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中国图书损失统计概要




  战时对图书损失的初步估算。1938年8月6日,夏颂明所作的报告估计,“以藏书的数量而论,南京53所图书馆除去10所不详外,其余43所共藏书1712238册,平均每馆约藏4万册。上面所列我国一年来损失的图书馆计共2166所,即使每馆藏书仅及南京每馆藏书平均数的十分之一——4000册计算,2166所即达8664000册巨”。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抗战一年来图书馆的损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8年底报告,中国抗战以来图书损失至少在1000万册以上。1940年3月,美国在华人士考察后出版了《日本在中国的文化侵略》一书,指出中国的图书损失在1500万册以上。(THE AMERICAN INFORMATION COMMITTEE:《JAPANS CULTURAL AGGRESSION IN CHINA》,美国国会图书馆藏。)1946年,中央图书馆馆长蒋复璁认为,从七七事变起,东南各省图书馆损失书刊在1000万册以上。当时的估算,将留置在沦陷区而未及搬迁后方的图书均归入损失。

  中国战后对图书损失经过调查和统计,于1946年编制《中国战时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总目》,查证了全国除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等省外,中国的图书损失为:公方2253252册另5360种411箱44538部;私方488856册另18315种168箱1215部。由于种种原因,上述调查和统计是不完全的。现将三市六省的图书损失列表如下:省、市公共图书损失(册)私家图书损失(册)南京88646153118北京448957137471上海26471525726江苏6185170419浙江3940031213湖南222769077湖北10486793917福建96833576广东62400813865

  资料来源:《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由上表可见,三市六省的公私图书损失就达2984750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字部分来源于《中国战时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总目》,部分采自日本档案和日本学者的研究。如南京公共图书损失886461册,是日本学者松本刚氏的统计数,他参考了战后中国政府递交的《抗战时期南京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目录》,而中国政府递交关于南京公共图书损失数为406461册。这或许是松本刚氏计算有误所致。日本所归还的中国图书,仅占中国战时损失图书的529%。“归还之书籍共计158863册。其中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籍先后分两次空运船运回国,其余多为普通书籍。我国在战时损失之书籍,据国内调查,不下300万册。”中华民国驻日本代表团:《在日办理赔偿归还工作综述》,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第111页。

  综上可见,触目惊心的图书损失,绝不能理解为是一般战争中对文化财产的破坏。日本的破坏和贪婪,是有其险恶用心的。从中国掠夺图书就是为其进行对外战争和建立殖民统治服务的,是妄图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一个重要措施。从长远来看,日本在中国的图书劫掠,就是要毁我中国文化,灭我中华民族。根据1946年6月统计而未发表的《全国各级学校及教育机关战时财产损失数量统计》显示,图书共计损失72951388册。这庞大的数字是否包括了教科书的损失,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除图书损失外,图书馆馆藏旧档案、政府部门因战争无法运走的档案,也损失惊人。如前所述,中国政府留南京的许多文档被劫被焚,清凉山省立国学图书馆藏大量清季档案被日军烧毁。又如因日军进攻山西省,省府将明清以来档案装五十余卡车,存太原城东山沟一土窑中。太原沦陷前,担心落入敌手,除从中运出两卡车分藏临汾、隰县两处,其余燃烧三十多堆炭,让检查人员烧了一个星期,全成灰烬。运出的两卡车,战后也片纸无存。

  战时古建筑之损毁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年代比较久远的建筑物。本章所指古建筑,大凡为清末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我国古建筑种类十分广泛,举凡宫殿、寺庙、道观、祠堂、陵墓、碑塔、城墙、堡垒、炮台、园林、牌坊、亭台、水榭、祭坛、别墅、驿站、码头、烽火台等实用性、观赏性、纪念性的场所及其附属物,与重大历史事件或著名人物有关的建筑物,以及风格独特的民居等都属于古建筑范畴。本章将古迹也归入古建筑的范围。中国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遗存深厚。虽历经沧桑,迭有兴废,但直到抗战爆发前,中国古建筑无论种类,还是数量仍十分丰富。

  古建筑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由于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不可复制,理应得到全人类的广泛尊重和保护。根据海牙陆战法规惯例第27条规定,一切有关文化方面,如宗教、美术、学术及古物的机关与财产,如不作为军事用途,交战国必须尽力保全,不得施以破坏。即使1940年8月至10月的“不列颠之战”,德国空军猛袭英国重工业区和雷达站,最多时德国空军一次便派出千余架飞机,从伦敦直炸到英格兰,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内的著名古建筑则完好无损。又如1944年盟军对德国大举轰炸,科隆几乎夷为平地,然而有数百年历史的双尖塔科隆大教堂则安然屹立。

  然而,在日本发动的那场侵华战争中,中国古建筑或因轰炸、焚烧所致,或为日军抢劫、肆意捣毁,或被改作军用等,而遭到空前的劫难。本章在揭露日军采用种种手段破坏中国古建筑的同时,对受害最深地区的惨状和典型案例作简要的介绍。

