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报社总编之死




  对于全球六十多亿人而言,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傍晚,但由于海山日报社总编辑仇平稳同志遭遇车祸而身亡,这个傍晚对于他的家庭、报社以及海山市的一些人来说就变得很不普通了。当然,对仇平稳本人而言,这个傍晚更是一种和上天联系起来的特殊时辰,特殊到可爱的他在我们这个可爱的地球上永远地消失。

  仇平稳是牺牲在采访归途的车祸中。

  那天,轿车行驶在宽阔而笔直的国道上,据说当时路上也没有其它过往车辆的干扰,车前更没有任何障碍,可不知是咋弄的,平素驾驶技术很好的部队复员军人罗刚却把制动很好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冲到左行车道上。更要命的是,当轿车闯进不属于自己的车道上后,它霸道得像一匹脱离了羁绊又发着情的野马很是威武地驰骋开来。这匹发情的野马在撞破路边三十多米长的防护栏杆后在蓝天里飞驰了足有五十多米远,“哐当”一声巨响,发动机呼呼轰鸣着,轿车的四轮朝天,倒在了宽敞的秀水河畔,仇平稳总编像一颗上了膛的炮弹从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发射出去,呈45度抛物线飞翔了二十多米,在空中留下人生最后的一道风景线后,“哗啦”一声激起无数朵白色浪花,然后便悄无声息地沉没在仅六十公分深的秀水河里。

  这一切描述都是根据现场的情况被报社里的秀才们推断出来的。现场的见证人之一——海山日报社名记左韵在轿车闯入左道的片刻手里正拿着采访手记沉思着这次采访中遇到的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她没来得及叫喊一声便被保险带紧勒着随车飞翔。在汽车飞起来的时候,左韵听到玻璃巨大的“咔嚓”破碎声,而一贯文质彬彬的仇总出于对汽车失控的恐惧本能地发出了刺耳的叫声。另外一位当事人——平素伶牙俐齿、机警聪明的驾驶员罗刚尽管被安全带固定在车上,一直比较清醒,但仍然没看到仇总最后划出的那道“弧线”,直到住院好长时间以后,他也仅能说清楚平时上路一直紧系安全带的仇总,不知道那几天的饮食出了啥问题致使他连续跑肚拉稀,所以在回来的途中基本上每隔半个小时就要解开保险带停车“解决问题”,在发生事故的几分钟前,仇总解开安全带“方便”后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带重新系上就遭遇了灭顶之灾。至于当时车是怎么飞起来又是怎么掉到河里的,罗刚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本来,仇总平时坐的是奥迪轿车,考虑到农村的路况和此次必须要扎实地采访,他临时要求罗刚更换了比较皮实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听说仇总遇难后,个头1米88、满脸络腮胡子的海山汉子罗刚不顾自己身上三根刚接好的肋骨随时可能再裂开,当即在病床上放开粗壮的嗓子嚎啕大哭起来,其悲戚之情令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有人大骂轿车道:他妈的,这算什么“豪华桑塔纳”!怎么就成了“嚎丧”!

  仇平稳此次下基层采访,是准备抱个“大金娃娃”回来的。

  半个多月前,仇平稳在参加全省扶贫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上,发现他所在的海山市,也就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冒出一位新时期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先进典型——石寨县文物管理办公室女干部崔袖展,她那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和情为民所系的无产阶级的朴素感情令仇总在自责工作失职的同时激动得好几个晚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在给新闻学员们讲课时经常说,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和搞艺术创作一样也是需要激情的。他早就认为年过五旬的自己再难以寻到产生激情的源泉了,可现在面对这样的好典型,他像当年新华社记者穆青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样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激情,这激情像少女的初潮来临一样折腾他连续几天脸庞红润,激动不已,他知道人生最后的激情稍纵即逝。于是,他匆匆安排好报社的日常工作,在考虑助手时把报社的编辑记者逐个摸排了一遍,仔细权衡后决定带上全报社惟一五次获得省新闻一等奖和若干二、三等奖的新闻部副主任、女记者左韵和专车司机罗刚,悄悄来到先进典型产生的母地——石寨县石沟乡石洞村。

