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日子,北京曾经盛传这样一个笑话,说将来全球只要有三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懂中国经济。至于日本,回答是轻蔑的一笑:“日本,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
笑话的意思是,经历了持续10几年的衰退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已经无足轻重了!
中国人都熟悉毛泽东的名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改革开放后,中国实力迅速增强,国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自然也就有了藐视别人的“底气”。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说日本现在就是中国的敌人,黄遵宪曾说:“东亚诸国足以自立、足以有为者,惟有中国与日本而已。”作为同在东亚的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在很多时候是竞争、对手关系。对日本这个对手的“战略上藐视”,我们做到了。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有什么资本可以藐视日本?
看看日本这个国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目前稳居世界第二,国民更是储蓄总额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金融大国和最大的债权国。都说日本坏账严重,可是处在最困难时期的日本银行,坏账率也仅为5%,远比现在中国的银行体系情况要好。2000年主要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日本是3.12%,高于美国的2.65%、德国的2.37%,法国的2.17%,英国的1.87%,在全球高居榜首。2000年每万名劳动人口中研究人员的数量,日本达109.3人,同样是全球之最,高于美国的73.8人、法国的60.3人、德国的59.6人、英国的54.8人。
尽管现在日本处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停滞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日本人认为,前面50年发展太快了,日本现在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排出“五十年积累的毒素”。
1923年12月,当东京大地震给日本造成20余万人死亡,500多亿美元损失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曾认为:“今后的日本,至少在压迫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中已经不是一个强者了,而且天灾之后,日本的政治上发生变动亦不是意外的事,这亦足为中日两国接近的媒介。”可是没过8年,日本就制造了大规模侵华的“9·18事变”。1945年,日本战败后整个国家成为一片废墟,人均收入情况和当时的中国差不多,景况比现在要糟糕得多,但用短短的20余年时间,很快成为持续至今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难道现在的日本会这么一直衰退下去吗?
仅仅列举几组简单的数字,就能知道中国和日本存在多么大的差距。
目前,中国现代化水平大概相当于日本1960年前后的水平。从制造业总量看,20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3825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4倍。以单个城市计算,东京的GDP总量相当于上海的20倍。显然,中国远称不上“世界工厂”,日本才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
以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量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4,已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被认为是全世界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相反,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却是世界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是0.285。这一数字,比起中国“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年代,分配的平等程度仍然毫不逊色。
中国人一向自认为重视教育,尤其现在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是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为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以上,大学毛入学率为5%。日本则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日本才是真正不愧重视教育的国家。两相对比,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
中国人总是说日本人没有创造性,但我们需要记住这样一组数字:日本有12人获诺贝尔奖,中国是0。
……
现实的情况,日本依然绝非等闲之辈,不是江河日下的没落国家,而是一个许多方面仍将长时期出类拔萃,值得中国人认真借鉴和学习的国家。反观我们中国,还远不是一个已经崛起并已超越日本这个邻居的真正强国。中国,只是一个刚刚恢复元气,有着远大前程,同时正在各方面奋起直追的新兴强国而已。
对于这些差距,我们中国人究竟了解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差距背后,我们又有多少人进行过认真的分析?不分青红皂白,我们就在“战略上藐视”日本,而对于这些实实在在的差距,也就是“战术问题”,我们能置之不理吗。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说,北宋时,辽国君主云:“我于宋国之事纤悉皆知,而宋人视我国事如隔十重云雾。”北宋的灭亡,与不了解对手不无关系。今天的中国,如果不能学习别国的长处,尤其是学习日本这样国家的长处,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致力于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进而超越这些国家,现在仍然未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藐视日本呢?
二
能取得目前显赫的成就,日本这个民族必有其过人之处。笔者无意长他人志气,灭自家人威风。毕竟承认对手的长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日本这样一个曾经深深伤害过中国的国家。这个问题的最终理解,恐怕只有等到中国真正强大,那时候,我们才会客观地欣赏对手的过人之处。
中日的差距是显著的,存在差距就应该去赶超。我们不应该忘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即便在最衰落的时候,她依然不失大国气象。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更应该去学习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长处,这才是真正的博大胸怀大国气象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
了解和学习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需要深刻认识解这个民族背后的精神。物质的富足可能随着灾难或战争烟消云散,但是一个民族只要有了可贵的精神,即使是摔倒了,它依然能够重新站起立来。
人立于世,不可没有骨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世,则不能没有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变迁、国与国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远前进的支撑和不竭的动力。可贵的精神具有普世性,当为其他民族所吸取,即使是被伤害过你的国家,只要它的精神有可贵之处,依然应该采纳它的长处。
著名作家郁达夫对日本人深恶痛绝,郁达夫的时代,正是日本伤害中国最深的时代,最终他本人也不明不白地死于日本人之手。可是,日本民众所表达出来的可贵精神,仍然使他肃然起敬。他说自己一直佩服日本人“刻苦精进”和善于学习的精神。他在日本留学10多年,对日本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他说,中国人初到日本时都感觉痛苦,房子矮小,睡觉是铺在地上的席子,摆在四脚高盘里的菜蔬,不是一块烧鱼,就是几块木片似的牛蒡,但“三五年后,则这岛国的粗茶淡饭,件件都是怀恋;生活的刻苦,山水的秀丽,精神的饱满,秩序的整然,回味起来,真觉得在那里过的,是一段蓬莱岛上的仙境里的生涯,中国的社会,简直是一种乱杂无章,盲目的土拨鼠式的社会”。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这样评价日本人:
日本人民的性格是使人惊异的。日本人民是顽固、任性、刚毅、古怪的,一切危险和灾难都不放在眼里。乍一看来,似乎这种性格可以使立法者免受责难,不认为他们的法律过于残酷。但是这些人本来就轻视死亡,并且往往因为最最微不足道的一种幻想就剖腹自杀;不断地让他们看到刑罚就能够改正或阻止住他们么?他们不会司空见惯,不以为意么?
《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日本人,无论是孟德斯鸠还是本尼迪克特,都给出了一副复杂的图景。日本在世界民族坐标中是个有特色的民族,其文化和精神可说是一件“百纳衣”,主要由中国、欧美及本土诸种因子混和而成。日本人自身创造力依靠引入外来文明得到启发,进而推进本国发展。日本文化的继发性形成了该民族学习和吸纳其他文化的价值取向。战后日本更是大张旗鼓不遗余力地从西方引进民主制度、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且与传统文化相整合,陶冶成一种新质的颇具东方特色的日本式的文明。日本正是依靠这种独特的文化和精神特质,踏上了其成功的现代化之路。
日本民族精神,造就了日本近现代的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精神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了解它的这一面,便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日本在近现代犯下的累累罪行,也有助于我们预防日本将来可能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19世纪末有个对日本与日本文化非常痴迷的英国人,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他用夫人的姓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小泉八云”,并加入了日本国籍,正是从他西方开始了解日本。当他认为对日本已经很了解的时候,他的一位日本朋友却说:“再过四五年,当你觉得你完全不能了解日本人的时候,那么你将开始知道他们一些了。”对于什么是日本精神,恐怕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精确的答案。分析日本精神,决不是一本书能够表达清楚,很多精神的东西,本身已经超出文字表达的可能范围之外了。
本尼迪克特说:“任何原始部落或任何最先进的文明民族中,人类的行为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学来的。……人正是在日常细节中学习的。”本书不寻求对日本精神进行完整的概括和分析,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书只希望通过一系列最有日本特色的小故事、小细节,让读者窥视到日本精神的闪亮点,虽不免挂一漏万,但也许不失为表达日本精神的一种可取方式。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 者
2006年7月谨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