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制造铜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而且制镜工艺在以后历代不断改进,制出的铜镜更加精美。随着铜镜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水平也逐步提高。在本则笔记中,沈括比较了各类古铜镜的规格,阐明了镜面大小与曲率的关系。他正确指出,镜面大小与它的曲率构成反比关系:镜面大,能照出的人像就大,镜子可以造得平些,它的曲率相应就小;镜面小,可容量小,要照出人像全貌,必须造得凸些,它的曲率就相应增大。沈括的这一认识是符合凸面镜成像规律的。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造】到达……比【比】近来。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师旷】春秋时代晋国著名的乐师。师是乐师,旷是其名。所以伤知音也。
【译文】
古代人铸造铜镜,镜面大就做成平的,镜面小就做成凸的。凡是凹面的镜子照出来的人脸就大,凸面的镜子照出来的人脸就小。平面的小镜子不能照出人面的全貌,所以让它微微凸起,使照出的人脸形缩小,那么铜镜虽小也能照出人的全部脸形。铸镜时,就要测试镜面的大小,来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总是使照出来的人面孔与镜子的大小相当。这是古代造镜工匠的奇巧智慧,后代人不能达到这种水平。近来人们获得古镜,都把它刮磨成平的,这正是师旷哀伤缺少知音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