  平时别说是省里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连市里召开的许多重要会议比如人大、政协的“两会”仇平稳也基本上不亲自带队参加,让其他的几个副总们轮流带上记者组驻会采访,市里领导要求报社必须来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则另当别论。从内心来说,做了十多年总编辑的他倒是很怀念过去做普通记者或是记者部主任时的那些岁月,有时候还真希望像过去那样多出去走走看看,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去下面采访。作为一个党报记者本身就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平时无论写不写稿,发不发稿,他哪怕是随便走到哪个县区,给宣传部或者直接走到地方政府接待办打个招呼,都能享受到“无冕之王”的待遇。事实上,作为党报记者在参加那种没完没了、五花八门的会议时,是会有很大乐趣在其中的,这样的会议只需与会的记者带上能吃饭的好肚子就行,到会场相当于到了最好的休息场所。各级党委的会议一般情况下开起来比较严谨,至于各部门特别是企业的那些会议,都会多少不等的既有好吃的、好玩的又有小礼品、大玩意,有时遇到大方点儿的国企甚至会按人头发放购物卡和可爱的人民币,要是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捞到去外地学习参观、游山玩水的机会。

  除了有纪念品、购物卡拿外,参加会议的记者也不用写稿,即便是新当选的市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也不用动啥大的脑筋,这样的会议是做出样子糊弄老百姓的,因为早在会前市长需要说的问题已被宣传部门拟好并打印出来,会前发给那些确定亮相的提问的记者。真正到了会场,这些内定的以各级党报记者为主的记者手拿着说不定抄着几份情书的笔记本装模作样地把早已拟好的“问题”照本宣科地一念,自己的使命就算完成。至于回答问题的市长也先是装模作样地一怔,做出思考的样子,接着便拿出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态煞有介事地侃侃而谈,借电视台实况转播的机会,在全市人民面前展示自己的嘴上功夫,那就和提问的记者没啥关系了。因为在记者招待会还没结束时,市政府新闻办早把市长答记者问的新闻通稿传到各家报社,与会记者当然乐不可支地不用再操这份闲心了。

  要说最正规的还属市里一年一度的“两会”和市政府的其它会议,看起来这样的会议开得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有点呆板,除了“两会”的稿子需要在宾馆里跑了东楼到西楼,到了南楼走北楼找代表采访外,其余对于记者来说还是其乐融融很轻松的,会议几天下来,采访记者只需拿把剪刀把领导的讲话材料进行剪贴,并在材料旁边的空白处填写“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要求”和“会议号召”等这几个常用的术语,则成为一篇标准的会议消息。

  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催生新闻业成为社会上最热门的行当之一,如今热爱新闻事业的人就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拥挤在文学小道上的人一样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喜欢拥挤在这里,通过这个平台偶尔露把自己的“小脸”,甚至作为通往仕途的捷径。所以,在多数部门召开的会议上,记者都会遇到主办方的这些“新闻爱好者”们,从会议准备的时候开始,新闻爱好者(通讯员)们便开始跑报社,走电视台,拿着会议请柬去物色自己熟悉的记者,会议召开后更是围着记者鞍前马后地套近乎。当会议到了最后的程序即主要领导开始总结讲话时,话音还未落,有关会议消息的稿子便工工整整地打印好送到了记者的手上,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见报时能署上这些“通讯员”的名字。为了这个目的,他们成天屁颠颠地殷勤招呼记者大吃大喝,又在单位领导面前吹风点火,弄几个招待费请记者上歌厅、洗桑拿,有时候还悄悄奉送上厚厚的红包。

