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古惊醒的神秘都城——殷墟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殷墟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

  发现及发掘时间:1908年发现,正式发掘于1928年,此后的发掘工作陆续展开,持续至今。

  距今历史:3000多年前

  考古地位: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素有“中华第一都”之称。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处于青铜器时代,已经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商代后期文化的写照。

  河南安阳,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频频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正所谓“一片甲骨惊世界”,这片土地连同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一起闻名世界。这个商代后期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城之一。这就是古老而神秘的都城——殷都!

  考古发现过程

  100多年前,河南安阳的小屯村有个名叫李成的剃头匠,有一年夏天身上生了疥疮,疼痒难耐,只好向村里人求助。村民告诉他,自家田地的“白骨片”什么病都治,李成就回家试了试,疼痒竟神奇地止住了,如此几番,疥疮竟不治而愈。李成是个有经济头脑的人,立刻抓住了这个生财之道,开始在田地里收集白骨片,送到城里的药店去卖。

  李成收购贩卖“龙骨”的生意越做越大,药店老板为了赚钱,又陆续把“龙骨”转卖给各地的药店。就这样,大批“龙骨”进入了京城的各大药店。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金石学家王懿荣。1899年秋,正是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王懿荣受命回乡督办团练,但因诸多困难,无功而返,眼看着国家处于败亡边缘,王懿荣病倒了。

  王懿荣服药时,在一味名叫“龙骨”的药材上发现了刻痕,引起了他的注意。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年代久远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些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不是大篆也不是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县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并于1915年亲自来到安阳小屯村进行土地勘察。这是甲骨学者第一次亲临安阳进行的土地勘察。

  这时的小屯村遗址已经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盗掘,对甲骨及其他文物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而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先后持续了近30年之久。这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不满,而国内有识之士为此更是忧心忡忡。为了使殷墟不再遭受破坏,他们东奔西走,四处呼吁,希望政府出面干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

  在这种形势下,1928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中专门下设考古所。考古组成立之初,便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殷墟遗址上,就这样对殷墟的考古发掘拉开了序幕。为了尽早开展工作,1928年8月,史语所考古组委派董作宾为前锋,先行到小屯考察,看是否还值得进行发掘。

  董作宾是河南南阳人。几年前他曾带学生到小屯做过多次调查,1928年,董作宾在好友陪同下再次来到小屯村,他亲眼看到很多新出土的甲骨,因此断定目前仍然有发掘的重大价值,而且“迟之一日,即有一日之损失,是则由国家学术机关,以科学方法发掘之,实为刻不容缓之图”。

  中央研究院接到董作宾的报告后,也认为政府如不出面采集,“恐以后损失更大矣”。于是决定由史语所考古组负责,对殷墟进行全面调查与发掘。这次发掘由董作宾制定出了全面发掘计划,连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在董作宾的积极倡导下,历时70多年的殷墟大规模考古与发掘正式开始了。

  1928年10月13日,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它早已载入了殷墟考古和中国考古学史的史册。在历史语言研究所的直接领导下,董作宾又一次来到安阳,主持殷墟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

  第一次的发掘,重点放在寻找甲骨上。当时的中国考古刚刚起步,不仅设备简陋,工作方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的发掘范围仅限于小屯村中和南北一块不大的地域内。参加考古发掘的工作人员一共才6人,工人也只有15人,可以说仅仅是一次规模较大的试掘而已。这次共发掘了40个坑,揭露280多平方米的面积,掘获石、蚌、龟、骨、贝、玉、铜、陶等器物近3000件,获得甲骨854片,其中提字甲骨784片,这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考古工作者继续殷墟发掘的信心。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从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被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继续主持对殷墟的全面发掘。殷墟发掘的范围不断扩大,到1932年10月第七次殷墟发掘时,发掘范围已经由殷墟扩大到殷墟以外,由小屯扩展到四盘磨、后冈、南霸台、王裕口和侯家庄等地。

  1933年冬季和1934年春,史语所又进行了第八、九两次发掘,均由董作宾主持。第九次发掘在洹河北岸侯家庄侯新文的地里发掘出东西两组居住基址,在基址中的灰坑底部意外地发现了“大龟七版”。

