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4期
庙号·谥号·尊号·年号
作者:吕秀勋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贬褒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私谥,是门徒弟子或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起于东汉,民国仍还存在。谥法有固定的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从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韩愈谥曰文正,岳飞谥曰武穆。
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也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字数越长,如乾隆皇帝的尊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圆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等11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说来,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武帝。唐至元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对一些王侯将相和名人也常常不称其名,而称其谥号,如把韩愈作韩文正公。
有关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的工具书有清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等。
责编: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