  上述的这些轻松享受对于仇平稳来说早已久违了,也再无缘受用了。自从升任总编后他便身不由己每天要逐一仔细看过对开两大张八个版面的报纸,虽然拿到面前的是二校后的大样,但明显的错误还是时不时地出现,比如有一次转发新华社的电讯通稿竟然把共和国“总理”写成共和国“总经理”,这样的稿子至少要经过三道手续,有五六个编辑、校对看过,可他们还是没发现这样严重的错误,堂而皇之地把大样呈送到他的面前。如此错误要是发生在“文革”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反革命罪,甚至会被杀头的呀!即使是在如今社会开明的新时期里,作为党报如果犯了这般低级的错误那也是任谁都交代不过的事情啊!受到市委宣传部领导的严厉批评不说,更会被读者笑掉大牙的,现在的读者很厉害,长篇大论他们不看,对这类问题却十分敏感,报纸送出去还没半个小时,肯定会有电话打进来,把报纸骂个狗血喷头的。作为一个一辈子兢兢业业为党办报、马上“拉铃”回家的老报人面对这样的错误真是脸红心跳、问心有愧啊!所以他经常说,自己每天在报纸大样上最后签发那个“仇”字的时候,心里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啊!

  仇平稳参加那天的电视电话会纯属偶然。虽然他年龄大了,但上网的工夫一点儿不比年轻人逊色。几乎每天早晨一上班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电脑打开,按照先国内后国际、先政治后经济、先科技后社会、最后看体育、文艺和法制这个顺序在全国各地的新闻网上浏览,且还偶尔网络聊天,和那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讨论不同的问题。面对虚拟的网络,他感觉里面是很真实的,本来在红尘里就有好多烦心事的人们如果到了网络里再绞尽脑汁地编造假话的话,那活得真是太累了,对于多数人特别是和自己一样的中老年人,到网络里聊天首先是图个放松。因此,他总是以真诚的心态进入网络,自然也得到了网友们的真诚回报,说实在的,网友们有时候口无遮拦的观点还真令他有所启发和借鉴。

  那天和往常一样,他点到省城晚报的网页上看完新闻后,顺便进到该报的一个休闲栏目“市井聊吧”,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此文说的是作者参加省城的一个电视电话会,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与会人员在会场上有聊天的、吃喝和睡觉的,还有的县区分会场里竟唱着“空城计”。会场里面的千奇百态令作者大为感叹:从会风看工作作风,这些与会的政府官员连参加会的精力都没有,那么会议精神具体贯彻落实起来的效果则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读来挺有意思的,余兴未尽的他还在思考之时,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发来一个电视电话会议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九点半到市委十八楼可视电话会议室参加全省扶贫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会议仇平稳是从不参加的,或许是刚看过那篇文章,加上此时也暂时无事,他一看时间正好,便决定参加这个电视电话会。当然,他只是作为领导去参加会议,有关会议消息的报道报社自然另派了记者去采写。

  仇平稳急匆匆地走进市委大楼,进入电梯时遇到市委讲师团的副团长,副团长说人还真是有什么心灵感应啊,几分钟前我在脑子里不停地念叨着你仇老总,这一眨眼的工夫还真就见着仇总你了。说话中电梯停在了十楼,副团长说还有十分钟才开会,便死拉硬扯地要他到办公室里小坐。他只好无奈地随着进了办公室,在犹豫中落了座,副团长从桌上拿出一篇誊写得工工整整的文章自豪地说,这篇《论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执政党领导水平是第一要务》的理论文章,是省报理论部樊主任的约稿,现在见着海山日报的老总你啦,那还是优先给你们报纸,以飨我们当地的读者吧!仇平稳知道这位抄遍天下文章老兄的本事,那就是啥真本事都没有,甚至连抄袭的水平也很低劣,出自他手里的文章几乎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东抄西凑,像一株长在墙头上的野草一样只会跟风,从来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犹如当年报社的一位同仁,反击右倾翻案风时他撰写的批判稿子竟从《人民日报》抄下了“我们清华大学党委云云”,还拿到批判会上台发言,结果别人没有被批倒,自己却挨批。尽管如此,写这样垃圾文章的副团长口气却很大,还真把自己当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讲师爷了,从他口里呼出来的语气和文章本身的味道同出一辙。当然话说回来,自己的报纸本身就是给这样的文章提供舞台的,也需要这样的“原料”。于是,仇平稳苦笑着把文章拿过去,同时飞快地瞄了一眼,感觉标题似乎有点儿语病,他无暇顾及更是懒得推敲,连忙装进包里告辞。