  侯家庄的发掘实属意外收获。侯家庄的地主侯新文看到别人在自家地里挖出大批的财宝,不免心里十分羡慕,1934年早春的一天,他带着几个要好的兄弟来到他家地里,他们在地南头开始挖掘,结果一整天下来只挖到30多块带字的甲骨。那时候甲骨已经卖不到好价钱,他一连跑了几家古董店,没有找到一家出价合适的店铺,让侯新文失望透顶。

  这件事像笑话一样在当地传开了,却被董作宾无意中听到,于是派人充做古董商从侯新文手中买到一小块有字骨版,拿回来详加辨认。从字形、书体来看,这是一片商晚期的卜骨,这表明洹北有可能是和小屯一样重要的一处遗址。考古组立即停止小屯的发掘工作,移师侯家庄。

  考古组把注意力集中到侯家庄西北冈的台地上。据当地农民传说,有人从那里不断盗掘出许多青铜器、玉器和其他珍贵物品。所以发掘地点首先选择在冈峰的制高点,分为东西两区同时进行。在侯家庄考古队发现了十分密集的墓葬群,这些大墓一般长100多米,深10米以上。只是这些大墓曾经多次遭到盗掘,墓内所剩无几,但是仍有珍贵的青铜器、玉器、漆器出土。“大龟七版”就是在这里出土的。

  “大龟七版”实际上是六块腹甲和半个背甲,龟版上刻满字迹。七版共有137条卜辞,分为祭祀、田猎、风雨……“大龟七版”的发现,非同一般,它对于判断洹河北地遗址的性质、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36年春季,西北冈王陵大墓发掘之后,史语所考古组继续回到洹水南岸的小屯村工作,这是他们第十三次在殷墟发掘,在这里考古队意外发现了一整窖穴的甲骨,在殷墟多年的发掘中,虽然有过“大龟四版”、“大龟七版”的重要发现,但是像这样完整的,没有盗扰和搅动过的整坑甲骨的发现还是首次。经考古学家辨识,这些甲骨是殷人后代废弃的殷商档案典册。

  在1928年秋到1937年夏这10年中,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小屯村一带共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组建了安阳工作站,并把工作站直接驻扎在小屯西地,此后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殷墟考古与发掘。

  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与这批甲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制品,这种甲骨与陶器共存的现象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资料。

  1976年春妇好墓的发掘,把殷墟考古推向了极致,使得近百年来轰轰烈烈的殷墟考古,又笼罩上一个巨大的光环。

  妇好墓位于小屯村西北的一片岗地上,现在的殷墟博物苑西南侧。妇好墓的发现纯属偶然。1975年冬,安阳掀起平整土地的高潮,小屯村西北的一片高岗地,是小屯村的棉花田。岗地南部由于历年农民取土而形成一面断崖,断崖高出周围平地近1米,因此也被列入平整范围。但是殷墟是国家重点保护区,所以任何建设工程都得向文物部门汇报后方能动工。当时在安阳工作站工作的陈志达和郑振香夫妇负责这一工作,开始了对这片岗地的考古勘测。

  具体的钻探工作由郑振香主持,经过钻探,在棉花地边缘的耕土层下果然发现了殷代夯土层,岗地东部夯土较厚,往西渐薄。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内涵,发掘队在岗地东南边进行了试掘,当揭去耕土层后,他们看到一座座夯土房基,但这时已经进入严冬,一夜之间大雪覆盖了这片岗地,发掘被迫停止。

  1976年春天,考古队揭开覆盖的填土,继续发掘这片建筑基址。郑振香清理一个灰坑时突然发现了一层红色的夯土,而且土质坚硬,清理后竟然呈现出一个长方形夯土坑。郑振香吩咐几名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从夯土的四周向下打探。当探到6米以下,已经接近潜水面时,土质变得又湿又黏,郑振香嘱咐工人和她一起轻轻地摇动探杆,慢慢向下挤压,猛然间探杆下陷70厘米,出现了空头,这时他们一鼓作气又一用力,倏然又下陷约50厘米。再往下就探不动了,出现了硬底,根据经验他们知道已经到底了,这时深度已达到8米。工人轻轻地拔出探铲,令人们惊喜的是满铲都是湿漉漉的红色漆皮。样土被轻轻地从探铲中挤压出来,郑振香用手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一枚晶莹剔透的玉坠,完好无损地带着地下神秘的信息,率先来到人间。顿时工地上一片欢呼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墓葬!”

