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称做乱世奸雄




  和许多开国皇帝不同,曹操在世时并没有正式登上帝位。但千百年来,人们总把他看做一位真正的开国皇帝,他的作为与能力也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真正的开国帝王。1954年夏天,毛泽东在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半个世纪以来,许多人看到这首词时,总难免联想到他另一首著名的《沁园春·雪》,那里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相形之下,人们总能从字里行间感到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对魏武帝曹操的另眼看待。同样是文韬武略,豪情风发,一种英雄相惜之情穿越两千年的时空,飞扬在苍凉辽阔的北方大地。

  拨开演义的迷雾,真正的曹操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在沛国谯县,他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几十年之后,在官渡之战的前夕,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经为袁绍起草过一份讨伐曹操的檄文,其中说曹操“本乞丐携养”,人们据此推测曹嵩的出身应该比较贫寒,所以才会被送去给宦官做养子。还有人说曹嵩本姓夏侯,和后来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夏侯渊属于同一家族,曹操和夏侯兄弟其实都是亲戚。

  关于曹操的出世,史书上并没有留下神异的传说。有许多开国皇帝都喜欢给自己的身世涂抹上一些“天命所归”、“真龙出世”的色彩,但曹操却不同。以他比较务实的性格,大概不重视这些怪力乱神,更在乎的还是别人对他后天能力的评价。曹操出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上活动着很多名士,他们很有自己的思想,喜欢清谈,行为风雅,特立独行,对社会舆论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有一个名叫许劭(字子将)的人,很喜欢评价别人的能力和品行。他每个月都要和自己的堂兄许靖共同挑一个人物来评论,当时称为“月旦评”。有一次他们说到曹操,许子将下了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年轻的曹操听了非常开心。后来这个“乱世奸雄”的定义一直陪伴了曹操将近两千年,直到今天,一提到“奸雄”两个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曹操。

  从后来曹操的事迹来看,他确实非常聪明机警,做事不拘一格,行为举止也常常不符合传统的思想规范。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少年曹操事迹的传奇,比如《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说到年轻的曹操和袁绍都很喜欢胡闹,有一次看到别人家在娶亲,就想出了抢新娘的恶作剧。结果半路上被人发现,许多人追赶过来,曹操和袁绍慌忙逃窜,结果袁绍一不留神掉进了大坑里,无论如何也爬不出来。于是曹操站在坑边大喊:“抢新娘的毛贼在这里!”袁绍一着急,自己奋力从坑里跳出来,两人这才脱险。从这里能充分看出曹操的机智要胜出袁绍一筹,假如这个故事属实,官渡之战的结果大概从那时起就已经注定了。

  当时并不是只有许子将一个人看出了曹操的潜力,素来很有知人之明的太尉桥玄看到曹操后也很惊奇,对他说:“如今正是乱世,非有雄才大略的人不能平定天下。莫非这个人就是你吗?”曹操本来就很有决心和能力,又有了这些人的鼓励,从此就更加相信自己是个能够做大事、成大业的人,人生志向也更加远大而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