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7期

失误改变命运

作者:贾建芹




  在农村的重点高中教学已十载,感触最深的的是:农家子弟,求学不易。我喜欢勤俭务实的学生。对好吃好穿的学生,无论学习表现如何,总是反感。就是由于这种心态,在我班主任工作中出现了一件令我至今痛苦的憾事。
  那年6月上旬。学校要求在高三毕业班里挑选特困生,接受来自社会的资助,以及申请省“寒门学子”无息贷款。说实话,作为毕业班班主任最关心的是高考升学率、上段数,整天忙的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备考辅导。对谁是特困生,真是不太了解。于是确定人选的事就交给了班干部,因为学生之间最了解了。
  然而“意外”情况发生了。特困生名单里居然出现了孙虎的名字。孙虎?就是那个长得酷似时迁、整天穿着名牌运动装、不吃早饭的学生?这段时间我几次发现他在教室吃八宝粥、喝豆奶、补生命一号。这样的学生也是特困生?笑话!噢,对了,班长是他的铁哥们儿,一定在其中徇私了,太不负责了。没和班委会成员及时沟通商量,我就在上报名单中把孙虎的名字划掉了。心里暗自庆幸:多亏平时注意观察,否则公布出去,岂不毁了我的一世英名。为了不影响他们,我决定模拟考试结束后,找他们“算帐”。
  数日过后,模拟考试结束了,特困生名单也在政务公开栏里公布了。我正想解决“徇私舞弊案”,课外活动时间,班委会成员却主动送上门来。班长愤愤地问:“老师,为什么没把孙虎定为特困生?”我说:“因为他不需要资助。他倒是有能力资助别人。你把他报上来,恐怕是有隐情吧?”我把我观察到的一切带着感情色彩告诉了他们,以示对他们的不满。然而班长却激动的说:“老师,您知道吗?您这样做,很可能毁掉他的一生!他家太困难了,他能坚持上完高中,全靠同学们帮他。老师,难道您就没看到他那么的憔悴吗?因为他营养不良;衣服那么不得体吗?因为那是我哥的旧衣服。孙虎成绩优异众所周知,但他的苦痛并不是谁都了解。他能考上名牌大学,却上不成;他那么瘦弱,高考后就得去打工……了解他的只有我,只有我!连班主任都不关心他、帮助他,还误解我……”这个一米八的小伙子竟悲极而泣,夺门而出。
  我怔住了。班长从未有过的激动刺激了我的神经:真的这样吗?是啊,到高三,我除了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极为关注外,学生们的家庭情况、身心状况、各种需求……我深入了解的有多少呢?难道这次我真的是看“走眼”了?
  “你们都回去吧,这事有待调查。”我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但我觉得应立即“调查”。我打开学生档案,按上面的地址,骑摩托偷偷地跑到他家。他残疾的母亲把我领进简陋的屋里,床上躺着他五十多岁的得了中风已多年偏瘫的父亲。流泪的母亲说:“能帮孙虎把高中上完,得谢谢老师和同学们。他妹妹上完小学就不上了,伺候她爸。他俩学习都很好,都想上大学,可供不起呀,病还得治,债还得还,哪来的钱呐?”孙虎母亲的一声叹息,我的心都快碎了:我为他都做了些什么?!
  尽管我采取了一些弥补的措施,但杯水车薪,他还是失去了大额的资助和贷款;他虽然考得很理想,但还是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去了那个本该不属于他的地方。一个优秀学子要圆的大学梦,让我弄破了。
  我懊恼于我的臆想、我的偏见、我的独断。我痛恨自己的失误“改变”了自己学生的命运。我只有默默地祝福:你在他乡还好吗?你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也一定会成为尖子生,老师相信你……
  (作者地址:河北省玉田县第一中学?摇邮编:064100)
  责编:龚凉冰插图:姚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