  当他再次走进电梯径直上到十八楼的会议室门口时,仇平稳扫视一圈,发现富丽堂皇的会议室里越往后越是座无虚席,而领导就座的前排后面的那两三排却稀稀拉拉地空了好多座位,这也是开会的规律,来的晚坐的却要靠前。他只得硬了头皮在第二排找地方落了座,就听电视里主持会议的省委秘书长声音洪亮地宣布:全省扶贫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现在开始。随着主持人照本宣科地念着“说单”,从闪现“主会场”字幕的那台最大的电视画面里看到省委常务副书记、副省长和人大、政协等五套班子的领导均出席了会议。另外三台闪现“分会场”字幕的电视里不断变换着各地市会场的情况,仇平稳甚至在电视里看到自己正襟危坐的样子。而五台比较小的电视里却是那些县委书记、县长们熟悉的面孔,这应该是海山市十七个县区的子会场里的情景。面对如此多的闪烁的电视机,他在目不暇接中想到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物质极度贫困、精神生活更是贫乏的年代,一个小筒子成为无数孩子的童年的斑斓梦幻,孩子们每转一下就进入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而如今,别说再也看不到有孩子玩耍这样的玩具了,就连变形金刚、米老鼠、机器猫、魔方这些玩具也令孩子们不屑一顾,倒是现实生活本身更要比这个筒子里的虚幻世界美丽多少倍。人们曾传说,一个病危的老大爷在生命弥留之际,哽咽地说自己丢得下老婆,也丢得下孩子,但就是丢不下这个好社会。真的,我们的社会多么美好啊!

  仇平稳胡乱想着,突然听到坐在自己前排的女士开了腔,柔美的原声和会议室里的多个喇叭声交织在一起,更突显出声音的浑厚圆润,还有很强的震撼力。吓了一跳的他连忙定神往电视里寻找,发现主会场的画面里切换出一个年纪约三十出头、相貌姣好、气质好似演员般的女士正炯炯有神地望着大家用非常好听的普通话动情地发言。这一看更令他紧张起来,原来在大电视里出现了自己在女士身后东张西望、手足无措的样子。慌乱中,仇平稳连忙从包里拿出采访本,拧开笔帽认真地开始记录。

  “我时常思考人性,去理解真正的爱和爱的启示,虽然我的家庭破裂了,但还是致力于谋取大多数人的幸福。”仇平稳记录这些文字的时候想到漂亮女士的哀痛之处,原来她是一个离过婚的独身女人,他不由得浮现出难以名状的心态。

  “两年多前市里实施‘三万’工程,选拔一万名干部进驻一万个村庄,解决一万个突出问题,帮助村里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我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之所以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党的培养、领导的关怀、同志们的帮助以及当地父老乡亲的共同努力外,我认为是我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个好的定位,即因为我不属于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才成了我最好的位置。”原来,她是海山市委选派的“三万工程”工作队的队员崔袖展,她在宣讲自己如何克服困难跑项目、如何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那些大同小异的先进事迹的同时,耳目一新地融入了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的论述,有的问题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安康的高度,这样的发言可是不多见的啊!仇平稳一边记录着文字,一边想着这个女人真是很不简单,具有创新意识。他不由自主地大起胆子盯住屏幕仔细去看,剪发头,瓜子脸,眼角上翘的丹凤眼,不过也真奇怪了,她是怎么保养的,真是天生丽质!连续几年蹲点、劳动和奔波,农村的风沙竟没在她的身上留下一点儿印记,难道真像她自我介绍的那样生活很艰辛吗?这年头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久前媒体报道过外国有一个六旬老太太把女儿女婿的受精卵放进自己的子宫里,替子宫废了的女儿怀孕,从而引发了伦理问题。连妈妈都有假的,假典型更应该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虽然在心里这样调侃,可能是冲着女子好看的模样和那好听的声音仇平稳仍然是情不自禁地感动着。对于这样一个气质典雅、能叫人心颤的女子,在现代人普遍追求生活质量和极尽享乐的今天,不管她是不是真的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和农民群众一道征山治水、战天斗地去改变贫困山村的落后面貌,单是从年轻美艳的她深居简出、长期住在农村这一点就已经是很不简单了。过去看起来平凡的事情,今天要放在许多城市人身上甚或是放在一个下岗工人身上都不容易做到。而她能下到农村便是有很博大的胸怀,甚至可以和孔繁森到西藏艰苦的阿里地区相提并论。

