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4期

200万毕业生考验就业市场

作者:刘 江 杨 青 江 涛




  从1999年开始进行的高等院校扩招,如今显现出令人喜忧参半的结果——当年的“幸运儿”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浪潮,考验着中国的就业市场。
  2003年是中国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从2002年的145万人猛增至212万人。其中仅北京地区的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就达到11.2万人,增幅为26.3%。因扩招而受惠的这200多万年轻人开始为就业而担忧。在2002年末到2003年初的招聘高潮期间,规模超过万人的大型招聘会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举办,探讨就业问题的相关专题也成为各个媒体、网站最受关注的部分。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被誉为“天之骄子”的中国大学生却充满惶惑与不安,“金榜题名”时的自豪已经荡然无存。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奔波于各个招聘会场,接受形形色色的考试和面谈,大学生们还未迈出校门就已倍尝生活的艰辛。在四川成都的一个招聘会上,一位大学生沮丧地表示:“至少要发出20多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份工作。”
  过去十几年间,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青年,一直能够较为顺利地谋得职位、步入社会。但是,近年来,城市工作岗位增长的逐步放缓使这种情况有所变化,而扩招更使人才就业问题变得突出。虽然有人质疑扩招速度超前,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属于结构性问题,表面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
  权威统计显示,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教育专家鲁欣说:“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仍然人才稀缺,即使不扩招,那些年轻人也仍然要在就业中寻找坐标。”
  他说,之所以造成今年就业压力较大,主要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同时,不同学校、专业的情况也大相径庭。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月红说:“清华的毕业生非常抢手,就业机会和学生的比例大约是9∶1。”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认为,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主要是毕业生数量激增,而社会需求相对平稳,供需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失衡。此外,现行人事制度和户籍制度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因为编制制度限制、严格的户口和档案管理政策,也导致学生无法在不同地区间流动。”人事部门的官员说。
  毕业生的就业难,引发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研究室的唐军认为,现在提倡“教育产业化”的部分高校,在吸收学生时“很市场”,但是,他们培养和输出学生时却“离市场较远”:专业设置欠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不足。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鼓励政策相继出台:省会以上城市积极放宽毕业生的落户政策,省会和省会以下城市放开对毕业生的落户限制,公安机关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简化手续;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和西部地区工作,对原籍在中东部地区的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
  同时,政府和高校都在为大学生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创造环境。各大院校都在强化就业指导工作,举办大量的咨询和培训班,信息丰富的网络服务也使毕业生更快捷、便利地了解信息。由武汉市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筹建的全国首家“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已进入实质性操作,北京市为高校毕业生建立的常设就业市场也将在最近启用。毫无疑问,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大学生已告别从前的优越潇洒,直面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资料显示,根据教育部门制定的计划,今后毕业生每年还将递增10%—30%。一位教育部官员肯定地说:“中国大学正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平民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校方工作人员说:“现在毕业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例如,北京市的高校毕业生与职位需求比例为1∶1.5。学生普遍自我预期值过高,他们应该首先对自己负责,而不应要求社会。”“先就业再择业”是今年高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口号,也是学生们最现实的选择。北京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负责人说,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正在调整,据调查,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已由原来的约2500元下降到了1500元左右。
  (据新华网1月8日电)
  责编:子丑插图: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