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期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

作者:钱颖一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形成一套独特的、逐渐向全世界流传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使得美国的经济学教育在全世界占有绝对优势。
  
  在美国的大学,报考博士既不是考某某专业,也不是考某某导师的博士,而是考这个学校的博士项目。在培养博士的模式上,我国通常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美国有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是一种大生产的模式,像批量生产汽车一样。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教育通常不设硕士项目,只设博士项目,而它们颁发的硕士学位只是通向博士学位的“过程学位”。因此,在研究型大学里没有“考硕”、“考博”之分。如果一所大学只授学士或硕士学位,那么就不是研究型大学。按国内的说法,拥有“博士点”的才是研究型大学。而在美国的非研究型大学里,确实有以硕士为“终极学位”的经济学硕士项目,需念一两年。
  
  博士的课程设置
  
  在美国,经济学科内有多个分学科,但经济系内并不正式划分教研室,只是有一些组织比较松散的“领域”。通常每一个领域每周有一次研讨会,请校内和校外的教授来讲论文。比如,宏观研讨会、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等等。如果某人经常去参加某个研讨会,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研究那个领域,属于那个领域。由于任何人可以参加多个研讨会,他可以同时属于多个领域。
  以往美国的商学院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较好的商学院对研究越来越重视了。一般商学院内设有多个小组,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管理、信息技术等。有的商学院里也有经济学小组,通常远不如经济系的师资力量强,但个别的商学院中的经济组特别强。需要注意的是,商学院中的经济组与有些大学设在商学院中的经济系是不同的。前者面向MBA,后者面向本科生。商学院的某个领域研究好不好,首先看它招不招博士生。商学院的首要任务是培养MBA。培养博士是为教授研究教学提供辅助,优秀毕业生则成为师资来源。商学院中的博士班通常比经济系的小。MBA需要学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因此,商学院中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主,教学注重实用。MBA学生是不同的群体,他们交了很高的学费,是来学技能的。MBA学生听不懂的话,他们说你教得不好;而本科生或博士生听不懂的话,他们说自己学得不好。因此,对教授来说,教MBA学生要比教本科生、博士生花更多的时间。
  
  考试的筛选功能
  
  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的经济系的博士项目每年大约招20~30名学生。第一年是标准化课程。每一门课要上一年,这些课程的考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课程结束之后,有一个综合性考试(又称资格考试)。这是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要过的第一关,一般给两次机会,第一次通不过,还可以考第二次。这将决定你是否可以继续学习。这是作为一个博士生基本知识的考试。通常得分B以上才能通过。考卷上不写名字只写代号,以保障评卷时没有人为因素的偏向。考分也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个考试是要淘汰人的,有时淘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第二年选两个领域的专业课,一年后也要考试。由于是分领域,这一阶段的考试人数就比较少了,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闭卷也可以口试。可以看出,头两年的教育是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写论文以前都受到一致的基本训练,并达到一个基本的专业标准。这一年的考试不像上一年那么严格。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美国的本科教育,这与博士生的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的关联。美国的本科教育通常分两轨:一是普通轨,一是优等轨。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优等轨的学生水平较高,要求分数高一些,有时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优等轨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他们的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这是因为他们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做研究,这一点让其他国家较难效仿。
  
  “双向选择”的论文指导
  
  博士生从第三年起就要开始写论文了。在美国,学生要找导师,导师也要找学生,是“双向选择”,有一个“内部市场”。学生并不是找定一个导师,通常要找3个导师成立论文委员会。当然主席是主要导师。比如你想写一篇理论上借助博弈论工具来研究中国改革的论文,那么你可以找一个研究博弈论的导师,找一个研究转轨经济学的导师,再找一个研究制度经济学的导师。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充分利用所有这些人的优势,又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这种“市场搜寻”方式也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困惑,有时中国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国内那种一个导师对一个学生的关系显得比较简单。
  博士论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理论的,一类是实证的。你要写理论的,你就必须有新模型、新结果。如果写实证的,你就必须有新数据或新方法、新发现。仅仅是新观点、新思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具体结果。论文答辩与中国有所区别。在中国,博士论文答辩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要把外面的人请来。这一点美国不一样,没有仪式。重要的是你的导师们决定你能不能答辩,他说你还没准备好,你就不能答辩。有的学校则要先通过“论文预答辩”。而论文答辩本身只是个形式,贴个布告,谁爱来谁来。多数情况下除了几位导师以外,没人来。美国的约束机制不是在论文答辩上面,而是一靠答辩前导师们的把关,二靠事后的市场机制,学生毕业求职时,由市场来
  检验质量。
  
  博士生的求职
  
  一般来说,博士生毕业后首选学术界,这和国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尽管做教授的薪水与非学术界相比不是特别高,但也许收入到了一定水平,人们会更偏好其他因素,例如较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周围有才智的同事,可以更好地做研究。还有一个特点是与中国不一样的,即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一般是不留校的,这只是一种文化,觉得应该经常换换环境,以体现市场价值。
  新博士的就业市场在美国有一套非常规范的程序。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一段非常集中的找工作时间,从面试到最后签约确定单位,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每年10月以后,学校首先将博士毕业生进行内部分类,把选择学术界的学生集中在一起,11月,开始投放简历,发出相关材料。一个人的简历尤其是毕业论文决定他得到面试机会的多少,教授的推荐信也起很大的作用。但面试后推荐信就不起很大作用了,主要看你在面试中的表现。在就业市场中,有来自全世界的许多院校来寻觅师资。面试一般在次年1月份。面试时间大概是半小时,要求在几分钟内简单阐述一下论文的内容以及其中的贡献,然后再阐述一下今后有什么研究构想,能教什么课。通过面试,接下来是校园访问,为期1个月。期间主要进行论文演讲,准聘用学校的所有教授都去听讲,然后是个别交谈。访问结束后由全体教授进行投票,决定是否聘用。受聘协商在2月到3月,此时双方商定具体的工资、待遇和课程安排等。
  (摘自《上海教育》2002年第10A期)
  责编:子丑 插图: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