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8期

给空间,就是给发展

作者:凌龙华




  给空间,就是给发展。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巨大成功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才和创新的第一需要不是“严格管理”而是“充分尊重”。
  教育是创造性劳动,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就要求教育要给缤纷的个性搭建多彩的舞台,要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保留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如果教育的自由空间最终被所谓的制度和竞争格式化为零,那么,教育的理想魅力和人文光辉也将如星坠平野荡然无存。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有类似“荒诞”的告诫:少上课,多读书。这话是对学生讲的,意思是请莘莘学子少做“录音机”,多做“自由操”。
  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一定要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授之以自由搏击的冲浪机会。素质教育倡导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新课程改革所宣扬的“自主、合作、探究”,我想,也正在于一个“渔”字——给空间,给舞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教育要有必要的紧张和压力,同时也要有必要的散漫和自由。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弹奏出来的乐章才能和谐悦耳。
  为此,我们建议师生共同去开拓一片斑斓广阔的创造空间:一是多行路,多反思。走近自然,走进生活,在凝想与遐思中,品味一下自然与生活的诗情哲理。二是多读书,多涵泳。在书的浸润中(特别是经典原著的研读,有时也可以是某些学术报告的聆听),审视历史,瞻望未来,超越现实。三是多上网,多求索。在“矿藏”与“陷阱”间穿行,学会搜集,学会筛选,学会重组,这将是信息时代自主学习的创造天地。
  (荐自2003年5月8日《文汇报》)
  责编:子丑插图: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