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4期
精神导师无声润物
作者:潘 田
物质生活尽量简单
采访吴启迪教授时,她特地挑了一个会议室,“我的办公室太小太乱了。”她说。一个以建筑专业驰名的高等学府校长,却在一座普通行政楼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应该把更好的房子留给教师和学生。”吴启迪说。
大学校长的生活并不像吴启迪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那般简单,她必须和各种人士打交道,也必须将有限的研究基金尽可能公平地分拨到每一个专业手中,“我扮演的角色很复杂,有时也不免怀念单纯的学术研究,那真是最幸福的事”。直到现在,只要有机会,吴启迪还是会抽空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繁忙的间隙,抽出中午的时间阅读学术刊物,“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放松”。不经意间,吴启迪流露出了她的学者本色。
斗士没有死
吴启迪无怨无悔地扮演着“校长”、“教授”和“学术研究人员”三重角色,并且样样做得都不逊色,在庞杂的工作之余,还要带十几名研究生。记者问她是怎样一种“脊梁”在支撑着她,吴启迪沉思了一会儿,“应该是一种责任感吧,”她说,“我也会在潜意识里问自己,人活着,究竟怎样才是有意义的。我个人对教育事业的评价很高,只有做得更好,才能不负大家的信任。既然当初已经驶上了这条高速公路,就不得不一路开下去,除非找到一条岔道。”为了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而活着,这让吴启迪每天都充满了斗志。
但也正是不辍的奋斗,使吴启迪积劳成疾,1999年8月她突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心脏8次停止跳动。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让吴启迪体味到了生命的矛盾,“人们说我生命多么顽强,但我感到的却是脆弱,像张纸一捅就破,”她说,“我一面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自己的能力有极限;但一面又感到生命如此短促,不抓紧时间,就来不及了。”所以当她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在清华校友会上向大家宣告:“斗士没有死,她只是受伤了。”
在现实面前保留理想
吴启迪生命的层次非常丰富,看淡物质的追求,是为了留出更多的生命空间去追寻精神上的收获;在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之外,她也在寻求人生的超越。“尽管我们面对的社会飞速发展,但我们应该保留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而不是过于现实和功利。”吴启迪从小就充满了理想,在高中时代,她写了满满一本作文本的幻想小说,梦想做一名航天科学家。选择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后,她也用一种虔诚的态度去对待它。当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就业困惑时,吴启迪会主动找他们谈心:“你们将来到了竞争的环境中,自然会学会竞争,但有些东西一旦离开校园就再也不会去接触了。大学应该成为激动人心的地方,我当然也反对迂腐的学风,但我们的校园有时太现实了,让人感受不到激动人心之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吴启迪说,而支撑她精神的支柱之一就是音乐。据她的学生回忆,吴启迪曾经有一张音乐学院音乐厅的月票,每周必去听一次星期音乐会。在病危期间,她请人反复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曲,想着北冰洋上杰克对罗丝的嘱咐:“要好好活下去。”“音乐体现了许多人文精神,每一曲音乐都对应了一个人格,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她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吴启迪出身工科,又长期任教于同济这所偏重工科的大学,但她一直警惕自己身上的技术化倾向,听音乐,看小说,追寻人文精神,努力化解。不仅如此,面对亲自带的学生,她是学术上的指导,更是精神上的导师。她会邀学生一起去听星期音乐会,即使重病期间还不忘请学生到病榻前谈心。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她希望学生不要归咎于现实,“环境不可能一天就改善,关键是自己做好”。
吴启迪曾经给两位身患绝症的女孩写信鼓励,一位是上海市三女中的高中生,战胜病魔后考进了同济女子学院;另一位是同济的学生张婷。在给后者的信中,吴启迪写道:“作为校长,也作为一个死而复生的人为有你这样一位坚强同病魔斗争的小同济人而感到骄傲。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你是精神的富有者。”张婷最终没能顶过去,她曾在回信中说:“一场大病使我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真切地感受到您的人格魅力。请相信我会做生命的强者,生命不息,信念不止。”
吴启迪引用《大学》里的一句话来诠释现代大学的功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并且给了这句话全新的解释:坚持理想,塑造新人,追求卓越。在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之外,吴启迪把“人格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我提出‘人格教育’,就是要同学寻找精神的东西。即使在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并不是一切,”她说,“人如果没精力去看看周围,如果没有人格力量的引导,就会变得狭隘起来,就会没有责任感,没有信念,克隆人以及黑客就会产生。”她感觉到,如果人文教育不和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理工科的学生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根本没有思想,“这是很危险的”。
在“人格教育”的感召下,两名同济经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远赴荒芜的甘肃定西创办咨询公司。临行前,吴启迪把他们找来,确认他们并非一时冲动。在公司启动时,吴启迪亲赴定西揭牌。“主要是为了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对年轻人的热情要爱护,在当代年轻人中,有这样的理想很不容易。”吴启迪希望青年学子的理想之火永远不要熄灭。
(吴名响荐自2002年11月5日《新闻晨报》)
责编:涂乃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