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雅正可得其所乎?

作者:傅 谨等




  随着《牡丹亭》和《长生殿》的接连上演,昆曲重新引起公众的兴趣。二○○五年二月,《读书》编辑部邀请北京的几位戏曲研究学者,就围绕昆曲生存状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
  
  有关昆曲的话题很丰富,而我想到的是稍微远一点儿的背景,比如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最优秀的人文学者对古典戏剧都非常熟悉和热爱,看戏是他们日常生活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陶冶性情的一个途径,他们对戏剧的现状也会很熟悉。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五六十年代,优秀的人文学者跟戏剧的关系都是很密切的。大约是从八十年代中期、特别是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文学者,可能情况很不一样,他们和戏剧基本没有什么关联,在他们的人文经验里面基本上不包括戏剧。很大一部分非常优秀的学者,常年根本就不进剧场。如果从个人的角度,可以说,这样的学者,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艺术感受是很欠缺的。因为,在文化里面,舞台艺术是特别重要的一块,如果缺了这一块,他们所感受的文学艺术,基本上就是过去完成时的作品。比如他们看的小说是过去完成时的、电影是过去完成时的、绘画是过去完成时的,甚至电视,除少数的直播以外,也是过去完成时的,就算是看直播,那也和剧场、现场的感觉不一样。所以,一代人文学者,他们的艺术经验、他们的感受里面,都缺乏在现场欣赏、感受现在进行时的艺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麻烦、很麻烦的事情。
  反过来说,为什么一代人,包括那些最优秀的人文学者,他们和剧场、和舞台艺术之间的距离会那么远?这是我们戏剧界自身的问题吗?如果要从大背景上来看,我觉得可能昆曲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因为至少在两三百年以前,在明清两代,昆曲曾经在创作和表演两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峰。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凝练最精致的一个载体存在,也是被几代文化人公认的、最优秀的一种传统演剧样式。
  当然,大家会说,从清中叶,地方戏时代出现以后,昆曲开始衰落。但是,即使这样,昆曲的地位,不管是在文人们的视野里,还是在艺人们的视野里,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即使是那些不唱昆曲的艺人,也仍然把昆曲当作艺术偶像,仍然把能够演几出昆曲,作为他自己的艺术达到一个相当高水平的标志。昆曲仍然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种最高水平的象征,在引领着中国整个舞台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它始终是一个标杆,这个标杆一直存在着。
  近几十年,昆曲的状况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样,现代的昆曲跟以前的昆曲相比,艺术水平是不是在下降?现在昆曲有那么多新戏,和传统剧目的关系怎么样?我们对传统继承得怎么样?我们对新戏的评价如何?像这样一些问题,我想都涉及到大家对目前昆曲的评价,对昆曲未来的前瞻。
  
  龚和德(中国艺术研究院):
  