  第二天,考古队组织人马全力以赴投入了发掘工作,发掘工作从开始就形势喜人,他们不断地在大墓填土中发现有遗物,越往下挖,遗物就越丰富,而且始终没有发现盗洞,这种现象在殷墟实属罕见。根据随葬器物的规格,可以判断出墓主的身份,应为王室成员。该墓共出土各种随葬器物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特别重要的是随葬的200多件青铜礼器和乐器上,绝大多数铸有铭文,记述了墓主的身份。在这些铭文中出现最多的是“妇好”及“司母辛”字样,根据甲骨文关于“妇好”的记载,考古学家们推断墓主“妇好”应该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庙号为“司母辛”,因此这座墓被称为“妇好墓”。

  近年来,对殷墟的发掘工作仍时有收获,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地又发掘出一个仅2平方米的甲骨坑,可就在这2平方米的小坑中出土了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记载内容丰富,而且问卜者都是武丁时期的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这说明该时期,占卜活动已不限于最高统治者国王,王室贵族都可以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

  经过这些发掘和调查,目前已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殷墟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

  殷都找到了,却是一个废墟,这正是殷墟遗址名称的由来。这个曾经在世界上最为辉煌的城市在数千年前烟消云灭,考古学家只能沿着它旧日的痕迹,一点点地将它的辉煌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殷都复原图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第二十位国王盘庚将其都城从“奄”,即现在的山东曲阜,搬迁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的“殷”地,即现在的安阳小屯村一带。直至商朝灭亡,“殷”作为商之首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此地也被称为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逐渐沦为废墟,被人们冠以“殷墟”之名。

  从1928年至今的70余年间,殷墟遗址的发掘工作陆续进行,时时有新的基址被发现。这些发现不断改变着人们对殷——中国最古老都城的认识,昔日商代首都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对殷墟遗址面积的认定,从最初的约16平方公里扩大到24平方公里,现在这个数字已增加到30余平方公里。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整个国都布局合理,沿洹河而建。殷墟东西延伸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中心区域是宫殿区和王陵区,其外为居民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再外则是墓葬区。宫殿区和王陵区均处在洹河南北两块高地上。王室作坊分布于宗庙区周围,呈卫星状分布着家族墓地以及其他邑落。

  殷都皇城南北长1000多米,东西宽600多米。在其中的宗庙宫殿区,发现并发掘出53座王宫建筑基址,自北向南,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为居室、宫殿建筑,时代最早;乙组是宗庙性建筑,时代次之;丙组是祭祀坛台,时代最晚。它的北、东两面有洹水环流,西、南两面为人工大壕沟,两端与洹水相接,构成长方形的防御带。1989年,在附近又发现一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基址呈工字型,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这一发现,促使人们对殷王宫区的布局作出新的思考。

  从小屯殷王宫区北渡洹河,到西冈,便是殷代王陵区。在这里已经先后发掘十三座殷王大墓。每个陵占地面积都很大,有的竟达1000多平方米。墓中有大量文物,司母戊大鼎就在这里出土。每座墓的四周都有排列密集的用以祭祀祖先的人祭坑,共发现1400余个。武官村大墓中殉人多达200多人,其中有墓主人的亲属、侍从、驭手、领班、奴隶等,按不同的身份,等级森严地排列在墓主人的四周,尊者近,卑者远。

  殉葬的奴隶多是未成年的儿童,有的被砍头或锯手、足等,许多奴隶还带有刑具,其状况惨不忍睹。贵族墓内还随葬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中随葬各种礼器、武器、车马器、装饰品等2000余件,其中许多都是商代青铜器、玉器中的珍品。