  仇平稳默默地感叹着,突然前排传出的几声抽泣把他吓了一大跳,再看大屏幕,崔袖展圆润的鼻翼开始不停地抽动,当修长的手指掩在红润的唇边时,抽泣变成了轻轻的呜咽。鸦雀无声中,她旁边紧挨坐着的市委常务副书记刘平化神情肃穆地递过去几张面巾纸,她默默地擦拭。顿了几十秒后,声泪俱下的声音又很动听地响起来。仇总连忙收回目光,努力沉住气继续做着记录。

  电视电话会议一般都很短暂,但今天的会议虽仅有三个典型发言却用了近两个小时。崔袖展和后面那两人的先进事迹比较起来显然要动人几个档次,兴许是事迹不生动,他们的声音也不像崔袖展那样抑扬顿挫,十分平淡没有半点起伏,根本引不起听众的关注。强烈的反差令仇平稳联想到一篇已叫不出名的外国小说,说的是有一个漂亮的贵族太太交往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女朋友。太太每次上街都要这位朋友陪伴左右,目的就是为了陪衬自己的美丽。仇平稳的这番联想过了一会儿便在省委管组织的副书记进行会议总结时得到了印证,省委副书记在十多分钟的总结讲话中曾三次提到海山市石寨县的崔袖展同志,要求全省扶贫干部们从三个方面认真向她学习,一要学习她把脱贫工作作为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最好的价值体现;二要学习她把农民群众当亲人的博大胸怀;三要学习她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新时期奉献精神。而其他那两位发言的先进人物副书记却没提一次。

  仇平稳思绪纷纷浮想联翩,但他的手一直没有闲着,会议结束时已龙飞凤舞地做下了长篇记录。事迹之一:崔连续两年每年里有三百多天住在农村,和农民朋友们实行“三同”,从而熟悉了这个村子的村情、民意,甚至连谁家的树上有多少根枝条、谁家的毛驴怀了骡子、谁家晚上尿盆放在什么地方,她都了如指掌。

  事迹之二:为了筹措跑项目的前期费用,崔卖了自己居住的单元,过年的时候,回到城里居无定所。

  事迹之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先后有大小二十多个项目落户村里,使村民人均纯收入跳跃式增加,到目前已达到3800元,使这个村子一跃成为县里的文明村和小康村。村子建成近二十套欧式尖顶洋房,成为省里独一无二的“欧洲村”。

  事迹之四:注重人文关怀,把村里光棍汉对她的邪恶之目光改变为感激之目光(讲到此处的时候她啜泣不止),最后,她排除万难给他们找到了对象,使其建立起美满幸福的生活。她还把一个惯偷改变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

  好长时间也不使用采访本的仇平稳参加一个电视电话会竟然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二十多页,足以说明他灵魂深处的触动之大。会议结束后仇平稳豪情满怀地准备即兴对崔袖展同志进行专访,当看到与会的市上几套班子领导纷纷起立热情地围住崔问这儿说那儿,自愧“官”小的他只得作罢。不过,他顿时打定主意,近期一定深入到这个村子采访,等拿到第一手资料后,再和这位气质高雅的女士见面专访。

  谁都没想到,因为聆听了这个女人催人泪下的事迹,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仇平稳总编辑产生了强烈的采访冲动,他准备在自己的记者生涯快要画上句号之时最后抱上一个“大金娃娃”——一个中国新闻奖。而为了这次采访,在当今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的时代里,我们可敬的仇总却葬送了自己还算很年轻的五十多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