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期
“谁又偷猫肉”
作者:朱晓卉
本人乃一中学英语老师,同事们所谓的“假洋鬼子”是也。刚从师院毕业,初出茅庐,便想在教学中“小试牛刀”,一展身手。谁想,我的那些“入道”不久的弟子们受“之乎者也”“毒害”太深,对我的A B C D不愿“笑纳”,竟在课堂上掀起了“反洋运动”。表现如下:一、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课堂气氛沉闷,我一人唱“独角戏”;二、知识巩固薄弱,恰似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今天学,明日忘;三、竟有“反洋先锋”课堂传条子曰:我们乃堂堂中华大男儿,为何要“崇洋媚外”?开学已两周有余,看到同事们工作个个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我怎能不急不烦呢?唉——真是急死人!这不,今儿是星期六,我起了个大早,准备到外面透透胸中的闷气。出房门,下楼梯,一溜小跑钻进了校园的林阴小道。呵!今儿天气可真好,我也运动运动: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
“谁又偷猫肉……”冷不丁传来一串机械重复的声音。“谁又偷猫肉”什么意思?好奇驱使我向声音发出的地方走去。那不是我班的“调皮鬼”王杰吗?这小子正拿着本书,摇头晃脑地念着,非常投入。搞什么鬼?一把夺过来,呵!竟是English book。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大开眼界:所有的英语单词、词组、短语后都注上滑稽可笑的汉语:see you tomorrow(谁又偷猫肉)、Good morning(沟子摸泥)、robots (肉包子)……我问为什么要给他们注汉字呢?看我和颜悦色,小家伙来劲了:这样好记,不容易忘,好玩,特新鲜!一句话使我心中烦闷顿时云开雾散。
孔老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的弟子们大多十一二岁,活泼、好动,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充满新鲜感,“谁又偷猫肉”不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吗?我何不遵循古训,想方设法,因势利导,点燃他们的兴趣之火呢?对,当务之急在于占得心理先机,打一场“心理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新的一周开始了,我的English也有了新的起色:录音机、幻灯片、简笔画“全副武装”,英文歌曲、小幽默“粉墨登场”,憨态可掬的简笔画让学生们耳目一新,简短的幽默又让他们捧腹大笑,在英文歌曲美妙的旋律中学生们流连往返,在自导自演的英语对话中又美美地过了一把演员瘾。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My poor girls and boys都成了我的战俘。那位“反洋先锋”后来也不得不叹息:原来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一样圆啊!
听到此话,我得意地笑了。
(作者地址:甘肃省宁县职中邮编:745200)
责编:叶万军
插图:连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