  在王陵东区,有大型祭祀场,商王经常在这里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经考古调查与发掘,共发现250座祭祀坑。在清理的191个坑中,杀殉奴隶有1178人。这些祭祀坑,大部分南向,少部分为东西向,共22组。同排坑之间的距离、方向、坑深和骨架数目,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洹河南,环绕王宫区外周,则有面积广大的居民区和手工业作坊。铸铜作坊遗址,最有名的是位于铁路苗圃北地的铸铜作坊,铸铜、烧陶、制骨,被称为商代的三大手工业。

  考古发掘证明,殷墟是一座布局规整严谨的都城遗址,是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缩影。这座神秘而宏大的古老都城,构成了殷墟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气派。

  殷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这里出土了包括司母戊大方鼎在内的上万件青铜器、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铜器是殷墟出土文物中绚丽的文化瑰宝。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即在殷代。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无论是从数量上,外形上,还是从质量上讲,都是不可比拟的,尤其是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冠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最古老的青铜器,也是全世界的艺术珍品。它鼎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875公斤,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此鼎形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在殷墟范围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戈、鬲、爵、觚、盘、壶、车马具等等。大到每件128公斤,小到1公斤以下,丰富之余,不可胜数。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纹饰很发达,在艺术装饰方面,同样呈现出高峰。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纹饰种类繁多,以动物和神怪为主题的兽面纹空前发展。这时装饰特点是集群式的,以多种物象或作为主纹或作为附饰布满器身,甚至视线所不及之器物的底部也有装饰,有的一件器上有十几种动物纹。

  以表现手法而言,商代纹饰中的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的甚至有写实感,底纹通常是繁密的细雷纹,与主纹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纹饰主体用浮雕的现象很普遍。浮雕有圆浑和竣锐的两类,浑圆的如妇好鼎和同墓出土的兽面纹鼎;峻锐的如妇好长方彝和司粤母方壶,有的浮雕表现为几个层次,有一个层次做成一面高的坡形,这种层叠式的浮雕市肆称之为“三层花”。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已经刻有铭文,这些铭文大多是器物所有者的族氏徽记,以后加上甲乙等若干的被祭人称,直至帝乙帝辛时代,才有记事形式的较长铭文出现。所谓长铭文,也不过二三十字。从整体看,商代铸铭的青铜器还不是多数,二三十字的只有十余件。

  殷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优良传统,下启西周玉器的先河,经200多年的生产实践,提高了设计水平和雕琢技术,创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殷墟究竟出土过多少玉器,已难以考查。据不完全统计,截日至2000年,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约有2300件左右。

  殷墟玉器的色泽瑰丽多彩,晶莹光润。以妇好墓的玉器为例,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最多,黄褐、棕褐次之,淡灰色、白色、黄色的较少。多数杂有与主色相异的玉斑,纯色的较少。殷墟玉器的质料,有新疆和田玉、透闪石软玉、南阳玉、岫岩玉,还有河南密玉。其中以新疆和田玉占多数,南阳玉和岫岩玉的数量很少。

  殷墟玉器的造型多样化,在人物和动物的玉雕中尤为突出。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圆雕人像,作跽坐形,双手抚膝,人体比例大致适当。它们面部表情不尽相同,发辫、衣纹各有特点,精细入微。圆雕中的兽、畜、昆虫形象逼真,有些还突出其外形的主要特点,如虎的利齿、象的长鼻、螳螂的刀足等,勾画神似。对于龙、凤等神话动物,造型和纹样也很优美,多数浮雕的兽、禽设计成侧视形,以作静止状态为多见。

  殷墟玉器的种类相当齐全,包括礼玉、仪仗性武器、工具、用具、装饰品等,其中装饰品数量最多,总数达千件以上,品种也较齐全,其中不少作品雕琢得相当出色,堪称殷墟玉器中的精华。

