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5期

“老师也爱堆雪人”

作者:刘 健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第一场瑞雪普降大地,纷纷扬扬的雪花把整个校园装扮成银妆素裹的世界,给学生们送去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堆雪人、打雪仗的欢快身影。
  可我的心情却没有那帮学生这般轻松。离中考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手下的几十个“兵”的成绩始终不见长进。更令人焦急的是,他们对迫在眉睫的那场“战争”似乎无动于衷,见不到丝毫的危机紧迫感。再这样下去,他们的前程可就全毁了。前些日子,校长特意找我谈话,要我这个班主任务必严格要求学生,加强班级管理。基于这些,我痛下决心,对班级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其中一条措施是:课余时间不准在外玩闹,必须呆在教室学习,违者重罚。执行了一段时间,拿了几名学生“开刀”后,似乎比以前好多了。
  “下这么大的雪,那帮学生该不会溜出去玩雪吧?”我自言自语道,“不行,得瞧瞧去。”于是,我从办公室走了出来。
  办公室到教室有段长长的林荫道,我踩着脚下嘎吱作响的积雪,迎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禁不住深深吸了口气。“好些年未见雪了,真是一场好雪啊!”“孩子们可就有味喽!”来来往往的行人中不时能听到这样的感叹声。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里的一句话:“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对!初三就要有初三的模样,哪能跟非毕业班比呢?我仔细辨别着身边那些嬉闹的学生,还好,没有一个是我班的!
  来到我班教室前,走廊上空无一人,两扇门紧闭着,我乐了。可当我推开前门时,眼前的那幅景象令我始终无法相信:一教室的男生女生个个都拿着雪块在互相追打,讲台上、地面上、黑板上尽是些打雪仗后留下的水渍。这时,一块雪球偏偏“不长眼睛”地砸在我的胸口上。我怒不可遏,大吼一声:“你们在搞什么鬼!”炸雷般的声音让学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迅速作出了反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刚才还是热闹喧阗的教室霎时变得一片死寂。突然,我发现教室后面竟立着一个大大的雪人:五官俱全,戴了一顶帽子,脖子上还系着一条花丝巾。“好哇!把雪人堆进了教室。”我更加来火了,快步上前,一脚就踹翻了那个雪人。“呀!太可惜了!”“多好的雪人啊!”学生中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叫声。没有多想,我又厉声喊道:“堆了雪人的同学给我站起来!”十来个学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指着他们,迅速宣布了处罚措施:每人写份深刻检讨,罚搞卫生两星期。之后,怒冲冲的我在教室又发了一通脾气,训了一番话方才作罢。离开教室时,我感觉学生们个个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一星期后,在房间的地板上,我收到一封信,上面写着:敬爱的刘老师,我们觉得那天您的做法太不应该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何况是遇到这样的大雪天呢。您为什么不能允许我们痛痛快快玩一回呢?的确,那天我们违背了您的要求,但请您理解、相信我们,我们并不是贪玩的孩子!难道当年您如同我们这般大的时候,不喜欢下雪,不爱堆雪人吗……信的末尾是全班同学密密麻麻的签名。一句句真诚朴实的话,恰似对我无声的谴责,我的心针扎般痛了起来,眼前浮现的是学生们痛心惋惜的模样和看我时异样的目光。这真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直到现在,我都难以忘记那个雪人。这本是个多么可爱的雪人啊,就像学生天真无邪的心灵一般,可我却粗暴地伤害、破坏了它。假如当时的我能够冷静下来,设身处地为学生们考虑一下,多一些宽容和教育机智,事情肯定会有另一番结果。严格要求学生并不意味着要牺牲他们的童真和天性,教育学生需要灵活恰当地运用技巧方法,每一位教师真的都要好好去钻研一下教育这门艺术!找个机会,我一定要大声对学生们说:“老师也爱堆雪人,老师错了!”
  ?穴作者地址:江西省泰和县塘洲中学邮编:343715?雪
  责编:叶万军 插图:连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