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超越与探寻

作者:刘凤义




  早就耳闻俄罗斯两位功勋院士B.И.维佳平和Γ.Π.茹拉夫列娃主编了一本颇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但苦于没有中译本,遍寻不得。终于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张仁德、李元亨教授等人的不懈努力下,这部长达七十九万字的理论经济学中译本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教材是苏联解体后的第一本“政治经济学”教材,也是俄罗斯转轨十五年来我国翻译的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的一部俄罗斯理论经济学教科书,该书被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推荐为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和方向的学生使用的教材。
  这部教材试图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一次理论上的“新综合”。我们知道,在理论渊源上,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同一语,只是到了马克思时代,经济学才出现了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又称“政治经济学”);另一个分支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我国又称“西方经济学”)。俄罗斯的这部教材取名为《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有其用意的。这里的“政治经济学”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就是指广义的“经济学”。教材认为,从经济学历史演变来看,经济学实质就是“政治经济学”,而“‘经济’、‘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这些术语的演化取决于历史的原因,但是,就其本质来说,这只是同一种经常发展变化的科学的名称而已,是这种科学研究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11页,以下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但教材同时又指出:“现在把‘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名称改为‘理论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否定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从教材的整体思路来看,这本教科书第一是要打破流派泾渭分明的界限,在体系上实现统一,在内容上实现互补,在这个意义上,政治经济学就相当于广义的理论经济学;其次表明所阐释的理论经济学是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恢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精神,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一切优秀成果。
  作为一部试图对经济学各主要流派进行综合的教材,首先面临的就是方法论的选择与创新问题,没有方法论的指导,就无法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把众多经济学流派中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整合。马克思当年能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首先是他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该教材声称在方法论上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传统,并指出:就一般经济理论的方法论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方法:主观主义方法、新经验实证主义方法、纯理性主义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其中,“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被认为是唯一正确地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它不是建立在经验实证主义(经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现实及其发展中的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进行说明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经济过程和现象会不断产生、发展和消失,即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辩证法就在于此”(27页)。教材力图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把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同历史的、现实的问题联系起来,克服西方经济学的“黑板经济学”缺陷。
  如果说方法论属于“经济世界观”层面的问题,决定研究者在研究中遵循的原则,那么具体方法则属于应用工具层面的问题,不同经济世界观可以运用相同的分析工具。教材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同时,指出方法论与方法的不同,认为方法是工具、科学研究手段的总和及其在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体系中的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经济学方法可以借鉴,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如果从整体上来评价西方经济科学,那么,在承认其无可怀疑的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被数学化、利己化,转向图式和基本公式以及抽象的推论。这可能会导致过分公式化的危险和经济理论作为客观科学的退化”(3页)。所以,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教材并非单纯引进了数学模型等形式化的东西,而是借鉴了经济学中所有有用的范畴、理论和分析工具,它们既包括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些经典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也包括现代经济学中的各种流派的新方法,如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信息经济学、博弈论、演化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等。这些方法论的引入,无疑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增添了活力。
  体系创新是当前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面临的难题,该教材在理论体系创新方面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框架,包括市场经济理论基础、微观经济理论、中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和世界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既不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不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体系。教材尝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把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机联系起来,其中,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在理论体系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教材中指出的:“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彼此并不对立,而是在统一中运用,因为在一般和总体上,历史研究的起点同逻辑研究的起点是一致的。”(29页)这一方法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之一。正是按照这一方法,教材首先阐释了市场经济理论的一般原理,之后是研究微观经济学,即决定单个市场主体(企业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特点的经济环境,然后研究中观和宏观经济,即国民经济体系,最后研究世界经济,即全球经济。
  本书体系创新的另一点是对“中观经济”的引入。在以往的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教材中,都没有中观经济学内容。理论界偶尔也有人用“中观经济”的概念,但往往是指市场。该书认为:“经济理论本身包括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然而,不少作者却从经济理论体系中无意识地排除掉了中观经济学。其实,区域经济(中观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连接环节。”(387页)教材不仅在中观经济中对区域经济理论进行了阐释,还对中观经济中的几个重要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这些领域包括农工综合体、燃料能源综合体、军工综合体及其他一些分支体系。这样,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特殊领域的经济现象,如农业经济、能源环境经济、军事经济等,首次被系统地纳入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其中,很多分析对于我们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比如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时,提出了“农工综合体”概念,通过对发达国家农工综合体的比较分析,认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不能依靠农民和农业自身的组织形式,而必须依靠非农业经济组织的强大支持和带动,即“在发达经济国家中,非农领域在农工综合体生产体系中占优势,并决定了他们的机构在农工联合企业中的主导作用”。“对现代农工联合企业中的非农企业、公司、联合公司来说,合乎规律的是,经济活动在越来越巨大的公司(工程项目)中积聚和集中的逐步加强。”(348页)在美国的农工综合体的组织形式中,尽管家庭农场的数量占到77%,但它们规模和产值都很小,所以,预计到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将有五十家最大的食品工业公司,控制着部门全部最终产品的四分之三,国内粮食商业全部零售流通额的三分之二,也将集中在批发零售商业的巨大综合性公司(十家到五十家商店)之中。教材实际上为我们指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
  再比如关于燃料能源综合体的分析。能源如石油、煤炭、电力等,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利用燃料能源综合体对这些资源集约开发、合理利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教材从理论上指出:“燃料能源综合体的特点是,在所有国家都具有非常高的投资惯性。”(362页)一旦投资开采,就很难抑制投资冲动和开采规模。所以“燃料能源综合体的发展前景,必须按照两个阶段来加以考察。第一阶段是同经济向市场运动的过渡时期、摆脱危机状态以及燃料能源资源开采量和生产量的稳定变化相联系的。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综合体将在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广泛运用科技进步成果的基础上,在发达的能源市场和稳定的社会定向结构、生态安全及有效利用能源的条件下运转。”(363页)此外,教材还在中观经济领域深入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工行业产业化问题,即军转民问题,以及科学经济问题、教育经济问题、高等院校经济问题等等,这些都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