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训政细则》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皇权国家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皇帝不再是至高无上,上面还有一个“慈禧太后”凌驾于皇帝之上。这不,在慈禧的一手导演下,一个“空前绝后”的限制皇权的法律文件——《训政细则》出笼了。

  同治十三年(1874年),亲政还不到一年的同治帝突然得了不治之症。消息一传出,嗜权如命的慈禧就全力以赴地投入皇位之争。在她的策划下,醇亲王奕■之子载湉即位,是为光绪帝。因为载湉即位时才4岁,所以慈禧再次垂帘听政,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这是“权宜之举”,“一俟嗣皇帝(指光绪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已经16岁,快要成人了。这时,慈禧碍于祖制,不得不做出准备“归政”的姿态。六月,她亲自召见醇亲王奕■和礼亲王世铎等人,表示:从今年冬至开始,由皇帝亲自前往圜丘行礼,并于明年举行“亲政大典”。

  乍看起来,慈禧是在信守诺言,准备把皇权归还给光绪。可是,慈禧这个人权力欲很强,不甘心“大权旁落”,盘算着如何在光绪亲政后继续操纵清廷的大权。对此,醇亲王奕■当然是“心领神会”。作为慈禧的亲信,奕■深知这个女人不简单,此举只不过是想考验一下群臣的态度,看他们对她是否忠诚?

  奕■果然没有让慈禧失望!没到5天,他就想出了一个“训政”的主意,并带头上奏,请求皇太后“训政”。在这份奏折中,他首先对慈禧歌功颂德,吹嘘了一番她的“文治武功”,然后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提出:待皇帝年满20岁才归政,而且光绪亲政后,也应当永远依照现有规制,一切事情先请示皇太后,再向皇帝奏闻。这样一来,不但大大推迟了光绪亲政的时间,而且把慈禧把持朝政的局面“永远”固定下来。

  为了壮大声势,奕■又联络世铎、伯彦纳谟祜等人,一起请求慈禧再“训政”数年。十月,奕■、世铎等人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训政细则》:“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根据这个细则,所有军国大事都要由慈禧处理,光绪即使亲政,也仍然是一个“傀儡皇帝”。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醇亲王奕■恰好是光绪的生身父亲,却带头制定《训政细则》,给光绪打造了一副“政治枷锁”!中国的皇权政治就是这么奇怪,有时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两年后,鉴于光绪即将大婚,慈禧不能再厚着脸皮不归政了,只好宣布: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起正式“归政”。可是,在奕■的指使下,军机处起草了一个《酌拟归政事宜折》,提出:在皇帝亲政后,在京各衙门的奏折先由皇上披阅,另由军机处誊抄一份呈皇太后“慈览”;至于各级官吏,先由军机处开列名单,再由皇上奏明慈禧,才颁布谕旨。这样一来,光绪虽然可以批阅奏折,却没有最后决定权,慈禧仍然在幕后操纵着实权。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一月,光绪帝大婚。婚后,慈禧宣布“撤帘归政”。二月初,光绪正式举行“亲政大典”。不过,这与其说是光绪“亲政”的开始,倒不如说是慈禧通过“训政”的方式为自己遥控朝政铺平了一条“金光大道”。

  光绪亲政后,慈禧表面上搬到颐和园“颐养天年”,但是,根据《训政细则》,她继续操纵着朝政,并对光绪进行“遥控”。每个月,光绪帝至少要去颐和园向慈禧“请训”两次,有时甚至多达五六次。至于重要的奏折,光绪必须送呈慈禧“慈览”,才能作出决定。

  说起来,也是光绪帝倒霉!中国的皇权国家体制素来有两面性:一方面,皇权至高无上,似乎无所不包;另一方面,对于皇权的具体范围和大小,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尽管皇帝高高在上,但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皇权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皇帝包揽一切事务,小也可以小到皇帝大权旁落,甚至完全听命于他人。现在,光绪偏偏碰上了慈禧这么一个强悍又有心机的女人,给他制定了一个《训政细则》,将皇帝置于“陪衬”地位,并明确规定:一切军国大事都由慈禧定夺。在皇权社会里,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而且偏偏让刚刚“亲政”的光绪第一个“享受”这种“特殊待遇”。

  所以,对于这份《训政细则》,光绪身边的一些大臣愤愤不平,御史安维峻就曾直接上疏指责慈禧:

  “皇太后既归政于皇上,若仍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

  至于光绪本人,也不甘心永远做一个“傀儡皇帝”,他开始组织力量,试图摆脱慈禧的控制。

  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后,光绪感到只有变法才能自强,对这份“碍手碍脚”的《训政细则》实在是忍无可忍,最后向慈禧摊牌:“如不与我权,我宁逊位”,慈禧被迫同意他实行“戊戌变法”。

  不过,好景不长,慈禧很快就发动政变,将光绪押到瀛台囚禁起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戊戌政变”。随后,慈禧再次以“训政”之名行“亲政”之实,光绪每天除了从瀛台被拉来早朝外,不得自由出入。从此,光绪就成了一位真正的“孤家寡人”,过着凄凉的、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高级囚徒”的生活,只有终日长嘘短叹:

  “朕不如汉献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