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4期

扩展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空间

作者:朱小蔓




  新一轮课程改革第一次将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从课程功能的完整性、整合性角度进行规定,从而建立起基于完整课程功能观的学校道德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主要依靠专门的政工系统、政工队伍(包括党、团、少先队组织)及在专门的课程中进行。虽然也有日常的教育空间(如班主任工作系统及方式),也将德育渗透在学科中?熏但将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从课程功能的完整性、整合性的角度去进行规定,从而建立起新的基于完整课程功能观的学校道德教育理念还是第一次。这样,就将学校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大大扩展了。
  1.它表明课程政策研究对课程的本质较之以前有了认识上的极大进步。关于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功能,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里明确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道德教育,教学只要是真正的教学,就是教育性的教学,亦即必定是以意志之陶冶为目的的。这就是赫尔巴特有名的“教育性教学”。
  为什么知识教学过程的认识价值与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具有统一性?芽按照当代有机论的、生态论的、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一切存在物都是关系性存在物。人在关系中具有感觉价值的道德经验、审美经验是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经验事实。当代一些重要的教学论、课程论专家开始重视课程教学过程中人的价值感受及其定向,强调课程是具有政治性、伦理性、文化性、实践性的活动。反过来说,道德教育又必须建立在各门学科所呈现的多样认知性知识的基础上,道德的知识并不是或主要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而是建立在广泛认识世界、认识人的基础上的。一百年前,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道德的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之区分,有精辟的思想。他反对道德教育只教授关于道德的知识,强调道德教育要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道德是生活的智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社会、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至于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则更加明确提醒大家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价值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据我们所知,美国在经历一个主要强调道德思维及认知发展的学校道德教育思路之后,再度回归强调美德和品格教育。在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前主席波伊尔主持的关于基础教育的报告中,提出学校要以环境塑造品格,以服务塑造品格。
  2.这次课改重视并在教学结构上做了重大改变。教学结构一般是指课程板块、体系、模式、时空等。现行结构新设置了综合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这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改革。课程改革提出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均衡性要求。所谓均衡性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平衡;学科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平衡。新设综合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它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其本性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不能取代学科课程,但它是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这类课程的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愿望、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及社交能力。比如,社区生活实践、志愿活动、在社会团体中的服务等等都可以成为有深度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成人,与家族之外的成人交往,以增长社会知识,发展新的社会关系。
  为什么活动性质的课程有助于落实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呢?因为道德并不是先验性的,而是实践性的。道德教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输入的方式完成的,而是个人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时,发现道德及价值的意义;或者是个人对情境中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这两种情况下,个人都获得了成长。
  3.这次课改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并且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尤为突出的是,各门课程标准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这在建国以来也是第一次。
  为什么强调情感态度的重要?这与人类对情绪、情感作用的价值有新的认识有关。情绪、情感有许多正向的价值在今天被凸现出来,比如:它的生长早发和根基性作用,它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它的强化、放大、动力作用,它的从内部监控、激励和长效性的支持作用等,使它不仅成为生命需要最重要的标识,而且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德性品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课程占用的学校大部分时间、空间所实际构成的学生学校生活现状,必然引发和形成学生的各种情感、态度。过去,在应试教育思潮及其思维方式下,学校及教师关注及主要评估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情况 ,而不关心学生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绪、情感的需要和表现,情绪与情感是否顺畅地表达出来了,是否在生物社会性情感的基础上发展一般社会性情感,并进一步发展到自主性明确的精神文化性情感。根据Buck1999年的报告,即使是道德情感,也是由社会性情感、认知性情感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社会情感由生物性的亲社会情感(主要是依恋,它由期待和爱的需要产生),经过不断接受社会环境的挑战,积累社会经验,向更高级的社会情感发展而来;认知情感的生物学基础是个体的奖惩系统,人受物质环境的挑战,不断发展认知,产生和不断成熟具体化了的认知感。
  总之,现在情感、态度的线索被凸显出来,这是十分重要的,它们本身标示、表征着人的心理品质、精神品质、人格品质,而这些正是教育及其课程实施的基本目的。相反,情绪、情感若不向好(善)的方向激活、表达、成长,则必然向坏(恶)的方向激化、滞留、固着(固结)。
  4.课程对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依赖于由教师主持、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教学过程的展开。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师培训,必须使教师理解教和学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过程,教学在本质上是具有道德性质的。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材料本身所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里考纳列举过各科教学中可以利用的一些价值因素,例如:数学和科学课中科学家的生平业绩、生活和治学态度;语文课中文学上榜样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中历史人物的德行与自律精神;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展示适度的自我控制对个人健康和品行的重要,等等。此外,要从教学设计、结构、策略、方法等方面加以研究、开发和创造,并对这诸多环节中的自我表现加以反思和调整。如英国道德教育专家Taylor 1996年的研究曾指出过,“……价值观教育得以实现的形式方面,比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本身更为重要,事情怎么说的、做的,要比说了、做了一些什么更有影响力。”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频率最高的时空段,教师本身是否尊奉并践履着诸如平等、尊重、公正等价值观,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显在或隐性地传递着价值。加拿大道德教育家鲍伊德指出,“任何教学行为固有道德判断……不能忘记师生关系的道德性质。”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不要把教师“圣化”。当然,教师确实不是完人,但教师一定要求善、向善,这是肯定的。不管是否自觉意识,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客观存在,尤其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教师言谈行为中所实际表露的德性品质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藉由新课程的推行,改变智德分离的现象,将德育落实在课堂上是十分重要的。
  (节选自《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2期)
  责编:子丑插图:陈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