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的失败




  虽然在三吴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孙恩除了会用宗教迷惑人以外,并没有多少才能和远见。他带领的军队一派流寇作风,到了一个地方,除了杀死地方官之外,就只会劫掠财物,烧毁仓库房屋,甚至于砍伐树木,填埋水井,完全是一个疯狂的破坏者形象。他出身于次等士族之家,本来就恨世家大族占据着高位,让他们难有机会进阶,所以对他们的屠戮也格外严重。王家和谢家首当其冲,除了王凝之以外,包括谢安的两个侄子在内的许多王谢子弟都被杀死。

  如果孙恩的政治才能再高一些,他本来会有更大的作为。但他缺乏政治远见,也没有坚定的意志,这些都注定了他的事业不可能长久。在起兵的初期,他听说有八个郡的民众起来响应他,不禁喜形于色,对属下说:“天下没大事了,过几天咱们就穿着朝廷的官服到建康去。”后来听说刘牢之来了,他又立即改变了远大目标,转而说:“就算我只割据浙东这块地方,总也能做个勾践!”又过了几天,听说刘牢之已经带着军队渡江,他又放低了目标,说:“就算逃走,也没什么丢人的!”

  于是孙恩带着二十多万百姓向东逃去。在逃跑的路上,他总算展现出了一些智慧,一路上丢下许多财物妇孺,等随后赶来的官军们看到了,沿途竟相抢夺,这一下给孙恩争取到了时间,他终于顺利逃走了。

  此后孙恩的事业有起有落,返回海岛又重登陆地,但终因能力有限,错过了许多大好机会。当桓玄起兵讨伐司马道子时,官军本来已经无暇再来和他打仗,但孙恩却没能及时整顿队伍再反攻回去,直到桓玄掌握了朝政,政局稳定下来,朝廷又能腾出手对付他的时候,孙恩才觉得已经无力回天,干脆投水自尽,一些家属和信徒也跟着投水自杀。但事后仍然有很多人迷信他,不相信他会这么容易就死去,称这些投水的人为“水仙”。

  这次孙恩事件给了朝廷很大的打击。其间都督军事的谢氏家族成员谢琰因骄傲大意而兵败被杀,从此门阀士族彻底退出重要的军事职位,给刘牢之、刘裕等次等士族出身的将领提供了机会。动乱之后,地方上的百姓都盼着官军早点过来收复失地,但没想到刘牢之的军队来了以后和孙恩一样大肆抢掠,百姓们失望至极,纷纷躲藏在外,各地郡县城中都见不到人影,过了一个多月才渐渐有人回来。一片兵荒马乱中,只有刘裕的部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一路上都受到百姓的欢迎。如今的刘裕战功和名望都蒸蒸日上,成了孙恩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