  一古建筑损毁概况

  1轰炸和炮击所造成的损失

  日军对中国各类城市的反复空袭,以及在逼近某一城市时施以猛烈的炮火攻击,各地城墙及标志性建筑便成为日军攻击的目标。现举数例:

  全面抗战在北京打响后,北京卢沟桥地区的古建筑受损首当其冲。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在中国建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卢沟晓月”为金代“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以东200米即为宛平城,原名拱极城。该城修建于明崇祯十三(1640)年,是当时全国最小的城池。宛平城建有高大的城墙、坚固的城堡、威严的城门。该地区虽然地域狭小,但古寺庙众多,除城墙等高大建筑外,较为著名的古建筑有:宛平城东门外北侧的龙王庙,南侧的药王庙,卢沟桥南侧的河神庙,西侧的大王庙,北侧的迥神庙以及宛平城内的兴龙寺、观音庵、城隍庙、马神庙、九神庙等数十处。这些建筑大多修建于明代及清朝前期。1937年7月,日军大举进攻卢沟桥和宛平城,除卢沟桥受损较小外,该地区有数十处古建筑被毁。

  1937年11月28日,日军炮击常州城区,打掉了文笔塔顶的铜葫芦,塔身中弹起火,塔内楼梯、柱梁及外边的飞檐全部焚毁。天宁寺的观音殿被飞来的炮弹炸毁。

  1937年11月28日清晨,6架日本飞机沿镇江都天庙到河滨公园的运河轰炸,都天庙前的石牌坊被炸倒,南门越城被炸毁。

  1937年12月8日,日军飞机轰炸和炮击镇江焦山,海西庵中弹燃烧,鹤寿堂、枕江阁、伊楼等相继毁于炮火。

  1937年12月初,日军飞机对南京城区实施狂轰滥炸,并对南京各类建筑物施以猛烈的炮击,南京古城墙遭受的破坏不堪目睹。明朝初年修建的砖石城墙堪称世界第一,因日军炮火摧残,中华门城堡箭楼、光华门城墙、中华门城墙大部分被毁,所剩古城墙约二十公里,大多也伤痕累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中华门,图为被日军炮火摧毁的南京中华门城堡箭楼

  ——采自新华社藏片

  位于南京南郊南朝陈武帝万安陵前的石麒麟,也横遭日军炮火攻击,这一公元六世纪的石刻艺术瑰宝被摧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页。具有历史蕴涵的重要桥梁如文德桥、利涉桥、淮清桥、大中桥、九龙桥、毛公渡桥等或被炸或被焚。

  1938年农历8月14日,日军派重型轰炸机轰炸北京云居寺,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寺被夷为平地,仅剩下唐代的石浮屠和辽代的北压经塔。

  1938年4月22日,日机三架轰炸江苏宜兴张渚,将当地重要古迹城隍庙后宫夷为平地。

  1938年5月24日,日机在江苏宝应黎城镇上空投弹,清朝建筑衡阳司官厅被炸毁。

  1938年7月6日,三架日机空袭汉阳,对汉阳名胜古琴台俯冲投弹四枚,“该建筑前半部炸毁,所珍藏的古文物,顷刻化为灰烬”。

  在广东,同年2月14日,多架日军飞机先后窜至广东省花县,名胜古迹孔庙、关岳庙、宋大夫祠等都被炸毁。3月27日,日机炸毁了广州杨箕村龙潭古庙。6月26日,炸毁了韶关关帝楼。农历六月三十日,炸毁了明代建筑曲江三界庙。10月2日,日本飞机轰炸紫金县城,将太岁庙夷为平地。抗战8年,仅粤东丰顺一县因日机轰炸庙宇损失一项就达6878万元。官丽珍:《对和平与人道的肆虐——1937至1945年日军侵粤述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1939年4月28日和6月9日,日机空袭广东兴宁,尊经阁、文昌祠、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被毁。

  1937年11月至1941年6月,日军飞机先后38次1700余架(次)对甘肃各地特别是古城兰州进行大规模轰炸,炸毁各类建筑十余万间,数十处古代建筑葬身火海。如1937年11月30日,日机二十余架空袭西安,有四座清真寺被毁。《侵华日军暴行总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3页。

  万里长城迭经日军炮火攻击,在喜峰口、忻口等处已是千疮百孔。日军盘踞期间仅山西省方山、襄坦、汾阳三县即有279处颇具价值的古代建筑被烧毁。戴雄:《侵华日军对中国古建筑的毁损》,载《民国档案》2000年第3期。

  1940年1月17日,日本飞机轰炸泰州城,北山寺二殿被炸毁,光孝寺二殿被炸坏,永宁寺亦被毁。

  1940年2月,日机九架空袭老河口机场,市内十余处遭轰炸,房屋损失不计其数,始建于唐代的古刹宝麟寺也于此次空袭中被炸成废墟。

  1942年5月4日,日本飞机各27架先后两次空袭云南保山县城,整个城区房倒屋塌,烈焰熊熊,众多古建筑被炸毁,太保山麓的元代建筑法明寺,只留下一堆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