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坚得天下“其做法蕴藏大乱”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曾感叹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对历代开国皇帝颇有研究的毛泽东,对杨坚的评价也只有草草一句“其做法蕴藏大乱”,可见他对简易得天下的杨坚并无多少敬仰之情。

  杨坚能够得天下,托了贵族身份的福。杨坚是东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子孙。杨氏家族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名门望族。公元537年,杨坚的父亲杨忠追随独孤信投靠了西魏专权的宇文泰。因在宇文泰执政以及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过程中功勋卓著,杨忠被赐鲜卑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

  杨坚出生在冯翔县的波若寺,幼时为尼姑智仙抚养成人,后来杨坚在回忆时亲昵地称她为阿阇梨(梵文为ācārya,意即导师),13岁还家。青少年时期并不见其聪颖过人之处,惟好音乐。可以说,跟一般的纨绔子弟并无二致。后来虽然上了王公子弟的贵族学校,学业却并不理想,常常被别人挖苦,他也深知自己在学业方面不行,时不时地自嘲“不晓书语”。

  尽管如此,因父亲的缘故,他14岁就得以踏入了政坛,在宇文泰麾下任武职,不断地青云直上。566年,鲜卑大贵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意识到杨坚前途无量,便把自己14岁的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从此杨坚因为拥有双重身份,左右逢源,作为周明帝的连襟,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之莫不尊敬;以汉人的身份,得到北周统治集团中大多数汉族官僚的拥护。公元568年,杨忠死,杨坚继承了随国公的爵号。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杨坚立下战功,又晋封柱国。

  杨坚并无突出的功绩,地位却扶摇直上,逐渐引起一些朝臣和贵族的嫉恨。北周初年,宇文护专权,多次想除掉杨坚,都因大将侯伏、侯万寿兄弟求情而没有得逞。

  隋朝文人李德林在《天命论》中这样形容隋文帝:“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如果这些描述的水分不大的话,杨坚俨然就是一幅帝王之相。加上他飙升的地位与声望,连皇帝都生忌了。

  齐王宇文宪曾对周武帝宇文邕说:“杨坚相貌非常,人颇狡诈,臣每见之不觉自失,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

  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杨坚避免了第一场杀身之祸。

  宇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星相家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有私交,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资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

  之后,内史王轨再次提醒:“杨坚貌有反相,及早除掉为妙。”无奈作为星相专家,赵昭的权威比较大,宇文邕相信无疑,便不悦地回王轨说:“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使杨坚第二次化险为夷。杨坚借机把长女杨丽华嫁给皇太子宇文赀,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宇文邕死后,宇文赀即位。宇文赀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妃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甚至命内侍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几经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赀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赀无杀机可乘。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老同学、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赀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赀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扬州总管。这样宇文赀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宇文赀是皇家世袭之君,根本不是治国安邦之君。不问朝政,沉湎酒色,满朝文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相比之下,杨坚的声望依然很高。

  宇文赀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22岁就丧命了。他的儿子周静帝即位时才8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任命杨坚为丞相。受够了“伴君如伴虎”折磨的杨坚,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取代北周。

  杨坚深知自己的地位还不巩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步,建立自己的统治核心。杨坚利用丞相之职,拉拢真正具备政治才能的高敏等一帮人作为自己的亲信;利用掌握军权的司武上士卢贲,用武装力量压服朝廷文官。

  第二步,铲除宇文皇室的势力。杨坚初执政时,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仍以皇叔身份居上柱国、右大丞相职,在朝廷中与杨坚平起平坐。杨坚指使亲信把他劝回家中,不要过问朝政,答应以后由他做皇帝,只需在家里等。宇文赞年轻无才,信以为真,于是杨坚排除了皇室中潜在的干扰。对于有直接危险的宇文子弟,杨坚毫不手软地大开杀戒,灭其九族。

  第三步,收买民心。杨坚宣布废除周宣帝时的严刑峻法,停止洛阳宫的营建,以此取得臣民们的广泛支持。这样,杨坚在京师的统治已基本稳固。

  第四步,搞定地方。杨坚一方面利用自己已经取得的政治优势拉拢地方将领,对反对者进行分化瓦解;另一方面,投入自己所能控制的全部军队,经过半年的战争,地方武装反抗被全部平定,杨坚控制了北周政局。

  从辅政之日起,杨坚要做皇帝已是公开的秘密。在平定武装反抗的过程中,杨坚又为自己做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宣布自己由左丞相改任大丞相,废左、右丞相设置,不久改称相国;让自己的长子杨勇出任洛阳总管,监督东部地方势力;杨坚由随国公改称随王,以20州为随国,封独孤氏为王后,杨勇为世子,随王位在诸侯王之上;为进一步削弱宇文氏的影响,废除宇文氏对汉人的所有赐姓,令其各复本姓,这一措施得到汉人的普遍拥护。

  准备就绪后,公元581年,杨坚导演了一出“禅让”戏,轻松登上了帝祚。杨坚派人为周静帝写退位诏书,内容极力称赞杨坚功德,希望杨坚按照舜代尧、曹丕代汉献帝的典故,接受皇帝称号,代周自立。诏书由朝廷大臣捧着到随王府送给杨坚。杨坚假意推辞,经过朝廷百官的再三恳求,杨坚才同意接受。仪式结束,杨坚穿戴上皇帝的龙袍,在百官簇拥下坐上皇帝的宝座。

  杨坚也很有自知之明,清楚父亲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把自己新王朝的国号定为随(父亲杨忠被人尊称随国公),以此来表达感激之情。后来又感到随字与走同义,不太吉利,便改随为隋。

  杨坚的女儿杨丽华自从知道其父有代周自立企图后,“意颇不平,形于颜色”。杨坚称帝后,愧疚之余,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并想逼其改嫁,杨丽华誓死不从。后来,杨皇后于炀帝年代在随帝巡游途中生病,病死张掖,时年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