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发哥”进课本的挑战与风险
作者:仇玉平
从南丫岛的逃学男童,到今日国际知名的影星,现年47岁的周润发一生充满传奇,近日这传奇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和岳飞、孙中山等历史名人一道被列入了香港中学教科书。
据媒体报道,香港启思出版社出版的中一级中国语文第二册课本,“自习篇章”选了大器晚成的周润发,约花了12页篇幅描写其奋斗经历。
周润发,由一介演员成了香港青少年的榜样,激起了人们的诸多讨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明星进教材受学生欢迎有四大原因,同时还有两大风险。
“生活”在中小学课本中的人物
中小学的课本里人物随处可见。在王府井书店,记者随意翻了翻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发现人物可真不少,第四册里有《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第六册里有《李时珍》《爱迪生》《神笔马良》,第八册里有《西门豹》《倔强的小红军》《猎人海力布》等,而在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里,人物就更多了,有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詹天佑》,有表现伟大人格的《宋床龄和她的保姆》,还有表现大公无私精神的《三克镭》以及《奴隶英雄》《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相和》《鲁滨逊漂流记》《景阳岗》等等。
“这些教材不仅仅向学生传授大纲所规定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北京市教科院教材编审部陈镜孔书记指出,课本里的人物自身的鲜活故事,通过老师娓娓道来,更成为一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
陈镜孔告诉记者,从类别上划分,这些人物基本可以分为:艺术家、古代诗人、革命领袖、外国作家、革命先烈、神话人物等几种。
陈镜孔介绍说,课本里的人物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多以正面形象出现,如历史书里介绍周口店的“北京人”:“他们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他们凭借着集体力量,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介绍尧帝:“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对百姓生活十分关心,部落里如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他是我爸的偶像,也是我的”
明星进入教材,中小学生们怎么看?在北京24中学门口,记者拦住一位背着大双肩包的男学生崔子毅问:“你喜欢周润发吗?”“挺喜欢的,而且他还进了香港的中学教材!”崔子毅仰起脸脱口而出。“你觉得周润发和岳飞、文天祥这些人比,你更喜欢哪个?”“那肯定是周润发呀!”这位胖胖的男生颇为干脆,“很简单,他不但是我爸爸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
记者又采访了163中学的李贺同学、张旭同学以及他们的伙伴。这些孩子普遍表示,“发哥进教材”令他们兴奋,并陈述了喜欢的四大理由。
一是明星人物的出现,满足了青少年追星的心理需求。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周润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已。但把他选入教材,显然考虑了中小学这个年龄段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中小学生们当然更容易被一个自己喜欢甚至崇拜的人所影响,受到教育的程度自然也就大大加深。
二是距离学生近,天天接触得到,比较熟悉,更有亲和力。假如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都是些比较生疏的人物,就不大容易被中学生所喜闻乐见,收效自然也要大打折扣。相反,倘若中学生所接触的课文内容是自己或多或少听说甚至见过的,亲切感倍增,学习起来自然也就相对得心应手。一位网友说:“发哥,就是个小市民成了影星,他现在思想境界可能也高不到哪里去,但他是人,是俗人,因而更能教育人。”
三是同是现代人,明星的成功经验更具现实的借鉴意义。周润发的艺德,在香港艺术界是有口皆碑的。他从穷小子到国际明星的奋斗经历,让人津津乐道——白手起家,不屈不挠,认准目标,一干到底,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而且周润发并没有躺在荣誉上睡大觉,至今还在努力奋斗。对中小学生而言,这就是一个摆在自己身边的活例子。
四是学生感到新鲜。教材中全是鲁迅、茅盾、老舍、丁玲、爱因斯坦、牛顿、林肯的“伟大的精神、纯粹的人”,难免让孩子们感到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而且教材中出现的这些人物只代表了部分优秀群体,教材收录周润发的传奇经历,让中小学生们感受到了一丝清新的空气,受欢迎也就不奇怪了。
明星进教材存在风险?
周润发进入中学教材受到学生的一片叫好,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当今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疯狂追星的情况下,将周润发的传奇经历编入教材,也存在误导学生,从而影响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文化知识的风险。
在采访中,一位初二的学生就得意地告诉记者:“我房间里收藏了好多发哥的画册、照片,以前妈妈老是批评我,说这样耽误学习,发哥如今都进课本儿了,大家在课堂上都要学他了,这下看妈妈还怎么说。”
小学老师方玫有些担心地说:“我们一向要求学生抓紧时间学习,不赞成他们花太多时间去追星,但小学生是特定年龄段的特殊群体,追星在他们中间非常普遍,周润发进教材,可能会让这些理解能力不强的孩子觉得追星就是合理的了。”
另外一个风险则是,周润发现在是众人仰慕、崇拜的偶像和榜样,周润发以前成功的艰辛历程和几乎没有劣迹的成年生活使他具备了积极健康的正面形象,这也应该是香港把他选入教材的主要原因。但一位学生家长说:“他的生活、工作仍在继续,很多东西都在变化中,万一他出现了某些负面问题怎么办?”
香港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评论周润发进教材时就曾表示,他个人并不反对在教科书中介绍艺人,但因现时教育统筹局不限制文章的选录,所以他担心风气一开,书商会一窝蜂地引用关于艺人的文章,而有关艺人一旦被发现道德操守有问题,便会出现很尴尬的情况。一位老师甚至举了当年明星红豆后来猥亵男童被曝光的例子。
让明星进教材呼声日高
有人认为,周润发进入香港中学教材,其实是社会各界对于香港文艺工作者群体贡献的一种承认。实际上,这也第一次告诉了人们,应以正面的目光来看待演艺界的诸多明星们。
评论家认为,虽然有艺人偷税、艺人假唱、艺人行为违法等种种问题的曝光,但可以相信,绝大多数文艺工作者都是兢兢业业、尽职尽心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的。作为公众人物,他们中的优秀者具备了“公众榜样”的几个必备要素:一、知名度广;二、积极参与各类有利于社会的公众事业,如濮存昕成为“艾滋病防治形象大使”;三、恪守艺德,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备受群众爱戴的关键所在。正如老艺术家赵丽蓉所说:“要学会做人,人只要立得正,干什么事都行得通。”
陈镜孔认为:“教育素材一般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育价值,对于周润发,最主要的是往哪方面去引导的问题。”
而周润发自己也表示,从自己的经历中,可以令年轻人明白一个人成功要付出好多努力,重要的是做事不要怕辛苦和挫败,则成功必然在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明星进入大陆教材,人们普遍抱以期待和赞同的态度。学生家长徐舒平告诉记者:“我觉得明星进入教材挺好的,这些明星生活经历更接近现实。并不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不好,只是已有的方式单调了一些。”
中学老师林敏辉也认为,长期以来,我们一般习惯于求同思维,因此造成学生思想僵化,以致我们的学生一个个都像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缺乏个性。面对蜡烛,学生总要赞颂无私奉献的教师;面对铺路石,学生总要歌颂默默劳作的养路人;面对风雪中的梅花,学生总要抒发不畏严寒的情怀;面对中秋圆月,学生总要想到台湾的统一……教师需要选讲一些新的、散发着时代气息的好文章、好题材,而不能总是局限在过时的教材上。
“如果投票的话,我肯定投赞成票。”陈镜孔表示,以前的教育不全面,把社会和学校隔开来,许多孩子一旦走上社会,对他们的思想转轨会造成很大困难。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学校教育也不应该成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应主动与社会接轨。
(荐自2003年3月10日千龙新闻网)
责编: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