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当风吹过

作者:安 妮




  第一次看见小珂,是他发给我的照片。很帅的男孩子,长长的发丝有几根在眼睛上垂下来,眼神很忧郁,看了叫人心痛。
  我一向觉得一个男孩子不应该很好看,好看的男孩子没有多少美好的品质。然而,小珂很淳朴,在一个很偏僻的县城中学当美术老师。
  小珂每天早上起床先是画画,他画水粉。通常是在光线好的时候,摆几个静物,然后安静地画一个早上。他坐在窗前,几缕发丝从额头上垂下,不时地抬头,用他那忧伤的眼神看着面前的静物。
  下午,是他的美术辅导课,他上课的时候也很忧伤,因为美术课不很受学校重视。他的课女生比男生上得更认真。我有一次问他:“有没有你喜欢的女生?”他说:“有,不过,不是你说的那种喜欢。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班上有一个画画得很好的女生,羞涩地喜欢着他。他跟她说话,温和然而完全是老师的口气:“我要跟你的家长谈一下。”她有些紧张地望着他。他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你的考试成绩不错呀。”女生像蝴蝶一样笑着飞走了。
  他跟我说他的学生,非常骄傲的口气,他的一个学生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他念叨了好几回。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他告诉我的片段中,在我的想像中完成的。
  我们相约每天晚上在网上会面,他告诉我他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有很多女主人公。我问他:“小珂,你很多情吗?”他说:“是的。”我的心里浮起一阵淡淡的忧伤,一个多情的漂亮的男孩子,那似乎不是我的生活中应该出现的人物。
  他总是称自己“人民教师”,我无法把这个称呼跟他的样子结合起来,这样朴素的一个称呼,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多情的世界呢?
  我也跟他讲我的故事,我的生活,我的前男友,他很认真地听,然后问了一些问题。忽然他说:“不要再讲了。”我顿了一下。他说:“听着你的故事有些难受,那些故事都没有我。我以后也不跟你讲我以前的故事了。”我的心在动,那也是我的感觉。
  小珂的照片存在我的电脑里,有时候打开来看,有一种想摸摸他的头发的感觉,那些垂在眼前的发丝。
  小珂说我不公平,他发了照片给我,而我却没有发照片给他。
  我说:“看了你的照片,谁还好意思发照片给你。我像恐龙一样,别吓着你。”
  我觉得小珂是那种太惟美的人,他似乎太在乎外表。我问小珂:“假如我不美,难道你以后不跟我联系了吗?”他说:“我只是想知道你的样子,想知道每天跟我交谈的人的样子,这个要求过份吗?”
  小珂说话,总有一种让人不忍心拒绝的感觉。我于是妥协了。
  小珂说,他打开我的照片时,一直闭着眼睛,因为心里很紧张,担心真遇见一只恐龙。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说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看上去那么美,那真的是你吗?那是我从小一直喜欢的类型,是我在杂志上常常看到的形象。我一直认为你这样的人离我的生活很遥远。我怎么可能认识你呢?”
  我听了心里百感交集,那正是我看到他的照片的第一个感觉。
  小珂开始说:“我们见面好吗?”
  我听了,心里开始“咚咚”地跳:我们要见面吗?
  小珂在我的心中太完美了,他是我给自己塑造的一个完美造型,他是我的理想。从我们第一次在网络相遇,他就跟我想像中一模一样,他的性格,他的神态,他生气的样子,他画画的样子。我知道他做的事情,我知道他的梦想。我甚至知道他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他就像我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我需要真的知道他,了解他吗?他在我的想像中已经完美了,现实的他当然是不完美的。我需要一个不完美的真实的他吗?
  第一次遇见小珂,我正处于失恋当中,对一个陌生人说自己的失恋故事,那是多么凄凉。然而,小珂安慰了我,他把我从一场失败的爱情中解救出来,坠往另一场深渊中去。
  当我发现自己喜欢小珂的时候,我觉得很惊讶,我只能解释为一种情感的转移,那不可能真的实现。我可能喜欢上一张照片吗?
  时间一天天过去,跟小珂每天晚上的交谈成了一个习惯,我们每天聊到深夜,相约不关手机,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短信息给对方。
  小珂要出一本画册,约定的截稿时间到了。他天天赶稿,几乎没有时间跟我聊天了,我心里很失落,他那无可非议的理由,在我看来是那样的冷酷,我几乎要怀疑我们以前聊天的真诚了。
  是的,我明白自己正在向一场深渊坠落。
  小珂发短信给我:“我不能再等待了,我想见你,我觉得爱上你了!”
  “你爱的只是想像中的我吧?”我说。
  “如果我们彼此不见面,我们永远都是想像中的。”
  “我们见面,然后,彼此失望,最后我们成为路人。”这几乎是网络的一条定律,我不想受到伤害。
  小珂热情得如同堕入情网,他说:“我们相爱吧,我们为什么不能相爱呢?”是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相爱?没有什么可以阻拦,我们既然如此思念对方,渴望对方,我们为什么不能相爱?
  我会去他住的那个小城,那是我梦中的小城,会叫我远离忧伤。我提着一只小小的包,静悄悄地走进学校。学生们在画画,他披着一身阳光站在讲台上,眼光看着窗外,我走进去,坐在最后一排。等待着他,他慢慢地将目光收回来,突然,他看见了我,那熟悉的忧伤的眼神。
  然后,我们会紧紧拥抱!
  那一刻,令我神往了很久。
  我会去看他吗?我不能确定,可是他的眼神,已经在的我脑海里驻留了。
  我多么渴望看到他,却过早地预知了结局,我不想结局太早到来。
  然而,结局迟早会来的。
  一天深夜,我被电话铃声吵醒,小珂说:“我明天来看你,你不要再拒绝了,好吗?”我拿着电话,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挂上了电话。那一夜,我再也没有睡着。
  我渴望他来,但是又很怕他来。我知道我们彼此都塑造了自己心中完美的偶像。我们在很多地方很相似,正是这种致命的相似让我们有共同的感觉,然而,这些相似也足以毁灭我们的感觉。网络是多么美好的一个陷阱呀!
  第二天一早,我收到他的短信:“我已经在路上,就要到了!”
  我们真的需要见面吗?我在想!
  这个季节,所有的故事都像风吹过麦地,掀起阵阵波浪。风继续往前吹,麦子留在原地等待成熟的到来。不知道风会不会记得曾经经过的麦地?而麦子是否记得曾过往的风?
  (魏玲华荐自《深圳青年》2003年2月下半月刊)
  责编:欧阳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