实质性区别,都是利用数轴的原理来计量温度,只是在原点的确立和单位长度上有所不同。
公共知识是建构的产物,就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质疑,一切都可以修正,如果有必要,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关键在于投入与产出上是否值得。这样一来,知识就可以成为解放人的力量,而不是压抑人的力量。科学革命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旧的知识体系,旧的范式已经不能有效地解释新的问题,旧的体系和范式成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禁锢的力量。波普尔说,科学知识基本上只是猜测性的,这个猜测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人类对与外部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在“个体知识”这一层面上,“知识”有这样两个层面的意含:知道与见识。许多的所谓“知识竞赛”,其实只是“知道竞赛”。所谓“知识”一定要包括个人理智的洞见。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如果你没有真正阅读过《红楼梦》,没有研究过曹雪芹何以能写出《红楼梦》,没有研究过作者所生存的时代、他的家世、他的生活经历、他的个性风格与《红楼梦》的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之间的关系,你即使知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那也仅仅是“知道”,而不是“知识”。
“建构知识”的意含是:“知识”不能简单地移植,不是简单地“授—受”的,而必须经历一个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试图揭示这一过程。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精神世界。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它总是建构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主动地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从中得出推论。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该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任何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作画,学习总是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
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惟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概括地说,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第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第二,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衍生出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受到重新建构。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必须时刻保持认知的灵活性。第三,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的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个人建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凯利认为:第一,个人建构是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的,可推陈出新,不断提高。第二,个人建构因人而异,在他看来,现实是各人所理解和知觉到的现实,面对同一现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第三,在研究人格的整体结构的同时,不能将其组成部分弃于一端,而应努力做到整体与部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第四,当人们总用已有的建构去预期未来事件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困难和麻烦,新的信息和元素需要加入到原有的建构之中。第五,他强调一个人要获得一种同现实十分一致的建构体系绝非轻而易举,要经过大量的探索和试误过程。
比如词汇的掌握,就是一个音、形、义之间关系的建构过程。“关爱”、“关隘”、“关碍”,这三个词发音完全相同,但含义却相去甚远。如果有人问“guan’ai”是什么意思?那必定要有上下文,即当下的语境,这个发问才有意义。比如说,“万里长城上有哪些关隘?”“那次事故对于学校的声誉大有关碍”。这个“上下文”(context),这个语境,就是个体进行知识建构所依持的意义网络的组成部分。
因此,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对过程的参与、亲历,要关注学生的经验背景和意义网络,要注重情境的创设。
责编:唐河插图: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