  相对而言,昆剧是雅文化,代表了中国文人戏剧的高度;京剧是俗文化,可以代表市民戏剧的高度。如果单从文本看,京剧不但通俗,且有欠通之处,但其艺术组织与艺术表现,都有一些不同于昆曲的特点和优势。昆曲长于抒情造境,缺少戏剧张力,在抒情性与戏剧性的结合上,京剧高于昆剧。京剧是精致化了的通俗艺术,所以也能博得文人雅士包括新文化人的喜爱。从观赏主体和创作主体来说,昆曲确实是读书人和做了官的读书人(士大夫)的戏剧艺术,昆曲的审美情趣,主要是由读书人来捏塑、来导引的。
  确认昆曲是知识分子的戏曲艺术,是高雅艺术,这很重要。当下需要我们思考的是:把昆曲往哪儿扶持?对此,我有两点感想:
  第一,不要用通俗化、时尚化来改造昆曲。当代中国的娱乐文化,多的是通俗、时尚,少的是高雅、古典。昆曲只有定位在古典、高雅这个领域,才能找到自我感觉,才有利于发展它的艺术个性。通俗化、时尚化绝不是昆曲的续命汤!对于昆曲和京剧,都不要搞那种老观众看了生气、新观众看了误会、外国观众看了觉得上当的所谓“创新剧目”。
  第二,昆曲的保存必须是有改进的保存。昆曲不是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它要保存在剧场里,这就不可能原封不动地追求所谓“原汁原味”。在历史上,昆剧的衰落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自身的艺术原因。昆剧有文词堆砌典故、艰深难懂,曲调小腔多而整体节奏不够鲜明、紧醒,戏剧结构宏阔、自由却又流于松散、冗长等等缺点。所以那些几十出的整体戏没有人看了,靠折子戏流传。折子戏经过历史筛选和锤炼,保存了许多表演精华,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并非都是经典。演折子戏也好,演用折子串联的“全本”戏也好,都要细心加以改进。真正的经典,乃是现代对于传统的一种选择和加工,也就是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和现代的演出条件,“在想像中把传统重新创造出来,而不可能是纯粹的‘还原’”(金耀基语)。“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连演上中下三本,近两千个座位基本坐满,黑压压一片,年轻人大多把昆曲听进去了,把汤显祖听进去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功。然其文本剪裁、音乐演奏、表演处理,以及服装、灯光、音响,都有某种加工。这是一种隐形的现代处理。不能说它已很完美,总的思路是对的。我们要有信心,只要昆曲坚持文人戏剧的高度,它会重新凝聚起以知识分子为欣赏主体的观众群落。
  
  王安葵(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昆曲的成就,它所以受到戏曲界的重视,受到文化界的重视,在于它的规范。它在文学和表演的结合上比较和谐,而且达到了规范的程度。昆曲在音乐方面的成就非常高,而且规范性非常强。它的曲谱,还有曲牌,不仅是艺人的艰苦创造,而且是经过文人的总结和提高,都是非常严格的。由于音乐规范非常严格,表演也随之规范非常严格。它表演的那些动作,只有在规范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和它的音乐结合,才能够和它的文学内容很好地结合。由于这么规范,它体现出中国古代多种艺术的成就,所以说不仅代表了一个文学的高峰,而且是综合艺术的一个高峰。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就是它高度规范了之后,就限制了艺术上的继续发展,不能够继续前进,后来者对这个规范很少突破。所以昆曲就变成了“凝固”的艺术。后来有了“花雅之争”,花部起来,京剧取代了昆曲的地位。京剧为什么能够取代昆曲?第一,京剧也形成了相当的规范。从文学剧本讲,它虽然不如昆曲高雅,但通俗易懂,为群众所欢迎;从表演上讲,它确实又形成了新的规范,包括唱腔。第二,从两个剧种的形态来讲,京剧是突破了原来规范的一种新规范。昆曲本身没有培育出一代艺术家,来突破它自己的规范。但是,京剧的表演艺术家突破了昆曲的规范。由于京剧把有些凝固的东西突破了,所以就能把戏曲艺术推向前进。京剧有规范,但是,比昆曲要灵活得多。昆曲的曲牌是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不行、阳平不能阴、阴平不能阳……到了京剧,唱腔就灵活得多了,而且这个演员可以这么唱,那个演员可以那么唱;各个流派可以有自己的唱法儿,每个流派之中的各个演员都可以有自己的唱法儿。
  所以,我觉得对于昆曲来说,是成也规范,败也规范。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直到五十年代,京剧还有一种既是规范,又能够突破自身规范的能力,所以,它保持了一种上升的势头。现在是不是又到了这么一个时候,就是在新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当中,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些优秀的演员,有突破原来的规范、创造新的规范的能力。包括现在很当红的演员,人们称赞他们,也仅仅是说他们唱得好,可以和谁谁比,但是,还是没有突破原有的规范,创造新的规范,还没有达到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京剧也差不多到了当年昆曲的那种境地。
  

[2] [3]