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农村义务教育谁买单?

作者:陈 芳 李 斌 汪金福




  10.54元能做什么?最新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这是农村中学生一年的“人头费”,也就能买几盒粉笔、文具。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现状,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代表、委员们呼吁: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不惠及,何谈奔小康
  我国小学公用经费,最高的省市和最低的省市相差50倍,初中公用经费最高的省市和最低的省市相差92倍。巨大的差距不仅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下滑,更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
  长期以来,无论是地区之间,还是同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失衡问题都十分突出。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地区学校学生人均经费逐步接近千元,教师学历逐步达到大专以上,教师月工资接近两千元,设施条件优良。贫困地区学生人均经费仅百元左右,教师学历多为中师,有些地区教师月工资不足400元,校舍设施简陋,甚至无力修缮危房。
  截止2002年底,全国拖欠教师工资额达134亿元。2001年全国30%左右的县,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不足125元,财政预算拨款不足8元。26个省农村中小学有4000万平方米左右的危房。教育问题不解决,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
  贫困危及孩子们的前程
  农村税费改革后,切断了乡统筹教育基金和农村教育集资,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已无其他资金来源。因无钱买化学试剂,有的学校把化学实验课都停掉了。由于没有水电费,一些学校在晚上点蜡烛或油灯办公,又回到了煤油灯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认为,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农村义务教育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不容低估。虽然中小学收费标准已经降到160元和300元,甚至有的地方降到了50元和70元,但依然有些学生交不起学费。由于贫困,有些孩子不能坚持学业。学校的桌椅板凳、仪器设备、文体器材以及水电的需要都满足不了,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杜宜瑾提出,税费改革后,试点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没有说法、没有依据,政府违背义务教育法,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杜宜瑾呼吁修改义务教育法,以适应税费改革新情况。发展权的首位是教育权,中央政府应该承担义务教育的支出,加大投入。
  县级财政难扛义务教育大旗
  去年中央作出了农村教育“以县为主”进行管理的决定,以缓解教师工资发放的难题。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农村教师工资依然没有保障。由于工资较低,又缺乏保障,不少地方教师流失严重,湖北罗田一个暑假就跑掉教师100多人,襄樊流失教师600多人。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大教授周洪宇提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但义务教育投入却面临更严重的短缺。“两会”之前,我们到农村中小学去调研,发现为了省电省钱,即使天色很暗,学校也常常不开灯,学生视力受到很大影响。有些学校为节省开支,连试卷也不印发,学生很少做作业、练习和复习,学习用品奇缺。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难中之难,直接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任玉岭委员认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经费问题,是国家宏观投资政策把义务教育摆在什么位置的问题,也是要不要用国家财政来支撑和保证的问题。如果不抓住教育经费这个“牛鼻子”,不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摆进国家财政的盘子里,不能用“皇粮”来支撑和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我们不仅不能真正实现“普九”,而且会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犯错误,贻误整个现代化的进程。
  抓住教育经费“牛鼻子”,放进国家财政“大盘子”
  在前些年“普九”工作中,各地为了达标,不惜借高利贷购置设备,改造房屋,学校欠债十分严重。农村税费改革后,停止了教育集资,加上地方财政困难,“普九”债务基本无能力偿还。许多地方发生了债权人堵政府、封校门、赶学生、锁教室的事,危房改造无法承受和保证,“普九”的成果难以延续和巩固。
  谢丽娟委员认为,义务教育不能搞“人民教育人民办”,它是政府行为,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教育普及不能空谈,应该实实在在地把经费责任定位在国家财政的预算上。一是要把欠债还清,并纠正教育资源分配上的极度不公,尽快树立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同时改革长期以来的义务教育收费制度。
  王斌泰代表认为,为保证农村的小康和现代化的加速实现,我们不仅需要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切入点,认真培养中国下一代的大多数,而且要突破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不解决免费的问题,贫困地区以及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就无法真正普及义务教育,贫困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难以解除人力资源上的制约。
  (据新华社2003年3月12日电)
  ?摇责编:子丑插图:姚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