  殷墟玉琮出土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

  殷墟出土的陶器数量与种类都很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灰埙。灰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灰陶埙以出自安阳殷墟的陶埙为蓝本。古书曾记:“伏羲氏灼土为埙”,说明这种陶土烧制的乐器出现在三皇五帝那遥远的年代。殷墟出土的埙呈倒置的螺形,顶端有一圆形吹口,为五音孔埙,近低处一面有倒品字形音孔3个,另一方面有左右对称的音孔2个,一大一小,形制相同,均作平底,经测音,可发11个音,从测音结果看,可以吹出七声音阶,已有若干音阶与调式,制造也已趋向规格化,可能已有标准音或绝对音高的概念。音色苍凉忧郁,如泣如诉。这种中国特有的闭口气振乐器,保存了一个古老的音响世界,引导人们走入一个苍茫悲怆的意境之中。

  殷墟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始末

  1937年3月至6月的第15次发掘结束之后,仅隔18天,“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了,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随着华北地区的沦陷,地处河南安阳的殷墟亦无法幸免,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被迫停止。

  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殷墟带来了沉重的灾难。1938年春,日本庆义应塾大学文学部组织了北支学术调查团,曾由大山柏率领来安阳考古。同年秋,东方文化研究所水野清一、岩间德也等人曾来安阳侯家庄考察发掘。1940年至1941年,东京帝国大学考古学教师曾来安阳发掘。1942年至1943年,驻河南的日本军队也曾利用奸匪大事盗挖,将出土的大批文物都运往日本。

  殷墟遭受的浩劫还不仅于此,当地的一些不法之徒也乘机暗地盗挖,企图发一笔国难财。

  日军占领安阳后,侯家庄西北冈上的大片柏树林被日军砍伐殆尽。这一带有殷代王陵的传闻一直在民间流传,趁着混乱的时世,当地不法之徒的盗掘黑手很快地伸向了这块土地。

  1939年,一件无价珍宝被掘盗者发现了。当地农民吴玉瑶约了几个村民在自家的田地里挖宝,结果发现了一只器体巨大的铜质方鼎。只从其初露的鼎耳上看,这件方鼎就不同一般,这令盗掘者欣喜若狂,发大财的机会终于来了!但鼎的形体庞大,要挖出十分困难,而此时天色渐明,这些人只得重新掩埋,作好标识,相约明日再来挖掘。经过几番折腾,这只大鼎的真面目大致显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巨大让在场的所有人无比震惊,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任凭人们左摇右晃,猛拉死拽,大鼎却根本不动分毫。在各种办法想尽仍不见效后,他们只得锯下一只鼎耳而结束,这件稀世宝鼎此后被重新埋入地下。几位掘盗者相约决不泄漏秘密,等待恰当时机,继续他们的发财梦。

  但不知是谁泄露了秘密,农民挖出大鼎的事情还是传了出去,后来竟让日本侵略军听到了一些风声。日本侵略军派人到村中寻访,还派遣了大约一个连的士兵在殷墟上找来找去,企图探寻宝鼎的下落。几位盗掘者虽然都想发财,却不愿中国的宝物落入日本侵略者的手中,他们很好的坚守了秘密,还拒绝了日本人出价70万元的诱惑。但他们担心日军找不到宝鼎会进行报复,只好忍痛割爱,将另外一只鼎交了过去,才得以蒙混过关。大方鼎从此一睡7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这座宝鼎才被挖掘出来,得以重见天日。但围绕其归属又发生纠纷,人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结果闹到了当时的安阳县政府。政府官员听说有此国宝,立即力排众议,将此鼎收归国有。

  司母戊大方鼎不仅是殷墟考古史,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不仅反映出殷商时代冶铸青铜的高超技艺,也为我国古老、灿烂的文明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殷墟甲骨文

  安阳的名字,是和“甲骨文的故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却是以“龙骨”的方式走进人们视野的。

  安阳出土的“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在科学不发达的商代,人们普遍比较迷信,从商王到平民的一切活动,都是依靠上苍的意志来行事的。在商王宫廷里有一位地们极高的占卜官,他平时准备好一些乌龟的腹甲、牛、羊、猪的肩胛骨。每当商王要决定一项活动、或询问一件事情,他即拿出一片甲或骨,在其背面挖上槽或凿上几个洞。然后用燃烧的木枝去炙,炙到一定温度,甲或骨即随着“卜”的一声响爆开一些裂缝。占卜官就根据这些缝的深浅或走向来判断上苍的意志,并向国王报告。国王据此来决定一切行动。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

