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5期

学生下课,老师上课

作者:佚名




  课上完了,只是完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课后“算帐”,提出改进方案,则是更重要的,课不厌其精啊!
  
  以往教学,教师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下课铃响后,就算完事了。
  然而,在上海浦东新区的潍坊小学,最近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教师上完课后,还得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课后算帐”,这意味着对教师的“上课”开始了。教师们都非常乐意通过“自检”、“他检”来完善教学设计,寻找教学规律和探索教学艺术。
  音乐教师孙清刚刚走下讲台,来到办公室,便摊开笔记本,对刚才课中自己发现的“不舒服的地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做了“功课”。她说:“对我来说,课上完了,只是完成了教学过程的中间环节,课后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方案,则是更重要的,课不厌其精啊?选”
  从重视教材传授的课前“设计”到同时注重课后教学结果的“盘点”,这不是简单地累加,而是对教学反思理念的一种新的尝试。
  
  从“备教材”到“备学生”
  
  《西沙渔人》是小学四年级语文S版的一篇课文。教学设计时,徐敏老师考虑到学生对“西沙渔人”很陌生,于是想了很多办法,如播放录像,试图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凭经验她认为班上学生对一无所知的“西沙渔人”一定会有许多疑问。可出乎她的预料,当常规性地讲了课文内容后,学生没有多大反应,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
  这一“闷”,引起了徐老师的反思,教研组的老师也凑在一起探究起学生对课文教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他们发现关键在于教学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导入新课空洞,从中国说到西沙群岛,谈到捕鲨鱼,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在这种单纯的“我说你听”的氛围中,他们当然无从提问。
  徐老师立即调整了教学方案,从“备教材”转为“备学生”。上第二堂课时,她先让学生就“你怎样看待‘西沙渔人’的捕鲨行为?”自由发表意见。学生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课堂成为辩论赛场。这时,徐老师则通过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使学生渐渐明白捕鲨鱼是西沙渔人赖以生存的方式,可以捕,但又不能没有限度地捕杀,要考虑生态平衡。
  评析:同样一篇课文,两种不同的上法,效果反差很大。教材是固定的,教材的服务对象是人,教师要从学生乐意接受的角度“备学生”,要让学生有兴趣去用教材,而不是仅仅设计一个用教材“喂”学生的场面。即使“备教材”,也要以引起学生兴趣为前提。
  
  从重“复制”到重“创意”
  
  美术课上,汤雯洁老师让学生按要求用彩纸剪贴“画”自己的好朋友。在作业交流中,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按要求制作,他用橡皮泥“画”了好朋友的头像、四肢,用彩纸撕贴了衣服。初看视觉效果不是最好,汤老师批评了他,顿时他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
  回到办公室,汤老师脑海里浮现出那位学生的神情,便拿出他的作业重新审视起来,突然发现这作业给人一种质朴的、与众不同的美,充满着想像力。“如果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又会有怎样的效果呢?”于是,在第二堂课上,汤老师表扬了这个学生,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学生的想像力及创造力如喷泉涌出:有的头用彩纸剪贴,衣服轮廓、四肢用彩笔添画,而衣服里的花纹则用橡皮泥点缀;有的头轮廓、四肢用彩笔添画,五官用橡皮泥点出,衣服用挂历纸剪贴……
  评析: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授,内容中指定的是何种形式,教师也就一成不变地“按部就班”。面对信息化的社会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显然已不满足单一的形式,应给每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给他们最大的自由空间。
  
  从单纯求“正规”到有目的地“偏离”教案
  
  “生活中不能没有鲜花,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人们所喜爱的。”《春花》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在听读的基础上,耿佳琳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句。这下可热闹了,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见解。
  “老师,这篇文章应该寄给刘海洋看看。”吴秉亮同学突然举手说。“刘海洋是谁呀?”“干嘛要把文章寄去给刘海洋看?”有的同学问,“刘海洋就是用硫酸泼熊的大学生。小熊多可爱呀!他竟下这样的毒手……”
  耿老师没有去打断他们发自内心的交谈,而是参与了他们的谈话,“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很难过,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学生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从我做起,做个文明游客”,“我们要想方设法制止这样的行为,向大家发一份倡议书”。
  一呼百应,学生们纷纷提笔写起了倡议书。因为是有感而发,他们写得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超过了以往写命题作文的水平,一篇篇佳作从笔下泻出。
  这是原来教案中没有设计到,却在教学过程中偶然发生了。课后,耿老师作了反思。
  评析:课堂教学不在于老师讲解的精彩程度,而重在适时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看似“偏离”了教案,实际上达到了比预想设计更好的目的。教学机智就在这里体现了出来。
  
  教师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行为
  
  潍坊小学校长陈洁在谈起“课后算帐”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时,用了“欣喜”和“有效”两个词。她认为,教学反思不是空话,“课后算帐”是建立一种具体的教学反馈和改进的机制。
  该校的具体做法是:每一课时后,由教研组组织评课活动,并记录下评课的全过程。一个单元教学后,由区教育督导室、教科所、教研室、教育学院的专家及研究生组成的专家组参与研讨,从根本上保证研讨活动的质量和权威性;通过跨学科之间的听课评课,组织打破学科界线的课堂教学反思研讨活动,建立一支团结、协作、互补的教师团队;通过家长参与的听课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调查反馈等有效手段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
  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教师始终保持着工作的热情。最大的改变是教师对教学的看法新了,以前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讲述知识,但现在他们会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待教学的过程。这样的“课后算帐”,算得有理有情。
  一些老师认为,一个好教师,不能只成为材料的拥有者、课堂纪律的维护者、指引方向的说教者,而应以教材为载体,以生活为基础,以满足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事先筹划与事后“算帐”互补。
  (杜启荣摘自2003年1月6日《文汇报》)
  责编:涂乃登插图:方园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