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让我们的教学“增值”

作者:于永正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社会课。课题是“你从哪里来”。课文告诉小朋友,人是母亲生的,母亲从怀孕到生小孩子很不容易,我们要关照孕妇,孝敬母亲。为了上好这一课,这位执教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孕妇,回答小朋友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母亲怀孕要付出很多很多。但是,这位孕妇从走进教室到离开教室之前竟没有人请她坐下讲!
  一位教低年级数学的老师,刚把“萝卜”、“白菜”(用纸做的教具)贴到黑板上,“啪嗒”一声,一只“萝卜”掉在地上。一位小男孩连忙跑到黑板下拾起来,双手递给了老师。没想到,这位老师白了他一眼,说:“上课不要随便下位!”
  走进我们的课堂,这样的现象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是我们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知识本位”——教学中,我们关注的是知识,注意的是书本,是教案。“知识本位”,也叫“目中无人”。
  但是,就知识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教学就没有问题了吗?有,而且也不少。
  前不久,徐州市教研室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出了两道数学题,一道是查阅资料或上网,看看勾股定理是怎么被证明出来的;一道是到商店调查一种商品,了解它的出厂价、销售价等等,用这些调查来的数据证明一个什么定理(什么定理,我记不清了)。一位读初二的学生告诉我,为了做这两道题,他又上网,又跑商店,好容易做出来了。但是没得满分。虽然没得满分,可是经过了这一个自己探究的过程,能力增长了不少,收获很大。另一个在另一所中学读书的学生的回答使我吃惊:他说,这两道题他们全班每个人都得了满分——20分。因为这两题是老师给做出来的。老师说:“同学们,这两题共20分呢,我保证你们一分不失。”
  这种问题也普遍存在。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怎么让学生获取?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呢?还是灌输?是老师把“鱼”捉到送给学生,还是提供一个“渔场”引导学生自己捕鱼呢?
  如果我们跳出“知识本位”这个误区,还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请看2002年12月30日出版的《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刊登的《老师,您真的伤害了学生》一文中举的四个案例(这四个案例都出自小学生之手)。
  
  案例一:
  那次上《卢沟桥的狮子》一课,老师让同学们按顺序读课文。当轮到我时,我很激动。可老师却没有叫我,而是让全班同学齐读。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我知道,不就是因为我上次朗读时卡壳了么?你看不起我不让我读,我还不想读呢。从那以后,我对朗读非常反感,有一种抵触情绪,连语文课也不愿意上了。
  
  案例二:
  一次自习课上,老师随堂辅导,我先举手问问题,隔我一排的学生××后举手。老师的眼光滑过我,却背转过身朝××走去。我感到非常失望,也很自卑,原来老师的眼里没有我。后来上课即使我有了问题,总是不敢问,慢慢地也就不愿问了。
  
  案例三:
  一次上《五彩池》一课时,老师让我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我主动站起来读。当读完“明明是清水……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成簇的珊瑚”之后,老师让其他同学对我的朗读进行评价。许多同学都说我的声音响亮,但把一些字读错了。这时,老师表扬了他们:“你们听得真仔细!”接着老师又让其他同学读自己喜爱的句子。看着老师表扬他们,对我不闻不问,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刚才那股高兴劲没有了。
  
  案例四:
  在上《加了一句话》一课时,老师问:“中午,老妇人在街头乞讨什么也没得到,晚上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这么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我看到全班举手发言的同学不多,于是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我想我的回答肯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时,老师微微地看了我一眼,说:“还有哪位同学比他说得更好些?”我一听,顿时泄气了,这不是明摆着不承认我的回答吗?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不是也随处可见?可以说,比比皆是。显而易见,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到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思想方法及人格等方面了。
  我在和北师大卢咏莉教授讨论上述问题时说:“我们应当让我们的教学‘增值’。”她很赞同我这个说法。
  如果教一年级社会课的那位老师,请孕妇坐下回答学生的提问,讲完了,小心翼翼地扶送她走出教室;如果那位教低年级数学的老师真诚地向拾“萝卜”的小朋友道一声“谢谢”;如果那位教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做那两道题,不放心的话,和学生一起去做;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多关注“人”,多给学生一份信任、一份鼓励、一次机会,多一点同情和关爱,那么,我们的学生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能力,而且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教学就叫“增值”。这样教,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也会很棒的。如若不然,我们的教育确实令人担忧。
  下面具体地说说我所说的“增值”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应该增什么“值”。
  1.增加人文性。最近我读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同根生,融则利》。真是受益不浅!他说:“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物不格,知不致,背客观现实而为,违自然规律而行,逆历史潮流而动,即反科学,则必败必亡。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人而不人,似人非人,即反人文,则必祸必灾。一个社会,一个人,科学与人文是不可分割的,不可缺一的。科学与人文,两者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他说得何等好啊!反思我们的教学,虽然在知识这个层面上,我们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但更缺的是人文性。我们缺乏对学生的尊重,缺乏教学民主,缺乏对人性的关注。我们忽略了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东西,即人的情感、态度的价值观。而这些方面不是靠说教所能奏效的,是靠感化,是在学生和教师相处中(即教学中、活动中),靠老师言行的感化。理性说教的作用极其有限,有时很可能等于零——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什么地位也没有的时候,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老师要伸出援助的手,让学生在感受老师的关爱中学会关爱别人;当学生受到挫折时,老师要予以鼓励,在老师的鼓励下变得坚强;当学生在取得进步时,老师要及时激励,让学生在激励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当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老师要以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古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指的就是人文性,就是一个“善”字。为什么说当老师不易?因为既做到“学高”,又做到“身正”,要付出巨大努力,要不断地修炼。
  2.增加对弱者的呵护。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由“精英主义”教育到“大众主义”教育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如何对待班级中弱势群体,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也是人,有着独立的人格,同样地应当受到尊重,而且老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的公民。要正确地对待他们中的所谓顽劣行为,既要理解,又不姑息迁就。对他们要特别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使他们懂得什么叫负责,既要善待自己,又不要忘记别人,要为别人着想。这一部分学生,一般学习上都有一定困难,所以还要在学习上予以个别指导,对他们要有极大的耐心,不能要求过高,也不能企图一蹴而就。
  3.增加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引起学习兴趣。这里说两点。第一,要改变学习方式,变灌输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彻底改善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把时间留给学生。第二,要努力使我们的探究性学习设计具有综合性。
  我们曾经为三年级的学生出过这样一道作文题:《说说我的姓和名》。最初的要求是:你姓什么,叫什么,这个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用意。后来又增加了这样的内容:你的姓氏在《百家姓》里能找到吗?如找到,请把原文引出来;你的姓氏是怎么来的?从古到今,在你的姓氏中出过哪些杰出人物?请通过咨询或查阅《百家姓》《百家姓考》等有关书籍,根据以上问题写篇文章。写好之后,先读给爸爸、爷爷听。
  我们还给六年级的同学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请计算一下你爸、妈用来喝茶的杯子的容积,再了解一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要喝多少水;然后计算一下,爸、妈用他们的杯子一天应喝几杯水,并把计算结果告诉爸、妈。估算一下,你见过周围的人用来喝水的杯子的容积,告诉他(她),用这个杯子一天要喝多少水。
  这些题都属于探究性的,而且具有综合性。它不仅着眼于知识、能力、过程,而且具有人文性。
  要想使我们的教学“增值”,关键在于老师。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要有新的理念,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根底,要有较好的个人修养,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善于思考,会出主意。总之,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
  责编:薛农基插图: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