  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甲骨文的内容十分广泛,明确记载了商王室的活动和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情况。如祭祀、年成、战争、猎游、王事以及年月、风雨、阴晴、疾病、王室生育等等。有的还记载着起居、幻梦等生活琐事。因此,甲骨文的大量发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有了将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而且为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半个多世纪以来,殷墟出土的带字甲骨共约16万片之多,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的各种文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者们考证研究的约三千个,在这三千余字里面,学者们释读一致的是一千多字。这些文字中已经出现了会意、形声、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具备了后来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通过释读甲骨文,人们已经可以大致了解有关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了。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先后流散到12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以收藏有中国的甲骨文而荣耀。甲骨文的发现同流沙坠简、敦煌写经、内阁大库档案并列为“四大发现”,蔚然形成了几种举世瞩目的新学问,改变了学术界的面貌。现在,研究甲骨文历史、结构、含义及其书法的学者越来越多,而安阳则成了这门学科的研究交流基地。研究甲骨文最早的专著是1903年出版的刘鄂的《铁云藏龟》。随着甲骨著录的出版,甲骨文研究也接踵而至。

  1904年,甲骨文研究著作——《契文举例》由孙诒让写成,并于1917年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甲骨史上的“开山”之作,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极大的勇气。正因为如此,孙诒让也就成为进入甲骨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学者。

  迄今为止国内外所出甲骨著录近百种,刊布了近10万片甲骨,约占全部15万片甲骨的三分之二左右,有的甲骨资料尚未公布。将已经发表的甲骨资料尽可能地集中起来,将没有公布的资料尽可能地公布出来,就成为甲骨学研究中一项迫切的任务。为此,从1978年10月至1982年12月,一部由郭沫若任主编,由胡厚宣任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陆续出版。它不是过去甲骨著录汇总,而是从过去著录中选其有价值者,并增加尚未公布的新资料编辑而成。《甲骨文合集》共收录甲骨41956片,约占全部15万片甲骨的四分之一。

  殷墟文化遗址现状

  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著名中国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写诗赞誉“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殷都安阳被公认为中华第一古都。目前对殷墟的考古发掘仍在继续,新的发现层出不穷,而奇迹总是在人们不曾预想中出现,在和平年代里,人们再也不必担心殷墟遭到破坏。

  1961年3月4日,殷墟文化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1987年秋,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复原和再现了3000年前殷王宫和一些建筑的风貌。殷墟博物苑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殷墟宫殿区驰名中外,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考古专家评价,殷墟“发掘着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殷商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

  殷墟博物苑犹如一座展示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启迪。它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又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国旅游景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在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又建起了殷墟博物馆,司母戊大方鼎、妇好墓三联飌以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500多件在殷墟出土的国宝级精品文物陈列在馆内。殷墟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为地下一层建筑。建筑面积3535平方米,展厅面积2354平方米,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从建筑设计平面上看,新的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即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所有的建筑全部修建于地表之下,地表植被覆盖,继续维持殷墟遗址的原有面貌。

  目前殷墟文化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殷墟的发现和研究,为正史和补史提供了许多实物资料,将我国的信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殷墟的遗迹和遗物,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者称道殷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祥地”、“甲骨文的故乡”、“奴隶社会的缩影”。

  中国的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1976年,在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发现了一座未经破坏的殷代墓室。根据墓中铜器铭文,参照甲骨卜辞中有关记载,确认此墓主便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是我国史载的第一位女将军,相传妇好武艺高强,并善于带兵。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独立的小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由于积劳成疾,妇好先于武丁而逝。痛苦不已的国王破例把妻子妇好安葬在了自己治理朝政的宫殿区里,以便时时祭奠。正因为葬在了宫殿区,妇好墓是唯一没有被盗的墓,而且从中出土的文物最多,可以想见武丁对她的宠爱。妇好不愧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位传奇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